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读杨绛的文字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那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其实,先生本人,更是如此。




对很多来人说,杨绛是女神无疑。

她有完美的爱情、幸福的家庭、杰出的成就,

而她整个人亦是从容优雅的代名词。

“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

“天下最有才情和风骨的女子”,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民国最后一位女先生”

……

太多的赞誉加在她的身上。


但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

走过战争与动荡,

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不争不慌的状态。


亦如她自己所阐述: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

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

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喜欢的事,认真以待


杨绛,出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的女子,

父亲给她起名季康,

兄弟姐妹们“季康季康”叫得快了,

就发成“绛”的音,

后来写的话剧公演时,

索性把“杨绛”取为自己的笔名。

杨绛身上有着水乡女子的温柔婉约,

却又蕴藏着北方女子的傲骨。

婉约和傲骨,在她的身上完美地融为一体。

仗义的律师父亲给予她最大的成长空间,

也为她以身作则,教会她什么是“刚正不阿”;

贤惠的母亲,则以中国传统女性的柔软,

教会她什么是“包容忍让”。


杨绛童年


杨绛的从容心态,最初承自父亲。

在杨绛心中,父亲淡定从容、严谨睿智,

她也会好奇父亲少年时候是何模样。

父亲告诉她:“就和普通孩子一样。”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无须特立独行。


杨绛到高中还不会辨别平仄声。

杨父也不担忧,

只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


杨绛父亲杨荫杭


在爱读书的父亲影响下,

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

一次父亲问她: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呢?”

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

她喜爱文科,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

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

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

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



喜欢的人,认真去爱


读大三的时候,

振华女中的校长为她申请了

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但她只想考清华研究院攻读文学,

后来果然考上了,

先后师从吴宓、朱自清等名师

更美好的是她和钱书在清华一见钟情。


3月的一天,风和日丽,幽香袭人。

杨绛在清华大学古月堂的门口,

结识了大名鼎鼎的清华才子钱书。

两人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

这一切使他们怦然心动。 

书急切地澄清:

“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

杨绛也趁机说明:

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


两人恋爱时,除了约会,就是通信。

钱钟书文采斐然,

写的信当然是撩人心弦的情书,

杨绛的那颗芳心被迅速融化。

1935年7月13日,

书与杨绛在苏州老宅举行了结婚仪式。



再后来随钱钟书远赴英国牛津大学,

杨绛和钱书在这里如鱼得水,

除了听课外,

两个人举案齐眉,赌书消得泼茶香。

饱学终日,乐此不疲。

回到寓所,就拉下窗帘,相对读书。


他们的爱情没有那么多第三者,

也没有那么轰轰烈烈,满城风雨,

却是最让人羡慕的爱情。

认定了一个人就与他相依相伴,

相濡以沫,安稳一生。



幸福的婚姻,要认真经营


钱钟书虽然将婚姻比作围城,

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可他和杨绛却是例外,

有一次,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钟书当即表示,

“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杨绛女儿钱媛


在英国时,杨绛怀孕,

钱钟书说了这么句痴话:

“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而那时的杨绛,对于“像我”并不满意,

她想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


杨绛在医院坐月子期间,

书过得十分辛苦。

他一边准备毕业论文,

一边要来医院看望妻女,

还得独自料理日常生活。

一个人的日子不好过,钱书屡屡出错。


每每如此,

他便似孩童一般跑去跟妻子说“又做坏事了”。

弄翻墨水,弄脏桌布。

杨绛说,不要紧,她洗。

弄坏台灯,黑灯瞎火。

杨绛说,不要紧,她修。

弄烂门轴,关不上门。

杨绛说,不要紧,她装。


杨绛的“不要紧”三个字,

成了钱钟书最大的安慰与寄托。

只要妻子在,一切都安稳。


有一次,钱书额上长了一枚疔疮,

久不见消退,钱书心有隐忧。

见到丈夫神色不好,

杨绛就说:“不要紧,我会给你治。”

书一听,即刻心安。

杨绛只是帮他热敷,疔疮却真的被拔掉,

半点疤痕也无。


其实,身为大家闺秀的她又哪里会做?

然而,为了钱钟书她几乎变得无所不能,

将两人的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佳酿尘封香更浓,相遇相守才更懂。

一路走来,看罢了太多。

人走席散,天涯各安。

只有我们的欢喜,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虽患难依旧深情。

《围城》是在沦陷上海的时期写的,

为了支持丈夫写作,

杨绛立刻停止了手头的戏剧创作,

全力维持生计。

杨绛说:“我急切要看书写《围城》,

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


1947年《围城》成功问世,钱钟书在序中说: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在“大师”和“大师的夫人”这两个角色之间,

杨绛选择了后者。

是多么大的爱意,才能让她为了丈夫,

放弃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

文字间的杨绛让我们看到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智慧,

而现实中的杨绛更让我们看到一个妻子的生死坚守。


同年,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

在自留的样书上,

钱钟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

“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内心的安稳,要认真守护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

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人人需洗练”。

时势变动,人就也要跟着往前走。


风雨飘摇的年代,杨绛被发配去打扫厕所,

和之前所享受的知识分子待遇,可谓一落千丈。

可她并不如何沮丧,

反而觉得享受到了向所未识的自由,

可以见识到世态人情的另一面。

她被剃了阴阳头,也不怎么伤感,

还亲自动手,自制了一顶假发,

第二天就戴着出门买菜。

即使被发配打扫厕所,她都能清理得一干二净,

让人顿生敬重之心,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那几年,很多人劝他们夫妇离开中国,

他们一口拒绝了,

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

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正是因为对自身的境遇不那么敏感,

所以她才能随遇而安。

也正是杨绛的坚强,支撑这个家一直没有倒下。

她一生所求不多,

只希望能在动荡乱世中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正是在那样艰难的处境下,

杨绛不仅辅佐钱钟书出了宏大精深的传世之作《管锥篇》。

她还自学西班牙语,着手翻译八卷本《堂·吉诃德》,

后来被称为最好的译本。


在《将饮茶》中她写道:

“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

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

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有人说她一辈子这也忍,那也忍,

她撰文称,

含忍无非是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

内心的平静。


人生的取舍,需认真看清


杨绛先生,一个才华与贤惠并重的女子,

哪怕走到人生的边缘,

依然敢于坚定地说“要好好儿活


1994年,钱钟书病重住院。

不久,女儿钱瑗也病重住院。

已经八十多岁的她,来回奔波,照顾二人。

她曾说,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1997年,他们的女儿英年早逝。

深受失亲重创的杨绛对钱钟书说:

你放心,有我呐!”

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一年后,钱钟书也去世。

在丈夫与女儿相继离世后,

她深居简出,很少接待来客。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功成名就的晚年,杨绛几乎不出现在公众场合,

每天读书写作,平平常常地过日子,

和一般的老太太一样,

早上起床吃饭,在家里溜圈做操,

有的时候看朋友,有的时候朋友来看她。

唯一一个动作便是拿出稿费办了“好读书”奖学金,

那还是为了完成钱书的遗愿。


图 | 沈建中摄影


2005年,杨绛躺在医院病床上。

一直在思索一个题目:走到人生边上

她被给这个题目缠住了,

想不通又甩不开,便寻寻觅觅找书看。

一个95岁的老人为了探索人生意义而读书,

这恐怕是现在20出头的人也没心气儿干的事儿了吧!


与外界不多接触的她,

早就借翻译兰德的诗,写下了无声的心语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经历了那么多风霜,却始终能化戾气为祥和。

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多数人都想着出人头地,

可杨绛不这样,她读书写作、翻译治学,

只是因为兴之所至,并没有一丝争名逐利之心。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

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

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在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

她的安宁及淡泊显得无比珍贵,

又令人无限动容。

曾经有两句话谣传出自先生之口,虽然并非如此,

我却觉得是杨绛先生一生的写照: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干系。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

在她荣辱悲欢的绝代风华里锻造出

柔韧、淡泊、独立的人格魅力,

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烤暖了人世间所有的幽暗和不明。

岁月轮回,静水流深。

她这一生,如同明灭之中划过的一根火柴,

用幽幽微光照亮着茫茫穹苍。



▲2001年杨绛先生谈为何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

他们仨终于团圆。


世间虽再无杨绛先生,

但她留下的文字、她的思想、她与世无争的风骨、她优雅淡泊的文人与情怀,她和钱钟书先生六十年的相濡以沫……

仍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最温润的慰藉。


我们喜欢杨绛先生,

喜欢她的且将优雅过一生,

我们更应敬佩杨绛先生,

敬佩她认真去经历生命历练的劲头。

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

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如果来不及认真年轻,

也要做到认真老去,

如此方不虚度一生。



THE END-


编辑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标题进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物小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