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出品的纪录片,以“宝藏”著称。
《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各式各样,各行各业,各种风格,自由切换。
最近,央视又推出了一部高分纪录片。
我敢说,这部新片的质感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手术两百年
导演: 陈子隽
编剧: 陈瑶
主演: 郎景和 / 戴尅戎 / 孙颖浩 / 李汉忠 
首播: 2019-06-22(中国大陆)
豆瓣评分9.4,超过60%的观众给出了五星好评。
谈起医学纪录片,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大都是血淋淋的真相与冲突。
对于医学发展本身的探究性纪录片,少之甚少。
这也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
为了在片中呈现出医学的“理性”,摄制组历时3年,辗转了12个国家进行拍摄,采访全球顶级专家有50余位,医院、医学院、博物馆70余个。
而主题音乐的录制,是由中国爱乐乐团进行演奏的。管弦乐赋予的恢弘气势,也让片子具备了美剧的高级质感。
它虽绝对冷静、客观,但却不枯燥,在科学历史推进中,闪烁着人文关怀。
现代医学的开端,必然要从手术开始讲起。
人类早期的手术,一切全靠“摸”。
公元2世纪,古罗马有一位名叫盖伦的医生,负责医治受伤的角斗士。
为了更好医治受伤的人,盖伦开始寻找探求人体奥秘的方法。
在医学历史上,盖伦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通过解剖来认识人体的人。
在当时的古罗马,解剖人体是不被允许的,盖伦只好通过解剖动物来了解、推断人体的内部结构。
通过对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解剖,盖伦提出了身体的平衡理论。
他认为身体的平衡决定了生命健康程度,并且体液分为四种,它们流经全身,保持人体平衡。
12世纪出版的波斯语著作《曼殊尔解剖学》,就是出自于盖伦的理论。
时至今日,盖伦的“平衡理论”依旧在印度沿用,传统的“放血”疗法仍广泛流传。
但实际上,其他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与人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没能实现人体解剖之前,外科医生们所进行的手术,都是黑暗的。
一个好的外科学家,必须非常了解人体结构。
解剖学指挥了医生的大脑,也操纵了医生的双手。
在14世纪以前,因为伦理、宗教等原因,公开解剖人体是被绝对禁止的。
1353年之后,为了战胜黑死病,教会被迫取消了禁止尸体解剖的禁令,允许医生们通过学习解剖了解人体。
在意大利北部的帕多瓦,诞生了世界最初的人体解剖著作。
在当时,人体解剖课的教授依然是1500年前以盖伦的理论教材为主。
但实际上,这已经无法在真实解剖过程中获得验证。
29岁的安德烈·维萨里,帕多瓦大学的年轻讲师,决定编写一套全新的解剖学教科书。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以图文形式描述人体解剖学、接受解剖方法的完整著作。
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迈出了现代医学的第一步。
解剖不再是残忍的违背伦理,而是为了理性认识活着的人体。
一直到现在,解剖学已经成为了每个医学生的必修课。
他们将用于解剖教学的人体,称为“大体老师”。
学生们不仅通过大体老师了解了人体结构,也正在学着了解“人”本身。
这是一次彻底的,人体情感自我探索之旅。
了解人体构造只是解剖的第一步,想要正确、安全地进行手术,还必须对人体内部循环体统有更深刻的了解。
在帕多瓦大学的人体解剖剧院中,当时作为学生的威廉·哈维,第一次认识了静脉和里面的静脉瓣。
也是从这间大教室开始,哈维开启了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研究。
在毕业之后,哈维通过不断地研究,出版了《论心脏和血液的运动》一书,用明确的实验数据论证出,人体血液以心脏为中心循环流动的结论。
这是人类第一次清晰准确地描述出人体动态生命活动的过程。
人体生理学,由此正式开启。
现在的医生,正是在人体生理学的基础下,帮助患者尽快从手术创伤中恢复。
没有他们不懈的探索,就不会有现在的手术。
是他们,为我们打开了现代医学的大门,为无数的生命带来了延续的希望。
在有了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的支持下,手术逐渐走向普及。
但手术本身,依然缺少最基础的三大保障——止血、麻醉、消毒
早在中世纪,承担起手术职责的,却是理发店。
我们戏称的“Tony老师”,在当时被统称为“医疗理发师”,需要通过资格考试,持证上岗。
放血、拔牙、截肢等等,都是医疗理发师的基本工作。
即便如此,非到万不得已,极少人会登门求救。
因为他们知道,做手术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在当时,做手术被称为“三无”——
无麻醉,必然痛得半死;
无杀菌药,不能抗感染;
无止血,只要一截肢必然血流不止。

19世纪中后期之前,病人随时会因为疼痛、病菌感染或者失血过多等原因而死,死亡率高达50%
在中世纪的欧洲战场,有一位外科军医帕雷率先提出了止血的解决办法。
当时,止血的办法通常是用烧红的烙铁按在伤口上,把血管烧凝结了,同时也把周围的肌肉和皮肤都烧坏了。
伤口难以愈合,疼痛更是无法想象。
为了解决止血的问题,帕雷发明了鸦喙钳
止血钳拉出动脉,用缝线扎住血管末端,彻底封死血管,减少在截肢时产生的大出血。
除了止血钳之外,帕雷还用温和的药膏代替沸油清洗枪伤伤口。
甚至还发明了义肢、义眼和带齿轮的关节等外科及整形器械。
在实现了止血之后,减少疼痛成为了手术过程需要攻破的又一大难题。
每个人都会害怕疼痛,过度的疼痛会使肌肉收缩,心率和血压上升,呼吸加快,严重时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在19世纪中期以前,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速度。
曾经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速度过快,切掉了助手的两根手指头。
在这场手术中,甚至还引发了观摩者的心脏病,造成了三个人的死亡。
这也是唯一一次,死亡率为300%的手术。
为了减轻手术的痛苦,莫顿尝试着以麻醉的形式,让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以完成“无痛”手术。
这种人类史上最初的麻醉剂,是乙醚气体。
在手术完成之后,无数人急切地询问病人的感觉。
他表示自己手术过程中完全睡着了,“什么都感觉不到。”
如果没有麻醉的发明,现在的外科医学根本无法展开进展。
而到了今天,麻醉师要担当的职责不仅在于为病人减除疼痛,还需要担起监测生命体征,保证病人苏醒的职责。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守护神。
在解决了疼痛问题之后,令人疑惑的是,手术间的死亡率依然在上升。
过去,手术室并不像现在的全封闭环境,而是完全对外开放的。
观摩手术的、甚至进行手术的医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病菌会随着医生的手术进行,进入病人的身体内部器官,导致病人可能死于感染。
第一个发现感染问题的人,是在维也纳医院担任妇产科医生的塞麦尔维斯
他提倡自己所在病区的所有医生在接生前,必须用漂白粉反复洗手,这样就能极大程度的减少产妇的死亡。
明明是极其简单的行为,却被其他医生所嘲笑——
只要洗手就能解决问题了,这是什么废话?
这样的“废话”,却真正降低了产妇的死亡率。
但即便如此,塞麦尔维斯所推崇的消毒杀菌等理论,却被当时所不齿,他的生命也孤独地在疯人院中走向了终结。
如今,全世界的任何一家医院,都严格执行着塞麦尔维斯的提议。
医生不仅要消毒洗手,所有的医疗器械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多道工序的消毒处理,才能进行下一次的循环使用。
以上的这些,不过都是在这几百年、几千年的医学发展中,最为基础的探索。
胸外科、脑外科、癌症等等,这些人类与之对抗了数千年的疾病,也在医学的高速发展中有了新的突破和进步。
我们也正在见证着,医学的进步,人类的健康,以及未来的美好。
《手术两百年》,发展的不仅仅是以数字来衡量的“两百年”。
这“两百年”,实际上包含了无数医者“治病救人”的仁厚心愿。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继林巧稚、宋鸿钊教授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第3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专家,他曾这样说道——
“医学实际上是人类善良情感的一种表达。”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像一个深渊黑洞,我们不知道,我们手拿着提灯,我们照亮了一段一段,我们最后可能会认识一个局部,还有很多的东西我们不认识,但是我们是求索者,医学也一样。”
这两百年间,我们怀抱着最简单、却也是最艰难的期愿,从蒙昧的黑暗,直到触碰科学生命,才看到了未来的那一束光。
医学的理想是彻底征服疾病,虽然我们离这个目标依然有些遥远,甚至永远都难以达到。
但坚持探索、理性追逐,下一个两百年,或许,我们一定也能改变世界。
本文作者:阿呆
不能只有我一个人「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