超出“赏味期限”的食品
也是可以食用的
本文转载自今川日语 (ID:jinchuan-riyu)
在夏日,尽管有冰箱这种物品的存在,很多食品的贮藏依旧令人头疼。在家里有时候不注意也会导致食物变质过期,很多刚好到保质期的食品吃掉还是扔掉也是令人纠结的问题。
在外面就餐的时候,更要担心食品的新鲜程度,是否会不小心误食变质食品,影响身体健康。
众所周知,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做的是很严谨和细致的,无论是大店还是小店都会最大程度的保证所销售食品的新鲜程度。
除了保证食物的口感外,还要最大程度的保障食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在日本食品是没有保质期的,而是“赏味期限”与“消费期限”,由于区分比较困难,也造成了大量的食物浪费。
那么什么是“赏味期限”?什么又是“消费期限”呢?
“赏味期限”顾名思义就是食品保持新鲜口味的最佳时间。
简单来说就是:过了这个时间食品就不好吃了,但是还是可以食用的。通常标注在火腿、膨化食品、小饼干以及罐头这类在常温与冷藏条件下都可以保存的食品。
“消费期限”指的则是食品能够安全食用的期限。通常标注在生鲜食品包装上,如包装好的肉类、水果等等。
除此之外,日本食品业内还有一个三分之一法则,需要了解下。
所谓的三分之一法则是一项约定俗成的规则。
指一般食品保质期为六个月,那么食品生产厂商要在两个月内完成生产和出货。而负责销售的商家,要在货物上架以后的两个月内完成贩卖。剩余的两个月时间就是消费者的最佳赏味期。
其实,三分之一法则的制定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当初制定出来也不过是要生产者、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三方共担风险罢了。
但是这种持续至今的运作方式,也造成了大量的食品浪费!
日本人追求食材的新鲜程度,所以很多食物超出赏味期限就会被处理掉,方式也很简单粗暴,就是直接扔掉。
据调查,日本每年丢掉的可食用食品可达600多万吨,几乎达到世界援助粮食的二倍!
这个以节俭著称的国家,竟然是全球食品浪费大国。
了解一些日本文化的人可以知道,日本料理看起来小而精致,感觉并不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而且日本人就算请客人吃饭也不会点很多饭菜,造成浪费。
而导致大量可食用食品浪费数据的原因,则是日本人对食材新鲜程度的追求,过于执着,一般超过赏味期限的食材就会被直接处理掉。
这也是因为许多日本人也搞不清“赏味期限”与“消费期限”是怎么回事儿,只要食品到达包装上的标注日期就会被处理掉。
不知是商家的营销手段,还是日本人对食材本身的精益求精。
蛋糕店当日销售不完的蛋糕直接被倒掉。
鳗鱼店为了保障食材的新鲜程度,直接扔掉3千公斤鳗鱼。
便利店过了赏味期的食品也不会卖给顾客,打工的店员也只可以在店里吃,不能带走。
这样的事情,在日本是很稀松平常的。除此之外,小吃店、餐厅的预约无故取消也会造成大量食材的消耗
预约服务的推出方便了不愿等位的客人,但是也有客人临时起意取消订单。
对于客人来讲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商家来说是很糟糕的体验了。为了满足客人的需求,所有食材都会提前准备,客人不来,过了赏味期限只能倒掉,商家自己买单。
而在日本的商场、便利店我们也不用担心会买到过期食品。
日本对食品新鲜程度的执著程度,也能让我们从侧面感受到他们对售卖过期食物行为的厌恶。如果发现有商家销售过期、变质食物是要受到重罚的。
追求食材新鲜的过程造成的浪费问题也让日本很是苦恼,但是有不少人从中看到了商机,既能解决浪费问题又能从中获利,何乐而不为呢?
日本有些商品的物价相对较高一些,因此二手商店应运而生,便宜又好用的商品在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同样的脑洞大开的日本人也运营起了专门销售过了赏味期食品的商店。
东京一家叫做Bon Marche的商店,会不定期进一些均价在20日元的过了赏味期的食品销售。并且前来购买商品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觉得过了赏味期的食品,吃起来也同样美味。
店里的负责人表示,“附近的家庭主妇们成了这里的常客,她们更喜欢店里的果汁,购买之前会品尝,如果没问题就会买走。通常她们都会从这里买走很多东西,装满好几个购物袋。”。
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新的服务模式Tabete,帮助餐厅经营者销售被客户取消订单的食材或是贩卖“卖相”不太好的食品,减少食材损耗。
而日本的许多民众,也呼吁可以改变食品赏味期标注方法,将精确到年月日的标记模式改到年月,这样是不是就会尽最大程度减少食品浪费呢?
日本对食品安全在严格的监管和管控中,日本人自身对食品新鲜程度的追求也较高,尽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却也造成了食品的严重浪费。
食品安全是现代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大家都绞尽脑汁想办法。但是如何做到食品安全与食品的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也是我们要努力思考的问题。

- THE END-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