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几个网站看男生的征友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好多人都希望女生一定要工作,有自己的事业。

可我超讨厌工作的。
每天早早被闹铃叫醒,洗漱,穿得体又不暴露性别特征的衣服,运动鞋,火急火燎地通勤。单位难吃的一日三餐,太酸的咖啡,卡路里爆表的零食。明明已经大脑不转了还要在公司陪着同事加班,同事穿着拖鞋,脚还臭。
必须要铺一层垫纸才能上的厕所,有时刚铺好垫纸,坐下的一瞬间触发了自动冲水,结果垫纸被冲走了。
有死线到临头的项目,不相干的别组同事忽然想起来要问你一个事,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吃完晚饭才终于开始干自己的事。
压力太大的时候什么都往嘴里塞,平时对糖分太高的果酱酸奶嗤之以鼻,结果写个很着急的报告,吃了五盒酸奶才写出来。
工作真没什么好的,而且我还挣得少,更没什么劲了。所以为什么女生一定要工作?
十几岁的时候我也想不通。那时候我的梦想是做家庭主妇,辅佐老公,生几个漂亮的小娃娃,每天给他们做好吃的。我妈那时候是要上班的,但我两个姨妈全都是过的家庭主妇的生活,每天精致又愉快,时常对我说:女孩子不要太拼了,否则就像你妈那样,劳碌命。我深以为然。
直到后来表姐考上大学,大姨妈就被出轨、离婚,终日在家披头散发,从前的太太团的朋友们也都失去了;在我妈陪伴下看了几次心理医生,终于出国去陪读。二姨妈罹患重疾,鬼门关走一圈,二姨夫成天出差,医院也没去过几次;后来二姨妈病治好,开始吃斋念佛,如今基本都住在山里修行。

我也曾经差点实现梦想,过上被男人养着的生活。但真过上才发现行不通: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因为不用出门连头发也懒得梳,饭也懒得吃,百无聊赖,蹲沙发上打游戏,上网跟网友为莫名其妙的事撕逼。男人回家以后向他絮絮叨叨抱怨游戏太难、网友太蠢,然后趁他洗澡偷偷看他手机有没有加新女同事微信。
这种日子过了两三周就过不下去。讨厌自己的一事无成,但就连这种讨厌都无处倾吐。知道抱怨多了男人也会烦,因为我每天的生活只有他,可他的生活里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啊。
这种时候真真尊敬那些自由职业的新媒体人,尤其是博主们,要拥有怎样的自律才能每天制作那些内容,怎样的钢铁意志才能不受到负面评论的影响?
后来才知道其实上班是最简单的。上班是免费送给你一个雷打不动的日常,一个生活的规律,一张安全的网,还赋予你一点(可能是虚构的)社会价值,赠送一些免费的人际关系,一些你平时不容易碰到的不同年龄性格背景的朋友,甚至赠送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给你吐槽:啊公司这个破infra,欠了多少tech debt。每周有老板检查你工作,定时催促你休假,偶尔团建。简直像小学生:你的生活被设定好,交到你手上。
可悲吗?也还好,作为一个很普通的人我觉得这样生活是最容易的,而且还能有时间精力拥有点自己的小乐趣。普通人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螺丝钉,社会把你安插在一个坑里,好让你不要掉出来、造成麻烦,至于意义什么的,可能不能想太多了。  
人生在世总要有几个寄托,不然很容易忘了自己为什么活着。伴侣和家人肯定是一个,为了我妈不要伤心我不能死;兴趣爱好或许算一个,世界还有几大高峰我没攀登。工作也算一个吧,把我和这个社会牢牢联结在一起,这盘根错节的网,让我不太有心思停下来去想太多别的。
所以可能相亲征友帖里面要求女生要工作,也是正常的,大概可以解读为,希望对方是个循规蹈矩的社会人,有点羁绊,每天8小时有点事干,不会做出太难以预测的事。追求一个predictability。女生对男生有这个要求也是类似,毕竟在国内男士出轨了,女生还可以去单位告状、拉横幅,给对方全公司发邮件呢,嘻嘻。
所以,还是好好上班吧。

最后唠几句嗑:
1. 这周好累,周五晚看了日本新拍的《我可能不会爱你》,奉劝大家不要看。有了自己的李大仁,谁还想要男朋友!
2. 这周亚马逊搞prime day,小友买了个限量粉红色降噪耳机送我,说觉得这颜色挺适合我,以后有两幅耳机可以换着用,不怕没电。你们钢铁直男送礼物都是上知乎查的吧?不过我还挺喜欢的,粉色总是令人快乐,小友也是。有时候我觉得写个与小友的日常,可能要甜过《我可能不会爱你》。
3. 今晚买了半个西瓜,加上冰块和伏特加做沙冰吃,大家周末愉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