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总统奥巴马与夫人创立的制作公司首次发行的电影作品《美国工厂》将于8月21日在奈飞和部分院线上线。而奥巴马的这第一部电影作品讲述的竟是中美经济交流的故事。
《美国工厂》预告片
在自传挣了6000万美元之后,奥巴马又一次成功地实现了转型,方向是电影制片人。奥巴马夫妇今年1月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购买了影片《美国工厂》,奥巴马出任制片人。而高地制片公司是针对奥巴马夫妇与奈飞的合作框架专门成立的公司。
据法新社报道,这部电影是奥巴马夫妇创立的制作公司首次发行的电影作品,由获奥斯卡提名的导演史蒂文·伯格纳和朱莉娅·莱切特执导,将于8月21日在奈飞和部分院线上线。今年初在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上首映时大获好评。
专业影评网站Metacrtic打出76分的不错成绩,《银幕日报》赞扬影片“既有私密性又有史诗性,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和经济冲突的轻松审视”。
《美国工厂》讲述中美经济故事
《美国工厂》是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中美经济交流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聚焦于2014年发生在俄亥俄州的一次著名事件:中国福耀玻璃在美国本土建厂,原本打算带动当地经济和促进工人就业的企业投资,却引发一系列管理和文化层面的摩擦。
故事梗概是,美国中西部铁锈地带的俄亥俄州代顿市,曾经是通用汽车的厂区,因汽车制造业兴旺发达,但金融危机后,代顿已经衰败。
后来,这里迎来了中国福耀玻璃集团,工厂重新开张。社区民众对中国投资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随后,中国管理层对工人们提出了严格要求,并解雇了那些不守规矩的工人,文化冲突由此爆发。不过,最终大家弥合了分歧,并在全球化过程中受益。
北京《新京报》报道称,这个故事作为新闻,曾被新华社报道过。而作为电影,则分成了两部分才拍摄完。2008年,导演先在这里拍摄了工厂凋敝的部分,在福耀玻璃接手投资后,导演敏感地察觉到了这其中有纵深空间,于是又拍摄了中国管理者到来后的故事。
影片昭示:全球化不是美国经济的毒药
对于奥巴马夫妇选择《美国工厂》为第一部电影作品,米歇尔的解释是,电影中关于铁锈地带的那些镜头,让她深感触动。
因为那些镜头与她的家世和成长环境类似。但不会有人怀疑,奥巴马的政治理念在购买这部电影中起了作用。在经济上,奥巴马是全球化的主张者,《美国工厂》的光明结局也在昭示,全球化不是美国经济的毒药。
选择这部电影作第一个投资品,是奥巴马对于他的继承者特朗普的“逆全球化”政策的一次委婉反击。而且,他找到了一个发出声音的好路径。
这部纪录片此时开播也别有意味——俄亥俄州正是特朗普的票仓,他曾承诺给当地工人带来再就业机会,然而中美贸易摩擦却导致中国对美国投资骤减,像福耀的这家“美国工厂”反而成为当地仅存不多的“重要生命线”。
法新社称,《美国工厂》聚焦的不只有美国“铁锈带”地区经济困境,还有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带来的希望。两位导演表示,“奥巴马则在片中感受到一系列政策问题和全球化的广阔。”
更多文章推荐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加入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