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校尉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乌鸦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香港有一个节目,叫《穷富翁大作战》,邀请政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去体验香港底层人的生活。
有一个参赛者叫田北辰,是香港的富豪。
在参加节目前,田北辰非常信奉自由市场,他觉得香港的自由市场淘汰弱者,留下强者,是非常好的制度。
面对镜头时,他自信满满地说,“只要你有斗志,即使是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然而,只干了两天他就崩溃了,提前退出了活动。
他发现,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已经让他精疲力竭。在工作完之后,他满脑子都只想休息、吃饭,根本没有时间做长远的规划,压根不可能改变命运。
他坦言,如果这样的生活再继续下去,他未必会有斗志。
在这样的制度下,只会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在体验完这样的生活之后,田北辰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读不成书的人。”
但是他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和底层人比起来,这些富豪算是读了书的,可是,很多富豪的“读书”,只不过是去名牌大学里镀了个金罢了。
李嘉诚是小学学历,李嘉诚儿子李泽楷读的是斯坦福大学,但是根本没有读完,只是斯坦福肄业,但是他们父子俩都是香港前十的富豪,李嘉诚第一,李泽楷第四。
香港还有广大的拼命学习的中产阶级,他们的学历,他们读过的书,绝不比这些富豪少,甚至还要比他们多。
可他们没有机会成为李嘉诚,也没有机会成为田北辰。
田北辰的父亲田元灏是香港纺织界的“裤王",母亲荣志文是香港的江南四大家族荣氏家族后人。
田北辰说,自己是白手起家的。
但是他的创业过程,就是跟着父亲学了做衣服的生意后自立门户,借助了父亲的销售渠道,屡次请哥哥帮忙周转,创造了另外一个服装品牌“G2000”。
他和父亲的区别大概就是父亲是裤王,而他是衣服裤子都卖。
田北辰的哥哥田北俊也很有意思,他曾在采访里对记者说,自己喜欢体验市井生活
记者问他去哪体验了市井生活?他说自己去了豪华超市“Citysuper”购物。
看来富二代们普遍对“白手起家”和“市井生活”有些误解。
香港普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只是普通人,并不只是因为他们读的书少,而是像田北辰这样的富豪家族,垄断了香港的财富,限制了香港的产业,锁死了香港人的未来。

外国经济学家专门为这种制度创造过一个词汇,叫做“裙带资本主义”
《经济学人》统计了全世界23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裙带资本主义的指数,在这个榜单上,香港高居第一。
1
1952年,香港海关查抄了一批板鸭,理由是这些鸭子涉嫌“通共”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志愿军很缺物资,英美还对中国禁运,既不允许石油、钢材、机器卖去中国,也不让中国卖东西换钱。
当时作为中外转运通道的香港,自然成了英国人严防死守的地方。
这批被查抄的板鸭是从香港出口到美国的,但鸭子是产自大陆的,有“替共产党出售物资换战争筹款”嫌疑。
问题来了,这些“通共”的鸭子怎么处理?
为了确认这些板鸭能不能卖,英国和美国来回发了十多封电报,写了50多页的研究报告。
最后,双方决定:看鸭蛋。
鸭蛋孵化时,必须由香港警察监督。在香港本土孵化的,就是合格的“英国鸭”;在大陆孵化的,就是“共产鸭”,一律不能在香港和海外出售。
有的英国警察对此举感到疑惑:“我们是不是太高估这些鸭子的价值了?”
前辈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他:“不是我高估鸭子,是你太小看共产党了。
这批从鸭蛋状态就“被通共”了的鸭子,是那个时代港英政府对中国人严防死守的缩影。
在那个时代,香港人极其厌恶英国殖民者,总是和内地一起反抗英国政府的统治,英国政府对此大为头疼。
图:1952年介绍新中国的香港杂志
文中,大陆被称为“祖国”
1922年,香港海员密谋罢工,反抗英国人的剥削。
消息一出,大陆同行自发组织了10万人去香港支援。
当时香港才62万人,突然有10万人暴动,警察别说抓人,连路口都挤不进去。
1925年,英国人在上海杀害工人,为了支援大陆同胞,短短2个月,在国共两党的帮助下,15万香港工人辞职罢工,以示抗议。
这场著名的“省港大罢工”持续了1年多,香港对英国人非常重要,香港同胞的罢工,让英国人平均每个月都损失了2.1亿元,创造了吉尼斯纪录。
迫于压力,在上海的英国官员只好道歉赔偿。

1930年代的香港人,从来都当自己是炎黄子孙。
国内遇到水灾,他们踊跃赈灾;抗战爆发,远离战火的香港青年组队北上抗日;中国跟英美在朝鲜开战,他们就帮志愿军运送物资。
在英国人眼里,那些板鸭就不是板鸭,而是香港和内地紧密联系的铁证。
图:北上抗日的港九游击队
英国人要想利用香港本地人分化香港。
香港的富豪们是绝佳的选择。
和穷困的工人不一样,富豪在本地有产业,工人罢工,他们的利益也会受损,他们的利益和英国人是一致的,有帮英国人的意愿。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香港的华人首富——何东。
何东是混血,他的父亲是个荷兰海员,母亲是中国人。
在他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丢下他们跑了。上学时,何东因为长着一张白人脸,不仅被同学歧视,连打工都没人愿意要他。
1883年,何东的姐夫蔡星南
替他找到了工作——在自己出海的时候去英国怡和洋行替自己当买办。

在洋行这里,何东的白人脸帮了大忙,老板把他当自己人,把做生意的本事教给他。

同时,在中国工人那儿,何东自称是“广东宝安县人”
,搞了个“广东同乡会”,还和工人、小商贩一起拜把子。

每当何东来码头,英国老板会亲切地招呼“罗伯特·何”
一块喝茶,中国工人也会围过来,跟“何大哥”勾肩搭背。

何东入职才半年,就当上了“广东保险”和“香港火烛保险”两家公司的“总买办”,比他姐夫厉害多了。
有和中国劳工打交道的基础,本身又是白人,英国政府想要管理香港,何东是完美的人选。
两边一拍即合。
于是,何东把兄弟、子侄安排去各大洋行帮英国人卖货,同时自己一边开了公司,利用英国人提供的便利和优惠赚钱。
一旦英国人需要处理香港的事,何东就出马帮忙摆平。
1915年,英国想让香港华人捐款打一战。何东就带头捐了3架战机。英国人封他为“特命全权大使”,代表香港和中国各路军阀商谈军火贸易。
何东到大陆先后结识了孙中山、袁世凯、张作霖,又靠着手上卖军火的权力,在苏联、英法、各路军阀间当调停人,赚得盆满钵盈。
与此同时,何东家庭里的人也跟着鸡犬升天,何东的儿子何世礼是在英国读的军校,一毕业就成了张学良的心腹,一路当到国民党国防部次长。
1922年海员罢工时,何东靠着跟工人的关系,自己替英国老板掏钱,给工人加工资,说服大家回去上班。
何东替英国老板挽回了巨额损失,其他老板却因为没有门路,被罢工搞破产了。何东就趁机低价收购别人的公司,交给弟弟、侄子打理。
一场罢工下来,香港码头边的几家公司成了何东一家人的财产。
图:海员罢工胜利,与香港商人和解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有了几家公司提供的资金,何东家族产业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就连何东同母异父兄弟郭甘棠,都被他扶持成了香港有名的巨富。
为了感激何东,郭甘棠自愿随何东改姓,改名甘棠
同时,何东还让自己的儿女跟黄金福、罗长肇、洪兴锦、洗德芬这四个香港豪门家族联姻,让家族愈发壮大,掌控的东西越来越多。
最鼎盛的时候,全香港富豪第一名是何东,第二名是何东的兄弟们,第三名是何东的亲家。
何东的儿子是国防部次长,有军事力量,何东的女婿罗氏家族掌握了半个中国的航运,经营着全香港的律师行。

何东的侄孙叫何鸿燊,是名声在外的“澳门赌王”。
何东的侄女何爱瑜,生了个名震世界的儿子,叫做李小龙

香港第一代的裙带资本主义初见规模,就整出了一个商业、政治、军事一体的通天帝国。
2
今年,香港小姐的候选人刚出来,香港媒体就开始疯狂吐槽。
他们一会儿说人家长得像宠物小精灵里面的小刚,一会儿说人家长得像表情包里面的"月亮"表情。
其实也不只是今年,这几年,吐槽香港小姐的候选人已经成了香港媒体的保留节目,一年不吐槽就浑身不得劲。
在港媒看来,香港小姐参选者的水平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的港姐个个又好看又有气质,现在香港“你长得像港姐”都成了一句脏话。
其实,这倒不是香港妹子不如以前好看了,而是漂亮妹子很少再去参选了。
把时间退回到30年前,在香港经济腾飞的时候。
1950年代,香港做的是物资生产和加工。内地改革开放后,这些活都被大陆拿去了,香港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英国人知道香港迟早是要归还大陆的,如果选择搞工业,盖工厂很耗时间,投入大,回报慢,利润低,搞不好最后还给中国做嫁衣了,倒不如抓紧时间赚点快钱。

来钱最快的方式就是卖地。
香港的土地全掌握在港英政府手上,英国人搞起了土地拍卖,一点一点地卖地,谁花的钱多,谁就能用这块地。
消息一出,香港富豪们都蜂拥到拍卖场抢着拍卖。
因为他们是高价才拍卖到的地,如果去投资制造业工厂,几年都未必收的回成本。
他们无一例外把地都拿去搞房地产了。至于炒高地价后,工厂付不起租金,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与我何干?
为了保证自己盖的房子能保值,地产商们还想方设法阻止新的土地开发。
香港议会里的不少议员自己就是地产商,他们可以用法律阻止新的土地开发。
于是,一边是香港人均4.4平方米的住宅,40平米住三口人的逼仄房间;一边却是香港还有大量的空地被议会阻止开发。
在这个时期诞生的香港十大财团里,7个是做地产的,2个做贸易,只有一个是做机电的。
在这个过程中,贫富差距迅速拉大。
那个时候火热的香港小姐比赛,成了底层人改变阶级最快的方式。
从1973年开始,港姐选美就由TVB举办了。
在港姐比赛上大火的美女可以参与到TVB制作的影视中,那个年代TVB的影视剧制作精良,质量上乘,咱们小时候看过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剑屠龙刀》,都是TVB的经典作品。
一旦港姐出演了一部当红影视剧,很快就能出人头地。
除此之外,选港姐时候的评委,有不少都是香港的富豪或是富豪的后代。
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被富豪相中,嫁入豪门,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改变人生。

1973年的第一届TVB办的港姐比赛里,获得第四名的赵雅芝,先是在1978版《倚天屠龙记》里面饰演了周芷若,后来又和郑少秋一起出演《楚留香传奇》,1980年又和周润发一起搭档《上海滩》,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
1977年的冠军朱玲玲
在比赛现场就被富豪霍英东的长子霍震霆看上了,比赛结束后很快就嫁入豪门,成为人生赢家。
1988年的冠军李嘉欣,原本家境贫寒,但因为美得"石破天惊",选完以后不光连续出演《倩女幽魂》、《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方世玉》,还被香港的各界富豪追求,不是和这个富豪恋爱,就是和那个富豪拍拖
香港股市大富豪刘銮雄,刚和她交往就送了一套八百多万的豪宅给她。
李嘉欣想成为什么级别的富豪,全看她想选谁。
据说,李嘉欣出嫁给许晋亨的当晚,香港的富豪太太们包下了最豪华的夜场狂欢,庆祝自己再也不用担心李嘉欣来抢自己老公了
在那个年代,香港小姐选美比赛,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星光大道。
香港媒体都说:"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钟楼,不是太平山的老衬亭,不是海洋公园,也不是大富豪夜总会,而是香港小姐。"
那个年代,几乎每个香港女生都曾经在家里玩过这样的游戏——傻乎乎地拿着木棍,披着床单绕着屋子走路,幻想自己当选港姐的那一天,风光无限的样子。
这条星光大道没有坚持多久。
为了保持家族、财团的优势,豪门联姻还是会尽量找豪门。
2018年,香江集团老板刘志强的长子刘根森,与来自香港的富力地产老板李思廉的爱女KarenLi,在广州补办婚宴,光婚房就用了10个亿。
富豪有了别的“选妃”手段,香港的影视业也衰落了,港姐不再是跨越阶级的捷径,自然就没人再去选港姐了。
裙带资本主义催生的第二代富豪家族也诞生了。
和韩国的财团、家族类似,香港富豪家族的产业也会优先传给自己的儿子。
2012年5月,李嘉诚把自己的公司交给长子李泽钜管理,22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8500亿港元
他的次子李泽楷则拿到了他所有的的现金资产,用来“并购他喜欢的公司”。
他们两兄弟其实并不和睦,两兄弟陪李嘉诚外出时都会刻意分开,不会一起出场。
直到现在,跑得快的香港记者都没拍到过两兄弟同框的照片。
了解儿子们的李嘉诚特意在协议里约定兄弟之间不能跨过界经营对方的产业,要相互持有对方公司的股份。
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李家兄弟不分家,李家的产业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和三星家族的狗血言情大剧类似,香港富豪后代们为了争家产,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地产巨头陈廷骅2011年得了老年痴呆,确诊后妻子马上跟他离婚,要求分家产。
在他去世后,妻子为了争夺遗产,还把两个亲生女儿告上法庭。
富豪郭炳湘的两个弟弟,为了跟哥哥争家产,甚至联手散布谣言,说郭炳湘有“精神病”,要求法院把父亲和哥哥创下的产业分给他们。
何鸿燊家族、王德辉家族、甘穗辉家族,在这些财团、家族里,一家人为了家产撕破脸皮四处骂架再正常不过。
表面上,他们是现代社会的公司、企业。
但是深究下来,选妃一样的选美比赛、事业父死子继、家产多数传男不传女、为争遗产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如同古代皇宫内斗的一桩桩一幕幕都在告诉你:
这不是什么现代企业,这就是实质上的世袭制度、封建社会。
3
香港不是意识不到这一点,政府也曾经试图改变过现状。
1998年,香港提出过一个"数码港"计划,想要发展香港的互联网科技。
在1998年,我们现在熟知的互联网巨头们还都没有成型:
谷歌只是一个小公司;Facebook和推特还没有创立;马云刚在北京创业失败,回到杭州家里做了阿里巴巴;马化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做寻呼软件;刘强东在中关村卖光盘。
而那个时候的香港,宽带比内地好,资金比内地宽裕,也比内地能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无论怎么看,香港都比内地做互联网有优势。
如果香港真的把数码港做好了,现在的互联网巨头,说不定也有香港公司的一份。
但是香港没有。
因为接手这个计划的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

李泽楷先是通过游说政府,拿到了政府批的一大片地。
按照李泽楷的说法,他要在这片地上再建一个硅谷,然后吸引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在这里的写字楼工作,给香港创造就业机会,带来繁荣。

数码港项目刚提出来,微软、香港联想、摩托罗拉、朗讯科技、苹果电脑、宏碁电脑就表示会租数码港的写字楼。
IBM、惠普、甲骨文、雅虎、华为等更是直接签订了意向书。
与此同时,李泽楷还在给内地的互联网公司投资,他给当时已经快租不起服务器的马化腾投了110万美元,占了腾讯20%的股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看李泽楷怎么表演了。
李泽楷当面表演了一出以公谋私的神仙操作
1999年,李泽楷手下的房地产公司盈科亚洲,收购了一个空壳公司,然后改名成了“盈动数码”,借壳上市。
作为李嘉诚儿子的名声,加上政府搞数码港的噱头,盈动数码一上市,就被股民狂热地追捧,市值迅速从百亿窜到了足足1000亿,直接进入香港前10。
但是,这是一家空壳公司,除了1000亿的市值外空无一物,连业务都没有。
当时,香港电讯正在和新加坡公司谈合并案,香港电讯是做通讯的公司,有实际业务,每年115亿港元的净利润,比李泽楷的公司规模大得多。
李泽楷想用自己的空壳公司收购香港电讯。
问题在于,新加坡公司给的价很高,李泽楷需要上千亿,才能收购香港电讯。这么多钱,只有银行才拿得出来。
但是盈动数码一家空壳公司,凭什么让人家借你上千亿呢?
因为李泽楷借钱的汇丰银行董事是他爹李嘉诚。
有了李嘉诚的背书,再加上李泽楷钻了一条香港法律的漏洞,他凭空借到了130亿美元的贷款,成功收购了香港电讯。
但是,买到香港电讯之后,盈动数码做的事跟互联网一毛钱关系也没有,还是原来香港电讯的业务。

承诺好的数码港的主要业务也是物业和房地产,入驻的互联网公司没多少。
数码港目前最赚钱的公司,是一家叫艾美酒店的五星级酒店。
从头到尾,这件事就跟互联网没关系。

李泽楷是利用李嘉诚的影响力,借了香港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拿走了香港政府用来做数码港的地,帮自己收购了一家规模远超自己的公司。
等于香港政府给李泽楷资源让他做数码港,结果李泽楷还给了香港政府一个名字叫做“数码港”的房地产公司。
整个流程中李泽楷都是合法的,可能不合法的地方你也找不到证据,香港人想骂都没地方骂。
真是一出精彩的空手套白狼。
2001年6月,李泽楷更是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的腾讯公司20%的股权全部卖掉。
很多人都说,李泽楷当年要是不卖掉腾讯的股票,以腾讯现在的体量,李泽楷就能超过他的老爹。
但是看懂了李泽楷操作的人都知道,要是李泽楷当年控股了腾讯,我们八成就看不到现在的腾讯了。
数码港的败局不是孤例。
香港还搞过一个"矽港"政策, 当时台湾台积电出来的张汝京要回大陆做半导体芯片制造厂,本来想把公司定在香港,但是香港人集体反对,说张汝京是来搞房地产的,说什么也不让。
反而是上海政府专程跑去跟张汝京说,要不来上海办吧?
于是,张汝京就在上海成立了中芯国际,现在已经是中国顶尖的半导体企业。
还有中药港。
2000年,香港想转型搞中药。
香港有贸易关税优惠,药品管理、加工都比大陆强,按照董建华的设想,完全可以由大陆出中药原材料,香港负责加工,然后卖去全世界。
结果,中药生意也被李嘉诚看上了。

很快,李嘉诚联合另一个富豪郑裕彤,砸了335亿投资中医药。然而,这些投资没怎么花在培养本土中药科研上,反而花来了大陆药材产地。李嘉诚在原材料上就把药材给垄断了。
李嘉诚最会做的生意,是“垄断”而不是“创新”。
后来,香港再次降低了技术门槛,想发展红酒交易、鲜花交易,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些计划最终都无疾而终。
香港错过互联网、错过制造业,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只要这些掌握香港财富的财团、家族们还在,甭管什么计划,到了这些人手里,都会被变成他们最擅长的金融和房地产。
对于香港普通人来说,要找一份比较体面,工资也够高的好工作,基本就是律师、医生、会计三种。

香港的高考状元们,已经连续3年不约而同报名学医了。
去年,在刘德华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上,他因为体力不支没唱完,只能中途用嘶哑的声音泪流满面地向粉丝道歉:“我老了,唱不动了”
刘德华已经59岁了,还在代表香港唱歌,香港的商界、影视界,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新人了。
香港有小学生曾写过一篇作文《李家的城》,里面无不辛辣地讽刺道:
屈臣氏、百佳、和记电讯、7-11、惠康...... 看着一间一间诚哥旗下的物业,我心中有无比的感动。
香港内一切的商店,不论是哪种的类型,全是诚哥带给我们的祝福与钦赐。
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
当然,香港传说中的三位一体就是他们:李嘉诚、李泽楷、李泽钜。
他们的力量远超人类,为香港建起力场、为打工仔遮风挡雨、使香港免受风球、暴雨的侵袭。他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
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这个孩子的作文很快在网上疯传,深有同感的香港人看了,都露出了忍俊不禁又无比苦涩的笑容。
而在他们的身后,香港山顶,李嘉诚堡垒般的豪宅在半山之上俯瞰众生,沉默不语。

乌鸦校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乌鸦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高马可:《香港简史:从殖民地到特别行政区》

黄绍伦、郑宏泰:《何东的身份心结》
经济絮儿:《裙带资本主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