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少年商学院
ID:youthmba

大人们忙着甜甜蜜蜜,而作为家长的,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有所觉悟,越早树立孩子的正确爱情观,对他的成长越有利。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篇文章,节选自专栏作者周璐的新书《我用阅读教育孩子》,她认为在孩子小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将健康的爱情观分享给他们尽量减少孩子将来遭受“低爱情商”导致的挫折。相信能给各位家长一些启发。
爱情是孩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几年,关于青少年被性侵的报道层出不穷,很多家长也开始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各类相关的书籍、线上线下课程也如雨后春笋,用各种方法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但是,我认为仅仅是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是不够的

青少年教育专家方刚认为,性教育不应该忽视与性有关的情感、责任、爱、尊严的教育,不应该回避有关爱情的教育。老师和家长应该认真给孩子讲授,什么样的爱是美好的,应该如何处理爱情等等。
好的爱情教育,其实是人生观的教育,是人格教育,是责任与爱的教育,而不只是‘不要谈恋爱’的教育。”
“你还小,现在的喜欢对象肯定不会是以后的结婚对象。”
“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其他的千万不要想。”
“绝对不可以早恋!”
这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常对孩子说的话。
但身为父母我们都忘了,在我们的年少时光,每个人都曾对某个同学有过朦胧的情感,那也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成为父母后,我们淡忘了那些回忆,却开始视孩子们的情感问题为洪水猛兽。
但是,实际上我们应该让孩子体验这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完整的人生。
我们这一代人,在少年时代的爱情教育是缺失的。那时候,家长和老师对这个话题避之不及,更动不动就给学生扣上“早恋”的帽子。
但其实在高压之下,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和女生对“爱”更加充满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甚至有一些优秀的女孩子因处理不好“情感”问题而走了不少人生的弯路。
如今00后孩子们处于一个互联网信息轰炸的时代,他们往往辨识不清,再加上青春的懵懂无知,更容易迷失方向。
所以,如何与孩子讨论爱,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看待“爱”,对待“爱”,是家有青春期小孩的父母不可回避的重大话题。

第一课

与孩子真诚坦率地讨论文学中的“爱”

家长越是对“爱情”讳莫如深,越是把它视为洪水猛兽,孩子就会越好奇,会想方设法地找其他途径来感受和了解。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认知爱情,但这些途径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往往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荒谬的,这很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甚至毁了他们的一生。
所以,一定要与自己的孩子不断进行坦率真诚的探讨,陪他走完这段对爱充满探索和好奇的生命旅程。
从三年级起,女儿就悄悄告诉我,班上某个女生喜欢某个男生,某个男生追某个女生云云。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正常。”后来,女儿告诉我,她好像也喜欢上了某个男生。我淡淡一笑:“正常啊!恭喜你,长大了!”
对于这些十多岁的孩子而言,喜欢是发现另一个生命的美好的开始,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这时的喜欢和喜欢一个好朋友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女儿从小喜爱阅读,在各色文学书籍里,爱情常常是其中不可回避的主题,她也愿意经常和我讨论关于“爱”的话题。
可能很多家长会想,孩子还小,这样的讨论会不会把孩子带入歧途?我并不这么认为,在我们的眼中孩子还小,可是他们已经将自己视为一个即将成熟的生命个体,渴望去更多探求“爱”这个话题
我问女儿:“你读过不少书,能告诉我,爱是什么吗?”女儿想了想,说:“我现在还说不好,但我在每本书里读到的爱都是不一样的故事,时常让我感到困惑。”
看完青少版《红楼梦》,她问我:“林黛玉和贾宝玉算早恋吗?”我说:“应该不算吧,他们正值青春年少,因欣赏对方的才华而喜爱对方,是很美好的感情,值得珍惜。”
她又问:“可是他们如果在今天,肯定会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吧。”我说:“爱本身是没有错的,他们在心里默默地喜欢对方,是很纯洁的感情。如果我是他们的妈妈,是不会责备他们的!”
看完《哈利·波特》,她就自言自语:“哈利·波特为何没有喜欢赫敏?赫敏既美丽又聪明,还是学霸。”我问她:“那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她分析道:“哈利·波特与赫敏是战友,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经历千难万险,最终打败了伏地魔,所以说他们两个人之间是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战斗友谊。”
我说:“那么看来,男女同学之间也会建立起如同哥儿们一般的生死情谊哟。”她说:“看来是的,不过我好像还没有遇到这样的患难之交。”“那就耐心等待吧!”我笑着冲她眨眨眼。
看完《射雕英雄传》,她又发出疑问:“黄蓉为何会喜欢那个呆头呆脑的郭靖?要是我,才不会喜欢他呢!”
我放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地想了想说:“有时候,越是聪明的女孩子,就越喜欢那种忠厚老实的男生,可能觉得这样的人大智若愚,所以才会产生安全感吧!”
女儿摇头晃脑地说:“哈哈,那我以后也要找这样靠谱的男生。”“那就加油吧!”我笑着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爱人的权利。对于他们的选择,哪怕我们暂时还不能理解或认同,也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所以在他们的笔下,对爱的诠释是不尽相同的,而孩子也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慢慢形成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第二课

让孩子看到更长远的未来

中央教育科学院南山附属学校前任校长李庆明校长曾说,在生命教育中,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比性生理教育更重要。前者属于人文教育,后者属于科学教育,前者应当优先进行,甚至在小学生、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介入。
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爱情的美好,认为爱情是神圣的,在他日后面临性成熟、面临婚姻时才会有一种价值引领,不至于因爱情认知的匮乏而产生一些荒谬的认识,甚至做出让人痛心的行为。
还记得五年级的那个暑假,女儿抱回了学校指定的阅读书,其中一本是散文集《七色书简》,书中第一篇文章是孙云晓老师的《你是一只小鸟》。
孙云晓老师收到了一个名叫雨的高三女孩的来信,在信中,女孩说她爱上了自己的语文老师,打算放弃高考、放弃自己的前程,与语文老师生活在一起。在做出最后的决定之前,她想问一问孙老师的意见。
孙老师在回信中并没有立刻否定女孩的这种感情,而是尊重她的想法,并请她在高考中一搏,等上了大学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后,再理性地用自己的阅历做出判断。如果到那时,已经长大成人的她还喜欢语文老师,那也支持她的决定。
雨听从了孙老师的劝告,考上了大学并在校园里收获了真正的爱情,也收获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女儿看完此文后,深有感触,写了这么一段读后感:
其实在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过一段迷茫的时光,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如果雨当年没有听从作者的劝告而放弃了上大学,现在的结果也许会大不一样。
但她很幸运,遇到了作者,带着她走出了迷茫的青春,去看外面的世界,多了一个可以选择的人生,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一本好书真的是比父母更好的老师,这篇散文已经教会了孩子何为爱,如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重要选择
孙云晓在《你是一只小鸟》中写道:
“做教师的尤其是做父母的,一旦听说上中学的孩子恋爱了,还爱上了比父母年龄都大的老师,父母甚至会用全世界最狠毒最肮脏的语言骂孩子。实际上,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几乎都是激情如火,心中春光明媚。
他们不讲门第,不讲贫富,不讲年龄,唯有爱情至上,诚如大文豪歌德所赞美的‘人性中的至纯至洁’。
如果父母与教师又骂又罚,这难道不是在制造悲剧吗?其实,初浴爱河的年轻心灵,多么渴望成年人的体谅与点拨,而父母与老师本是最佳人选,为何近在咫尺却天各一方呢?”
所以,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你沉陷于某段感情时,请你抬起头望向远方,你会看到一个很长远的未来,在那里你定会看到更精彩的风景,遇到更适合自己的异性。所以,请不要先做出选择,请先在心底默默保留这份情感。”

第三课

阅读帮助孩子理解爱的真谛

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是最佳的渠道。因为,在那些好书里,已经告诉孩子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爱情。
记得在我的青春时代,一些文学作品就构建了我们那一代人的爱情观。舒婷的《致橡树》深刻地探讨了关于两性在爱情中的权利平等问题。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读完那首诗时震撼的心情,它告诉当年那个青春年少的我,爱不仅仅是某些影视作品里表现的卿卿我我,它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博大的定义,有更重大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作为一个女性,该如何与自己的灵魂伴侣朝夕相处。
另一部伟大的作品《简·爱》可以说是一部女孩的必读作品,因为它记录了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孩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艰辛成长历程。
书中的那段经典对白更是让人刻骨铭心: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当时,读完这本书的我写道:为什么简·爱能感动亿万读者?因为简·爱告诉我,何谓女性的独立与尊严,何谓爱的勇气与坚守,以及在面对爱人时,一个女性该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平等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可以把这两部文学作品推荐给他们,让他们从那些深刻而隽永的文字中去慢慢体会: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赋予人的智慧和力量,将会比父母的说教更易于被孩子接受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关于爱的问题,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引导与谈话,告诉孩子不能逾越的底线在哪里,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迷茫、不跑偏,并收获满满的温暖回忆。

海外留学、文化、生活,尽在精英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