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深夜,我们看到“港大薄扶林学社”发文对我们进行了回应。笔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当港大只剩下可爱》的原作者,TA表示:“不需要再对该文做出回应了,这篇回怼并无传播价值。”
笔者决定也写一些东西作为对“港大薄扶林学社”的一些回应。

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表达对“港大薄扶林学社”的感谢和敬意,我们也同样支持和鼓励所有理性发表意见的行为。真理越辩越明,孰是孰非,交由读者评判。

(一)
看完《一段回应》一文,我觉得这比《港大依旧可爱》写得好很多,至少它真实的将作者想表达的 “美化暴力,合理化争端”的核心思想完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港大依旧可爱》一文中的遮遮掩掩,穿着“中立、反暴力”的外衣,干着拉偏架的活。我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暴力永远是不值得提倡的。不该砸碎玻璃,不该在校园内以言语谩骂,就算遇到对方不合适的行为也不该冠之以人身攻击,不该对任何暴力以施暴的方式回击。这些原则都是得到认可的。。。。。。但同时需要澄清的是,这种少数本地生的攻击远没有到对大陆生无差别的排挤与伤害,只存在于个别案例,且都事出有因。我们同样反对对任何事情原貌的部分截取:只截取本地生的失当行为却不呈现部分内地生撕下对方海报的行为、只强调言论内容却不保护发表的自由、在没有弄清情况时就说在学生会大楼附近的张贴行为是“违规”,以及完全从受害者的口吻去抨击指责,并有意夸大和制造矛盾及恐慌的行为。
薄扶林学人,公众号:港大薄扶林学社声明:港大依旧可爱
作者以“暴力永远是不值得提倡的”开头,但段中作者话锋一转,转而去指责“只截取本地生的失当行为却不呈现部分内地生撕下对方海报的行为、只强调言论内容却不保护发表的自由”,试图转移矛盾的焦点,为“针对港大学生的暴力和侮辱”的行为脱罪。作者通篇都使用这样的写法,我想每段后半段的文字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吧。在《一段回应》中,作者终于直接说出了“美化暴力”的观点:
污名化暴力不过只是维护稳定的手法
薄扶林学人,公众号:港大薄扶林学社一段回应
既然如此,何不直截了当,而一定要以“反对暴力”作为段首,以“美化暴力,合理化争端”作为收尾呢?
(二)
对于你们所指责的“片面报道”,我想在我们的文章《港大发生了什么?》已经很明确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关于当事同学做了什么,遭遇了什么,结果怎样,我不想再一一赘述。
但是我想反问一句:当事同学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就“可以”被 使用扩音器在街上辱骂、照片贴在学校里面示众?作者总是使用事件的背景来为这场争端塑造一个合理化的假象,为校园暴力行为正名。凡事都有原因,但这些“所谓的原因”都不能成为校园暴力的借口。如果我们生活在使用作者这样逻辑的“校园乌托邦”中,那么任何人都可能会遭到“有原因的”“合理的”暴力行为,而施暴者却不需要受到惩处?这就如同“女性遭到强奸都怪她穿着暴露”的论调一样可笑。
(三)

作者总是将“校园中针对学生个人的暴力”和 “今天香港街头上的暴力” 混为一谈进行表述,再一次试图混淆焦点。笔者再次重申,我们无心参与这场正在发生的政治争拗,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安静和平的校园环境。你们在街头上所使用的手段,不能用来针对学校里一个普通的同学。校长作为公众人物,他尚有能力有资源来保护自己,但一个普通的学生遭到这样的暴力,又有谁能保护他,站出来为他发声呢?这次事件发生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周的时间了,包含受害学生容貌的海报仍然被贴在校园中。

最后,我想说:
“忍一忍、躲一躲就过去了嘛,他们还能一直贴着吗?咱们不理他们不就得了。” “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好像是扎根于我们骨髓当中的观念。但是退一步真的能海阔天空吗?这一次忍让过去,下一次悲剧仍将重演。我们声嘶力竭的大喊,难道不是为了让改变发生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