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黎
黄晓黎,曦域资本创始人,曾任景林股权投资基金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具有20年证券及投资从业经历。黄晓黎女士曾带领创建景林一级市场投资业务,连续进入清科、投中的业内前10名,管理基金超过70亿人民币。其擅长互联网和大消费投资,曾主导投资滴滴、达达、大众点评、虎扑体育等行业明星项目。
【500VC导读】未来十年是技术驱动产业的时代,其中,金融科技机会巨大。核心是靠数据做生意 因监管因素,2018年以后科技金融赛道中资金渐少。懂得判断“环境+监管+风险”才能形成科技金融的核心投资能力圈。要看懂公司的规模及生长周期,投资它的黄金十年。通过系统可以不断稳定地产出,使每个基金的成绩达到70分。前提是把投资方法论具像,才能落实到系统里。看好混业金融的前景,对此类公司关注两点:是不是技术驱动的?是不是在金融行业变现?
曦域资本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投资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集群技术推动的新服务产业的私募股权基金,旗下现管理两期基金。创始合伙人黄晓黎曾任景林股权投资基金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金杜律师事务所证券部合伙人。
以下为演讲精选——
黄晓黎:曦域资本一直在努力打造两套系统:一套是能够持续做出好投资,靠系统去执行、落实可行的方法论,依靠技术实现,而不是像传统股权投资那样依赖人。另一套是我们希望建立一套有效的团队共同进步、共享收益的机制,区别于传统机制,在项目来源等环节也能够打造出一套持续发展的机制。
我做投资已经十年多了。原来的想法是能投到一个伟大的公司,这是做投资人的梦想。到目前为止,收益最高的投资项目是海底捞调味品公司上市。这个项目跟我的挖掘有关系,但是关系并没有那么大。
我看了很多偏概率的书,越来越认识到这种不确定性。所谓的无常和不确定性才是真实的。我们投任何公司的时候,都不知道它会不会成为今天的今日头条,那是命运的安排,这些是靠概率的。因为存在不确定性,其实我们没有办法去追求让它变成一个确定的。那我们要追求什么?我觉得不是追求某个项目的成功,而是我们能建立一套能够产生大概率赢面的投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是通过技术来落实完成的。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投资方法论。
永远要非常清楚地认知,我们投资是有风险的、是随机的,概率对谁都是公平的,是你逃避不了的。但是我们要懂得什么?追求基于长期理念的大概率事件的确定性。这里面核心是要认识周期。
所以,我想从最近这几年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三本书说投资方法论的问题。这三本书分别是《周期》、《规模》、《原则》。
01
技术驱动产业的时代里
金融科技机会巨大
首先,怎么认识周期,以及曦域所见的下一个十年。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最核心的就是先要认识到周期,个人本事再强再厉害都逃不过周期,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周期起了很大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作用还要大。周期永远是这样上上下下、波峰波谷,基本趋势是向上。如果在一个周期的早期认识到的话,那你的收益预期会高,这是一个周期的基本规律。关于周期,我想引用的是我南开同学的话,他是我老公的同班同学周金涛,大家叫他周期天王。在我们2016年的校友会上,他讲:人生就是一场康波。他当时的预判是2019年是资产大年,是1985年后生人的第一次人生财富机会。
在过去二十年里,可能买房是很大的机会,那未来的十年周期在哪?这里面当然有长的,比如技术创新的周期是大家比较熟知的,50-60年,但是现在有缩短的趋势,也有中周期,再短一点的周期。最短的周期可能2-4年会遇到一个。比如说2018年和2019年,最近两三年其实就是小周期。未来十年的机会到底在哪里?技术驱动产业。
2015年,我开始做曦域的时候已经深深感到技术驱动产业的机会。技术驱动产业的时候,你对一个产业的深入了解非常重要。我们看任何项目的时候,一是看技术的成熟度,在商业应用领域的成熟度;另外是看市场的成熟度,交替的时候才是一个投资机会。未来,技术驱动是一个最能看得见的上行周期。那么,哪个产业是我们能够摸得到又机会巨大的呢?我们觉得还是金融。
这是我们自己系统里面研究的美国金融科技的情况。一个是KBW还有Global Fintech ETF里面的,上百亿的公司挺多的,在细分赛道里经过了二三十年已经经过了并购整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再看中国的金融,金融是数据的生意。不管是前端的客户服务,还是通过数据来帮他贷款利息,根据他的数据判断他的偏好,去给他保险产品或者证券的服务,金融风控更是靠数据。这一波的集群技术,其实最核心的就是靠数据做生意,所以我们现在管自己内部叫“以数据科学驱动的集群技术”,就是靠数据去做产业做生意的。我相信其他行业都感同身受,而且金融是走在前面的,因为金融的数据化是完成得最好的。
在金融行业,现在已经实现数据大集中的平台,基本上大机构建得差不多了,下一步要做AI平台,靠数据在每一个细分应用、细分业务上做生意了,这里面存在大量的机会。对于新金融来讲,其实我们还有数据互联网的优势,大家看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发展,包括零售金融这五年之内巨大的变化,我们在零售金融方面已经明显走在世界前面了。
当然,在底层的一些基础核心可能需要非常多的美国的新技术或者人才。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三四年从美国回来的人才太多了,有非常多金融类的人才回来。我对中国还是蛮有信心的,比如量化投资,这么复合学科的事情,挺难的门槛,两年之前可能两百多家团队干这个事,现在一千多家了,而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
02
科技金融能力圈如何构成?
环境+监管+风险
现在,金融对技术的渴求到了新的高峰,今年特别明显。前三年大家说的多一点,一会儿AI来了,一会儿区块链来了。但是今年是真实的,招商银行拿出整个营收的3.5,差不多会有一百亿;平安拿出一百亿,江浙一带的农商行拿了上亿的钱做金融科技,非常小的银行也拿几千万,我们国家有四千多家银行,这个市场非常大的驱动力,到了整个市场成熟度也是到了转折点。
我们的理想是:再经过三年时间,大概用六七年的时间去打造一支最强的投资团队。我们在这个领域是最强的,可能是因为对手少,但是确实很少见到像我们这么专注在这个领域里面去做的机构,尤其是2018年影响非常之大,P2P爆雷出了非常多的事故,我们专注在金融领域的一个事没出,一个项目没掉,大家都活的好好的,证明我们投的是技术驱动。过了2018年之后,我们赛道里面的资金更少了,因为原来在金融里面投资的机构可能受到伤害,大的投资机构投委会更难过,在这个领域的投入更少。但这个领域与曦域的能力圈是契合的。技术加法律,加熟知中国的金融监管,再加上投资,门槛我觉得还是挺高的。
判断技术的发展之后,我们就要看金融的环境。在产业链里、在产业利益关系里、在整个领导的意识里、在监管的意识里和动态里,是不是这个事可干,有的事干早了没用。要把时机把握好。还有一个就是监管,监管要懂。中国的监管一定会管,而且一管就非常严,一刀切会死一批。我们就想知道什么一定会管,比如侵犯中小股民利益,侵犯老百姓的利益,这种一定会管。这对监管立法本意以及中国的体制要有相当的理解:核心在哪,会管什么,哪些是赞成的,可能中间受到牵连。
还有金融风险本身,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去年爆雷的时候,大家都意识不到里面的风险。风险能力是最核心的,而且风险是后置的。帐面上很好看其实不代表什么,比如一年期两年期的贷款,到后面才能看到风险在哪。我们就投了牛股王,现在除了东方财富,牛股王已经是第三大的平台了。我们为什么敢投这个?因为股民是中国唯一合格的老百姓投资人,亏钱了不会找你,到银行买信托、找固收的都会找你。
03
要投就要投一家公司
的黄金十年
看到了周期,抓住了周期之后,这十年我们该干什么我们是知道的。具体怎么去投?最近我非常认真地读了《规模》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规模》里把所有东西都看成生命体。比如,大到鲸鱼,小到蚂蚁,都有一定体积规模的限制。所有生命体的心跳次数是基本相等的,我们是有极限的。关于城市,规模收放比是1.15,城市越大越有创新,让人口流动起来才是真正好的政策,越大越经济、越节省基础设施,越大越创新、机会越大,所以城市的生命周期是最长的,而且没有看到上限,是越大越好越经济的。
反过来,说到公司,公司的规模缩放比例接近1,也就意味着它不会有当然的寿命限制,也不会越大越好,而且更可怕的是,我原来一直追寻的是投一些伟大的企业,能够是一个百年老店,像可口可乐一样。但是除了可口可乐和茅台也想不到什么了。能够长到五十年之上还很牛的公司其实很少。
《规模》里面有一个数据把我吓一跳,公司有一个死亡率,过了十年就有一半的公司会死亡,当然包括被并购。如果到了30年能存活下来的不足5%,到了50年几乎为零,是非常小的概率。实际上,一个公司真的是没有像我们想象那么坚强,它是非常脆弱的。
那我们要投资什么?现在我们非常清楚,就要投资公司的黄金十年。我们现在找的公司基本是在3-6年的时候投它,我们认为它已经渡过了学步期,到了青春期,已经达到了大学毕业。可能刚过几年,它的收入还不足以维持生活,但是它的事业会越来越好,在这个时间投它,投它的壮年期,享受它的壮年期未来十年的高成长。
用什么样的方法执行?这是系统投资的方法论问题。大家可能听过各种各样的投资方法论,基本上差不多,无非至上而下的研究,自下而上的补充,细分里面找最好的。但是未来怎么去落实,很多人的回答都是靠人。我觉得,历史证明靠人太不靠谱了,这也是我们行业为什么现在为止做一个机构很难,基本一个团队做两期基金是非常难的事情。为什么大部分的基金还是几个合伙人拼在一起,每个人有不同的能力,大家会相互制约。
曦域一直想做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不断稳定地产出,每个基金的成绩可能达到70分。关于这个系统我再推荐一本书——《原则》。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是不是每个公司都能通过系统落实你的原则?这是核心。我们的做法是借助自己开发的“域见”。
2017年4月,有了域见的雏形。2017年8月,做第一版的APP。2018年1月,发布了第二版,实现投资流程的数据化,基本所有工作都在上面。2018年8月,把项目库开放给各位投资人和顾问,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小程序方便大家使用,之后我们一直在探索系统还可以帮助我们投资做什么,到现在又上线了网页版。
域见系统,现在主要实现了五个功能:内部协作、外部协作、项目获取、系统化投资、投后管理。在APP端,有项目库项目详情,每个跟踪过程都会沉淀在系统里面。大家可以随时去看,回溯到原来是怎么决策的,怎么讨论的。小程序的功能,是面向投资人的,我们会把相对开放的项目信息开放给投资人,投资人也可以进来看到我们现在在看的项目和我们的看法,以及参与讨论和评价。
最新的网页版功能,一是对接外部的项目库,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细分的维度去筛选和我们匹配的项目,并且可以把这个条件保存成一个自动条件,可以在后续有相匹配自动推送给我们投资经理,可以再判断这个项目是不是我们要看的,这样节省大家的工作量,提高效率。另一是进行投研。把细分研究放到系统里面,可以通过系统画产业图谱,这些信息都是和系统的数据联动的,每个地方有变化也会有相应的展示或者提示,比如项目数和覆盖率,在这个细分有多少项目,我们已经看了多少,还有多少要看,这样都有全局的图。再有,投后的功能,现在我们把公司的股权信息、财务信息都整合到系统里面做一些可视化,方便我们去跟踪,同时我们针对每个公司跟他一起协商业务指标,比如说这家公司重要的哪些指标,我们可以针对公司个性化的制定指标,在系统里面做持续跟踪和可视化,方便我们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目前,域见系统里大概有1000多项目,44个细分,3000多文件,以及1000多个讨论。
我们要把投资方法论具像,才能落实到系统里,具像到从几个因子里面找:细分行业成长的因子、公司微观层面的因子、商业模式层面的因子等,我们都找周期和曲线,这些因子都是在上升周期里面的,都是市场上升度比较好的时候去投。这是我们整体投资方法论,总结下来:
首先,要知道未来十年大周期在哪里,这是最核心的。找到周期就成功一半了,核心是要在周期里做得比别人好。其次,就是在这个里面怎么干,干什么。我们要很清楚,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们就要投A、B轮的公司,投3-6年成长类的公司。最后,通过一个系统把这个事落实。
04
50%FinTech+50%TechFin的投资策略
未来投资策略,尤其是近两年的投资策略,在FinTech领域里面来讲,分了几种公司:首先,运用稀缺技术把产品化做好;其次,PaaS层的技术服务能更广泛的应用,成为基础设施;再有,就是SaaS层,赚更多服务的钱;还有,订阅费、端口费,点开一次就收费,或者每个月都要付费;最后,业务分成费。
另外50%我们会投在TechFin上:一个是从分业到混业的,另一个是持牌金融机构做不了的事。牌照永远有价值,但是不是我们的能力圈,我们不会投牌照。整个牌照金融他们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下沉的To C、To 小B的,比如消费跟金融结合,房产跟金融结合,我们投的都是这类的。还有就是,跨行业的新金融。
我觉得未来是最有期待的,因为金融本身对C端来讲就是一个消费,就是一个服务,对于B端来讲就是水电煤,会跟各个行业结合。现在,我们只投了一个二手房房地产的公司,房子永远是最好的资产,这里面的金融价值是非常大的,未来金融变现价格是非常可期待的。其实是混生新的一个方向,是从金融领域变现。我们投不投一个公司不是在于它是否金融公司,而在于:第一,是不是技术驱动的,它的核心力是不是靠技术获得的,是不是能够攒数据攒场景,或者能够通过B端的服务变成网络效应的。
另外一个我们在意的是,这个事情是不是在金融行业变现的。Tech Fin其实指的是赚不赚金融的钱,有没有业务分成,这块的混生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多。因为随着产业跟金融的紧密结合,C端跟金融服务的紧密结合还有新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催生出我们现在想不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投资策略,在这两块我们各占基本上50%。
每一个创匠都有自己独特的梦想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务必联系,感谢阅读。

推荐阅读




扫码微信咨询


500VC+已经与IDG、软银中国、红杉资本、赛富基金、高榕资本、君联资本、晨兴资本、经纬中国、今日资本、联创永宣、真格基金、创世伙伴资本、达晨创投、纪源资本、戈壁投资、北极光创投、源码资本、浙商创投、东方汇富、联想之星、平安创投、中兴合创、复星同浩、中路资本、紫辉创投、景林投资、普华基金、毅达资本、五岳资本、华润创业基金、蓝驰创投、光速中国、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梅花天使基金、海尔资本、云峰基金、华创资本、金沙江创投、 盛景母基金等几百家知名投资机构8400余名专业投资人建立合作。(排名不分先后)
  • 只选择知名且规范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潜心为创业者提供商业模式梳理、项目定位、市场推广、融资对接等顾问服务。
  • 微信联系:yurenlvji
    (加好友请务必注明:单位、姓名、项目名称 符合科创板要求优先)
  • 项目商业计划书,递交:[email protected],来信必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