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与酒店
2019年5月16日,建筑大师贝聿铭仙逝,享年102岁。贝先生运用摩登新意守护历史的笔触总是如有神助,一直是我最敬重的建筑大师之一。
不过看到满朋友圈类似「贝聿铭建筑全集巡礼」的文章后,除了更感慨贝先生对建筑界的贡献、更伤感他的离去外,还令我有了专注讲述贝聿铭酒店情缘的冲动。毕竟,贝先生除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银、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外,也不乏出彩的酒店作品——包括香山饭店和四季最引以为傲的全球旗舰——纽约四季。此外,贝先生还和酒店有着诸多情缘,无论其建筑启蒙——国际饭店、其变身精品酒店的上海故居、他罕见的“广告代言”——文华东方、还有未被最终采用的上海和平饭店改造方案。谨以如下这部四段式文字,记述贝先生的酒店情缘。
请输入副标题
启蒙:1930s
早年,贝聿铭就为当年矗立上海的“远东第一高楼”——邬达克操刀的国际饭店的别致外形所深深折服。一次,年轻的贝聿铭在纸上一气呵成绘出了国际饭店的轮廓,被其叔叔看到并惊呼“极具建筑天分“。
国际饭店(当然还有外滩万国建筑群和苏州园林)所展现的建筑魅力令贝聿铭未上完圣约翰,就远渡重洋,赴美学建筑。
顺便提一嘴,贝聿铭童年时在上海的家,如今也成了精品酒店——贝轩。这座贝家私宅还曾和不远处同仁路的“远东第一豪宅”——吴同文公馆“绿屋”(下图)各种较劲。比如两家都安装了优美的旋转楼梯、分别安装了号称上海第一和第二座安装私人电梯的独栋住宅。
尽管从气势和段位上,贝公馆都完败,但这段有趣的私邸PK史,想必对贝聿铭投身建筑竞技场或多或少都有影响。
请输入副标题
试水:1960s-1980s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贝聿铭就借综合体项目命题展开对旅居美学的探讨。现在的丹佛喜来登就是贝聿铭早期酒店作品之一。
这是综合体项目的先驱之作,将酒店、百货、停车场和公共空间巧妙交融。拱形玻璃连廊不仅将建筑物流畅串联,还为落客点提供了别致又实用的雨棚,这样的巧思在半个多世纪前着实出挑。
看似轻简平淡的水泥面夹带窄玻璃窗的建筑外形,实际蕴藏着调皮又机智的小心思——低区的窗格更密,顶部的窗格更疏。这样,阳光可以为低区空间带来变幻多姿的光影,而人们身处顶部能借助更宽画幅的窗户纵览“高海拔”造就的开阔视野。整个建筑的灵气透过窗格的疏密展露无疑。
上世纪70年代, 创作了美国首批综合体项目之一的贝先生,又将综合体项目首次带去了袋鼠国。这座动用了一整个街区的用地、以双塔构造傲立柯林斯大道的项目,在1975年落成时,Collins Place创下了澳洲最大单体建筑的纪录,而相较体量,更令人着迷的是其玻璃顶盖守护的温室公区令人们尽享自然的悠然与商业的便利,但又免受风吹日晒之扰。
这回,贝先生又故伎重演了“窗框游戏”,把35号塔楼顶部15层的窗框做成了窄窗,以此标注了墨尔本索菲特酒店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也赋予了酒店客房所需的私密性。
这种下宽上窄的玻璃窗操作,令共享同一塔楼的办公与酒店旅居空间交融得更平和、安逸。室内设计师顺势为酒店部分的窄窗框配上了遮光板,令索菲特倡导的法式美学在土澳的现代高塔之上得以自如、优雅地施展。
客房的新旧样式对比。不变的是精准把握索菲特调性的窄窗和法式遮光窗板。
这个项目还有3大妙笔:
1. 两座塔楼呈45度角错位,充分拓展了彼此的视野;
2. 酒店所处的塔楼平面是两个交错的方形,显著提升了塔楼空间;
3. 贝聿铭是一位预言者,用塔楼的平面造型预言了索菲特当下的Logo,当年索菲特logo和当下可绝无任何关系,不信往下图观其演变。服不服?
就在Collins Place携墨尔本索菲特投入运营后不久,另一座由贝聿铭领衔的综合体项目在新加坡破土动工。这就是耗费了整整6年光阴雕琢、成就了当时全球最高酒店的莱佛士城(其酒店部分当时名曰威斯汀Stamford)。
 Bras Bas路一侧沿街形象设计稿。
这座时任威斯汀、现役Swissotel的挺拔柱形塔身和规整有致的嵌入式阳台,令整座酒店在商务范和度假感间切换得流畅自如、游刃有余。
贝先生坦言倾注了颇多心血的作品——香山饭店,在当年可谓是扭转了国人在审美上的种种误区,例如要摩天楼、观光电梯、要在外立面显露空调室外机以示现代化。贝先生借助鹅卵石径、假山、池水,巧妙演绎了苏州园林的曲径通幽、并在干净简练的轮廓中透露着隐隐的乡愁。
这件极尽温情的走心之作在1984年获得了美国建筑学会的垂青,一举多的“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但据说贝先生本人未再重访过香山饭店,并非因为酒店后来的运作维护不尽如人意,而是贝先生认为香山景致本就足够美妙,而其建筑植入其中反而破坏了自然本身的美感。
但不论如何,任何凝聚了心血和真情的作品都应赢得尊重。希望这件与奢华无关的酒店作品能得到善待和欣赏的眼光。
请输入副标题
绽放:1990s
经历了上世纪60-80年代综合体酒店和革新园林式酒店的历练,加之凭借玻璃金字塔驾驭卢浮宫、普利兹克建筑奖加冕带来的空前影响力。贝聿铭一跃成为全球一流项目争相力邀的大师。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交接之时,贝聿铭也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最具分量、也最夺目、致敬仍稳居酒店界第一梯队的项目——纽约丽晶。
丽晶当年的不可一世,从其极尽先锋的香港旗舰就能略知一二。
丽晶在当年绝对是全球最不可一世奢华酒店帝国。其位于香港、洛杉矶、巴厘岛、米兰等地的成品和在建项目或提出古董建筑翻修形式、或以都市度假村模式、或呈全别墅泳池布局、或以老牌传奇酒店的至尊地位征服着全球最挑剔的旅行鉴赏家。力邀贝聿铭在曼哈顿中城创作一间登峰造极的高塔式酒店,着实契合丽晶当年的作派。
纽约丽晶的位置无可挑剔——被麦迪逊大街和公园大道环绕,前后门分别朝向57和58街(底楼平面图如上),加之贝聿铭(亦有Frank Williams参与设计)主笔和酒店大亨Robert Burns作坚实后盾(每间客房造价在当年就达100万美元之高),这个组合本身就令项目成功了一半。不过,项目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丽晶不得不出售给四季。这也令这座丽晶心心念念的新旗舰尚未开张就被迫更名为纽约四季。
贝聿铭的创作不负众望,纽约四季的最终成品融汇了他自己的符号(与卢浮宫改造项目同款的蜜色大理石及招牌几何形装饰)、也注入了自己儿时的美好记忆(向上收缩的建筑构造里藏着国际饭店的影子)、更不失对所在地纽约的敬意(植入了纽约1930年代场景)。
现纽约四季(原纽约丽晶)顶部棱角分明的“穹顶”和贝聿铭很多项目中的顶冠有着异曲同工。
蜜色大理石的包裹将纽约四季雕饰得坚毅又不失柔美,嵌于前门的玻璃门和冠式雨棚,令酒店门脸通透且仪式感十足。饰于门脸正上方的圆孔让人联想起中银大厦中的钱币Logo窗。
建筑物的收缩处无不设置了露台和贝聿铭招牌的三角灯笼柱。
纽约四季一开幕就成了金字塔尖人物争相朝圣的纽约行宫,贝克汉姆、凯特·布兰切特无不成为其忠实拥趸。不知这件贝聿铭作品是不是比尔·盖茨联手沙特王子买下四季的动机之一。
身处纽约四季的比尔盖茨、落地玻璃门外就是贝聿铭操刀,由米色大理石和三角灯笼守护的露台。
纽约四季的冠状雨棚和当年热衷在此下榻的小贝全家。Joël Robuchon的纽约餐馆也曾开设于此。
坐在纽约四季窗台上接受采访的凯特布兰切特,蜜色大理石、黑色窗框、原木窗台构成其肖像的完美背景。
除了如女神般挺拔端庄的塔身,贝聿铭还操刀了酒店的底部室内空间。这一部分其实致敬了纽约另一座德高望重的传奇酒店。
纽约四季还有着绝美的大堂,大堂中部下沉,恍若舞池,四周由阶梯、大理石柱和包厢式茶座环绕,极具舞台感。重现了上世纪30年代纽约的作派。
纽约四季大堂的致敬对象其实是与之相隔不远的华尔道夫,其阶梯、立柱、半透光的玻璃天顶和贝聿铭的风格及演绎简直水乳交融。
跨入纽约华尔道夫的大门后,人们都会拾级而上,踏入舞池般的大堂。同样的台阶和“舞池”也被复刻到了纽约四季。
贝聿铭对华尔道夫的致敬之举无关效仿,只关乎追忆与升华。
纽约四季在1993年正式揭幕后,赢得了一边倒式的好评和如潮的拥趸,但这间无比成功的酒店当年也不是没有遗憾——由于预算受限且经济前景不明朗,1993年揭幕时并为打造屋顶总统套房。6年后,这个未完成的使命伴随着酒店新主人Ty Warner的抵临而被提上日程。Ty找来了风头正劲的Peter Marino,耗费了5000万美元和7年光阴,就着建筑立面悬空搭建了外挑玻璃观景台,由此成就了全世界最登峰造极的酒店套房——Ty Warner Penthouse。历经13年,终于为这座贝聿铭作品完美收官。
为方便您比对各场景之于套房的位置,先奉上Ty Warner Penthouse的Floor Plan。
纽约四季用四座新建的外挑玻璃观景台和临窗而设的水疗浴缸,让住客以最冒险和最安逸的姿态,赏鉴价值千万美元的无敌景致。
套房四角的陈设都充分烘托了贝聿铭经典的转角窗和棱角分明的“穹顶”。
之前还借《Conde Nast Traveler》的窗外专栏描绘了Ty Warner Penthouse的登峰造极、及对贝聿铭先生的满腔敬意。此文还有幸被CNT中东版转用刊登。
请输入副标题
遗憾:2000s
如我上一期《上海酒店进化史》推文中所提到的,贝聿铭事务所曾应文华东方之邀,创作了一份和平饭店改造计划。记得当时看到过贝氏对于和平饭店改造提过一些主张,比如建议改造应“多做加法”,这样,如果产生了不合适的笔触,大可剔除而不伤及建筑本体。很可惜,这个改造方案随着文华东方失去了和平饭店接管权而未能付诸实施。但并不妨碍我们赏鉴贝氏心目中的和平饭店新妆容。
贝氏本希望和平饭店大门前能架起线条优美的玻璃雨棚,仿佛女士的优雅帽檐一般,轻盈俏丽。
大家有否注意到,除了在屋顶上构建玻璃屋(和平饭店改造前有个很简陋的帐篷屋),还有勾勒整个顶部边缘的贝氏灯笼柱!我个人还真有点期盼这一构想能有幸成真。
谨以两幅文华东方为贝先生拍摄的相片,稍稍弥补贝氏建筑事务所未能完成和平饭店改造的遗憾。
但幸好,贝先生在世界各地用了如此多构造摩登、致敬往昔、深度探讨空间与自然关系的建筑杰作,在点亮我们一场又一场旅程的同时,供我们在旅途中治愈、畅想、沉醉、休整。
感谢世间有贝先生作品的陪伴
感谢您让我在卢浮宫见识电梯顺着旋转楼梯内圈优美升降
感谢您让我在自然光倾洒的室内感受户外的广阔
感谢您让我懂得
新的创造同样有追求往昔、同历史共处的权利
晚安,贝聿铭先生
排版:陈春霏
请输入副标题
关于buds
- buds是一个设计和时尚生活品牌,创建于纽约,旨在用美与创意为都市人群打造有趣的体验。
- buds入驻新媒体平台:微信、百度、搜狐时尚、人民日报、Flipboard、MONO、轻芒杂志、橘子娱乐、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
buds创始人 姚九思
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新浪微博:姚九思
微信公众号:buds2016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