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收听哟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社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我在大学里遇见左江潮,算是我生活中最亮丽不过的一道风景线。
左江潮文学社成立于1984年,是登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舞台的最早社团之一。多年来,历届左江潮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与左江潮一起成长,将那一个个平凡的字眼,出版在左江潮的刊物中显得那么活色生香,他们斩棘霹雳,乘风破浪,从平凡中非凡,从卓越中不断超越。这不正是“今朝做民师之子,明日系左江风韵”的款款风采吗?
我已是一名大三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回想起刚踏入大学时,初见体育馆东面小舞台文学社的招新一条街,我没有深思,直接了当报名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我想这一遇见便是心动。大一我选择进入了宣传部,我们的部长很负责,教我们制作海报、写毛笔字、编辑宣传单等,那段学习渴望的情景,历历在目,犹新如今。
2017年11月份到18年11月份,我就任第三十三任左江潮文学社社长,一开始的懵懂到静下心来,慢慢想、摸索着做,到熟悉本社团各部门的工作,让我懂得了很多,从此我有个目标——能把社团发展的更好,让大家不会对当初投我的一票而失望。当即要离开这个我中意的集体时,我内心的想法欲涌而出:“可能我做的不是最好的,但我无愧于我是积极而认真的做每一件事情”。因此我觉得社团生活对于我来说是充实的,我也是一直努力做好社团所有人心中该有的社长的样子,无论辛苦与否,也要当好表率,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留下来的却是珍贵回忆的。
度过两载,我一直秉持一颗积极热腾腾的心,打心底做一名服务、热心的同学,用行动做表率,用留心、热心走进每一个人,了解他们,从学习、工作中作知己。在此过程中,我一直试图发挥着思想引领的作用,做人讲求老老实实、平易近人,做事讲求事实求是、身体力行着。在烦杂的工作中我坚守本职,任劳任怨;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我坚守原则,团结助人。总体从思想、工作、交际方面我不断提高对个人思想觉悟认识,实践中探索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为人处事中追逐一种完满的平和心态。
我们常说“说”与“做”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有千差万别的。回首走过的每一滴,从社团常规工作来说:招新、举行交流会、进行排版学习、举办特色活动、打造“社团精品活动”,每一项工作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种毅力。站在不同的角度,仔细想想,就拿一本刊物来说:从封面的设计、目录的设计、前期、中期、后期的准备工作,一系列的流程,修改的反反复复,所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确实是艰辛的,有时编辑排版的社员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8点才吃饭歇息,相比之下,没有这股毅力、责任心,是很难完成的,学习、工作都一样,虽然过程是艰辛的,但留下的是回忆的,付出过后会深深的被当时的场景所留恋。
每曾想起进入社团后参加的活动才让我真正的深入了社团内部,我也正是从一个单纯的社团活动的参与者逐步走向一个社团活动的举办者的时候,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了社团的真正意义。这么久来的社团生活给我最深的直觉是“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人也都是我所值得学习的向导”。
有句话说“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发挥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意识,无限的潜力才会涌现出来。我想说,文学是一面镜子,它没有定论,也从来没有中心过,不能认为就此边缘化,它是精神的食粮,人类历史见证的笔录者。只有大家敢于创作、勇于创新,才不愧于做文学的爱好者,现实中名副其实的诗人不一定是属于你自己,但不创作、自卑的自己永远是井底之蛙。当今世界“大数据”的时代,固定传统的基础上,不单单是书刊,可以发挥多元信息网络平台,让文学属于大家,让文学资源共享,一同走进美文的世界,接通心灵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情相似。与左江潮之情义,四年难忘,谢谢曾经的我,坚守心灵的一片净土,守住曾经与左江潮的遇见即便心动。我的社团生活便如此,让我成长,让我自豪。作为左江潮一员,让我们始终保持初见时的那股热情吧!
坚定信心,一起与左江潮不断成长,努力奋进再出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编辑排版 | 黄美甜 
文稿来源 | 左江潮文学社刘东许 
音频来源 | 校广播电台肖伟
   审      核 | 余   芳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出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