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桥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江淮名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好人。他多年坚守在基层中学,致力于作文教学和研究,探索出一条着力于滋养学生精神生命、引导学生发现和表现生活的作文教学新路径。他辅导学生发表文章近400篇,先后获得数十个国家和省级奖项;他将研究探索文章发表分享,共计130篇,并结集出版《教育写作例谈》《夏老师作文大点评》两本专著。经夏老师同意,泥巴青年将开设专栏,选择发表夏老师指导的作文原文、指导思路和点评,希望大大小小的娃娃读者们能够受益。我们相信,学以成人,功不唐捐。
泥巴青年
【看图作文】
河蚌含珠
【图片展示】
【话题导入】      
天地间的万物,形态不同,差异很大,但却与我们息息相关。因为,在它们身上,呈现着一种哲理美,给我们以愉悦的享受。小小的河蚌,平常而又平常,又会给你带来怎样的人生启迪呢?
带着你的慧眼,仔细观察图片,触动起自己的生活,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一、触动自己生活。有的同学,常常在写文章时发愣,因为他们对着作文题无话可说。原因在哪里?是文章题目没有能够触动自己的生活。触动自己生活有很多方式,最重要的是从细节开始。如“河蚌含珠”中,一个“含”字,会引起你许许多多联想。含饴弄孙、含辛茹苦,含苞待放……一个“含”字,你能感受到什么?亲人之爱、生活艰难,憧憬期望……这样联想开来,你就有话可说。
二、用心铺垫情节。写文章时,不要一下子把话说完。因为,文章要给人以感受感悟的过程。要一点点引导读者感受生活情感感悟生活哲理,这就需要作者在行文时用心铺垫情节。在铺垫时要注意:你所设置的情节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但却含而不露,让读者去细细品味。在行至全文高潮处时,让读者恍然大悟。
 三、行文当止则止。写作的目的,绝不是给生活记流水账,而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当你的行文已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时,文章就应该戛然而止。做到这些,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告诉读者什么。这就需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揣摩体会。自己心中有数了,写文章时自然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其次,在对情节及思想的表达上,要注意别把话说尽说完,要给读者留有想象及思考的空间。
【角度示例】
一、可从河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看它的外形很粗糙,它并不美丽,但它却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从不抱怨从不气馁。它热爱生活,那张开的双贝,不正是它含笑的唇吗?
二、也可从珍珠的角度观察思考。看它顽皮的样儿,就知道它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乐观与信心。它原本是一粒沙石,但它不畏艰难历经磨难,终于变成了珍珠。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
【作文展台】
河蚌之爱
安徽省五河县临北中学初一年级  王焕焕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我们家不仅有着飘香的稻菽,还有鲜美的河蚌。(点评:用一句家乡俗语,自然引出家乡的河蚌,这一作者表情达意的对象。)
        每到盛夏,知了都会在树上高声地叫唤着。它是在提醒我们,摸河蚌的时节到了。摸河蚌——是我们淮河人家夏天必不可少的趣事。
今年暑假,不常回家的爸妈终于回来了。于是,我们一家人到了淮河边摸河蚌。清亮的河水从一片碧绿的原野中蜿蜒流下,带来了凉爽爽的风,在我的发际旁轻拂而过。河边,是泛着水痕的松软沙土,留下了我们的片片足迹。(点评:观察细腻真切,既有远景又有近景。“碧绿的原野”为远景,轻拂耳际的“凉爽爽的风”、“片片足迹”为近景,远近结合,一幅立体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河水微凉,在我们脚踝边轻轻摇晃。爸爸会游泳,他们到深水的地方摸;我和妈妈则在浅水的地方摸。只见爸爸的一个“猛子”下去,没多时,就抱了一大堆河蚌;我和妈妈则小心翼翼地踩着泥土,遇到扁又圆润的硬块,就急忙弯腰,把河蚌从泥土里拽出来。
       不一会,我们拣了一篮河蚌。回到家中,我说:“妈妈,做河蚌烧咸肉吃,味道好鲜呦。”妈妈说:“河蚌肚里有泥,该放在水里浸泡,让它吐一吐泥巴。”到了家里,我和妈妈放了两大盆清水,把河蚌泡在其中。
      大大小小的河蚌静静地泡在清水里。它们合着坚硬的贝壳,懒洋洋地在那里睡觉。那扇形的贝壳,有的厚,有的薄。贝壳上,是一道道纹路,那好似它的年轮。贝壳越厚,纹路越重,颜色也就越深,摸起来也就越粗糙。有的河蚌上,还染着一绺一绺的青苔。(点评:这一段对河蚌的描写,给人以质感,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不一会儿,一只河蚌张开了嘴,它开始吐水,随即露出了一片白白的嫩肉。蓦地,我发现里面飞出一道闪亮的光。呀——那是什么,难道它还藏有什么宝贝吗?
       我急忙喊来了妈妈。妈妈小心地撬开了河蚌的嘴,一点一点地,我看到河蚌的嘴里,有豆粒大的白色物体在闪闪发光。“呀,妈妈,快把那个东西拿出来看下。”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那是由小沙粒长成的珍珠呀。”妈妈告诉我。接着,妈妈给我介绍了小沙粒成长的过程——
        小沙粒自从进入河蚌体内后,河蚌妈妈就收养了它。(点评:“收养”一词,运用拟人化的语言,真切地表现了河蚌妈妈的爱心。)不畏沙粒质地的粗糙,不畏沙粒棱角的坚硬,带着自己的一腔柔情,一如既往地用自己柔柔的唇吻它,用自己甜甜的唾液浸蚀它,用自己软软的身体去包裹它。终于,这个小沙粒在妈妈的怀抱中变了样,成为一粒闪光的珍珠。
       听到这里,我呆呆地站立着。以前,我经常抱怨河蚌的丑陋,没想到它竟孕育出这么美丽的孩子。(点评:运用“孕育”而不是“养育”,着力表现了“珍珠”来自河蚌的道理,突出了河蚌的功劳之大、爱之神奇。)
        爱,能够创造奇迹。
【亮点点评】
一、立意新颖。写河蚌与珍珠的文章很多,但大都是写沙粒执着于生命的追求,与痛苦相伴,经过艰难磨砺,最后成为珍珠的故事。而本文却把笔墨落在河蚌上,突出河蚌母爱之伟大。
二、本文叙事节奏舒缓,不急不忙、娓娓道来。先是摸河蚌,再到浸泡河蚌,并运用细节描写,描绘了摸河蚌的感受与经过,河蚌的形态质地,以及发现珍珠的惊讶之情。最后借妈妈的话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以我的感悟戛然收尾。

关注“泥巴青年”
有思想的陪伴成长 
北大校园亲子记录
回复“读书”,胡萝卜读书单
回复“游记”,胡萝卜见闻录
回复“英语”,胡萝卜学英语
回复“心语”,泥爸教育心得
回复“思想”,教育思想名篇
回复“分享”,群友经验智慧
回复“漫画”,胡萝卜漫画故事
回复“对韵”,胡萝卜漫画对韵
回复“诗词”,每天一首精选诗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