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两三岁娃儿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哭闹和起伏情绪组成的。有时是因为不想进早教班或做某件事越劝越哭;有时是因为提出想要再看两集动画片或再吃一个冰激凌被我们拒绝,于是撒泼打滚;还有时是因为好不容易用积木搭成了个小堡垒、结果一不小心砸了,继而嚎啕大哭... 
多数时候,只要我们自己的情绪还在能控制的范围内,我们都会希望用平和不强硬的方式来化解娃儿当下的哭闹发脾气,所以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方式都是“沟通”,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化解掉娃儿的哭闹。
但沟通想要有效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有个妈妈就来和我“抱怨”:她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去理发,儿子很抗拒,走到理发店门口就开始哭,于是她立马启动共情,试着理解并且说出了孩子的情绪,接着去抱住孩子,但孩子还是哭着不肯进去,最后她还是采取了“强硬”的手段。但是理完发以后,她很担忧,这样是不是会给孩子烙下阴影。
沟通失败,导致事情没有按妈妈预期的方向走,给妈妈带来了满满的挫败感。
那么,问题出在哪?是沟通时说的道理不对、语气态度不对,还需要再精进沟通技巧吗?
其实是我们误解了对“沟通”的理解。
1
沟通,不是以说服孩子为目标
不得不承认,我们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抗拒时,是希望快刀斩乱麻的。
我们会在孩子抓狂的时候努力地控制自己不发作,温柔地、有条理地和孩子说话,所以沟通、共情就成了我们“搞定”熊孩子的手段。
娃不想上幼儿园?
“哦,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园呢?是今天有什么不开心吗?……嗯,妈妈知道,抱抱~但是幼儿园里很好玩的哟,我还是建议你试试哦……真地不想去吗?为什么呀?……妈妈小时候很喜欢上幼儿园,幼儿园里有很多玩具很多小朋友,你一定会喜欢的……”
吧啦吧啦~曲折的说辞掩盖不了我们直白的内心——费尽口舌,目的只有一个:快给老娘上幼儿园去!
但结果未必如愿,有时候孩子可能配合,有时候孩子就是不吃这一套,咋办?(孩子为什么这么多变,我在之前这篇文章里有说《电话里听到孩子爸吼娃,吓得我本能地挂电话!养娃就像坐过山车,有充分预案才不会抓狂~》)
这时候要么升级沟通战术,要么连哄带骗,甚至来硬的——就像前面那位妈妈,用手机哄孩子进了理发店,然后按住孩子身体强行给孩子理了发。
而当我们表面平和暗地里却是把“最终能说服孩子听我们的”作为沟通的目标时,很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
a. 孩子被迫接受,但意志受挫,亲子关系紧张。
b. 孩子没有被说服,妈妈对自己的失败感到抓狂,并且担心孩子会得寸进尺,更难管教。
把沟通锁定为目标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会让我们只关注结果,却忘了关注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意愿、当下的情绪、背景原因... 这些可能都是他抗拒的原因。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他不才是最重要的吗?!
2
即使没有说服孩子,
也不意味着沟通失败了
在OK两岁左右的时候我给他报了体能课,希望他增强运动和多融入团体活动。结果头一次他进去上了10分钟就出来了,怎么也不肯再进去。回家后的那阵子我没少给他做心理铺设和沟通,说得也都很好。
等到第二次要上课,从出门听说去上体能课他就开始抗拒了,又说了好多道理甚至加上了些激励,总算把他带了过去,结果到了班级门口又是死活不肯进。最后我说你就进去一下,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只是试试看,不舒服就出来,结果他进去了,坚持了半小时,从头到尾就一直站在一边,什么活动都不参加,老师邀请他、他也不肯动,最后我把他带了出来。
如果不是我深知他的性格慢热敏感,他需要在这个阶段不断地确认,寻找到熟悉和掌控感。我可能会坚持认为自己没有成功说服他去上课是我沟通失败,但事实上,我知道我所有要做的事就是不断增强他内心的力量感,给他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接纳。
每一次沟通都是在给他注入能量,孩子对于上体能班这个事有抗性,也许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轻松搞定的,这个等待可能一次不够得两次,两次不够得三次,甚至还会出现反复、倒退。沟通并不是以说服孩子为目标,而是了解和懂得。
说到底,我们和孩子沟通,是为了更了解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听自己的。
所以,如果我们通过沟通,了解了孩子为什么抗拒这个事,或者说他对这个事的底线是什么,为下一次做一点铺垫,那就是成功的。
最重要的是,每一次沟通都是一次亲子关系的连结和强化,通过一次次的你来我往,一点点懂得自己的孩子,构建起属于你和孩子之间最亲密的关系,这些都将为下一次沟通的有效性打下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解开一切育儿问题的钥匙。
OK妈说:
大人之所以常常不得不去做不喜欢的事,那是生活教会了我们: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可能失去更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的“顽固”正是他的本真,也是大人往往在成长中失去的那部分。喜欢的就喜笑颜开,不喜欢的就拼命抗拒,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可以理解这一点,或许我们可以对孩子多一分宽容,也可以放下让孩子听自己的执念。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选择,不管在大人看来有多可笑或者不明智,但这都是孩子基于自己的判断做出的选择。
可以做主的孩子是幸福的。能自己做主的人生是幸福的。
所以就文章开头妈妈说的孩子抗拒理发的事来说,孩子不肯理发,那么当然可以先不理,让孩子自己去习得“头发长了会很热”的经验,通过热的体验来真正明白为什么理发,也就会有自己的认知,相应也可以做出“恰当”的选择了:
妈妈,太热了,带我理发吧!
大家周末愉快哦~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