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童年记忆《千与千寻》在中国重新上映了。
年少时看这部影片,被片中冲突的画面深深吸引,以为就是一个小女孩的冒险故事。18年后重温这部电影,对电影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千寻的原型,是宫崎骏认识的一个小女孩,宫崎骏曾说,他是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要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
千寻不是漂亮的可人儿,一开始娇惯而怯弱,但为了救出父母,她必须在汤屋获得“活下去的能力”。
“我叫荻野千寻。”
“你以后就叫小千吧。”
在汤屋,她需要求汤婆婆获得一份工作,但前提是自愿放弃姓名。
在汤屋,没人记得自己的原名,每天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很多人最终都会忘了原来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电影名为《千与千寻》,小千丢掉名字、又重新找回名字的经历,就像是人们在社会中迷失自我、又寻回自己的过程。
就想影片结尾说的那样:成长,就是有去无回。
成长,就是不断寻找自我、重新认识自我、成为更好自己的过程。
然而,在人生这趟单程车上,我们很多人会出现自我认知的误解,导致我们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因此我们需要一套策略法的思维工具,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
认识情绪,认识真实的自己
一次心理学讲座上,一位心理学专家让在场观众把当下自己的心情用一个词语写在纸上。结果令人意外,在场的大约200名观众,所得出的答案种类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听众的答案都集中在了类似平静、兴奋、高兴、难过这样模糊的感受上。
要知道,英语里描述心情的要超过300个,然而为何大家的答案却出人意料的一致。结果公布后,这位心理学者提出了一个疑问:除了模糊的感受,我们是不是能够十分“准确”地看清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脱口而出把我们的某时某刻的心情用最常见的词语进行表达的时候,它是否真的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大家不妨跟着我一起来做一个实验。
此时此刻,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看到了什么?不妨暂停阅读,拿出一分钟时间,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一下这些物品。
我们继续,下一个问题是:你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如何?你能记录下自己的哪些情绪?请再拿出一分钟时间,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想必你已经有了答案。
对于第一个问题,你的答案肯定相当精确,比如:你看到了面前的屏幕,眼前的文字;也许你抬起头来将房间扫视了一遍,看到了家具、盆栽和墙上的图片。无论你看到了什么,你都能够用具体的名称把这些记录下来。
那么,第二个问题貌似不那么简单。针对这个涉及个人感觉的问题,我猜你给出的答案定会相当模糊。也许你此时此刻情绪不佳,但你的内心的具体感受到底如何?也许此时,你心情大好,但你还可以自己品味一下,你的具体感受到底如何?
当我们尝试用这样模糊的词语来描述心情时,其实我们并没有准确地反应真实的情绪。情绪不佳包括多种可能:愤怒、失望、烦闷、急躁等等。那这些情绪又因何而起呢?相反,如果你心情正佳,那又是因为什么呢?。
和描述颜色相比,我们在表达情绪时有更多的词汇可用,但我们还是无法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清晰地描述,这其实是一种能力缺失。针对这种能力缺失,斯坦福大学的埃里克·施维茨格贝尔教授的评价是:“对当前的情绪进行自我观察,这么做只会得出错误的、不可信的、误导性的结果。这种偏差不是偶尔出现,而是会大量地、源源不断地出现。而且这不是一个小众现象,这是多数人会犯的“错误”。
避免内省错觉,探究真实的自己
瑞典心理学家彼得·约翰松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实验者坐在桌前,面对大屏幕。屏幕上快速闪过每组两张的人物图像,请实验者说出:每组两个人中,他们更喜欢哪个。
把实验者喜欢的图片推近放大,过程中制造点混乱,引开实验者的注意力——实际推送放大的,是另外一张。
然后,请实验者解释:为什么喜欢这一张。
 、
其实这张并不是实验者喜欢的——可是,几乎每个实验者,都振振有词的瞎解释一番,而且理由相当的充足,相当的有说服力。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第一,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第二,我们会异常的坚信自己的正确。通过解释自己的内心相信的东西,来不断说服自己。
心理学家将这种错误的想法称为内省错觉,即相信通过纯粹的自我反省(窥探内心)便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渴望发掘的元素,如生活的目标、生命的意义,以及幸福的核心等。
当人们过于依赖我们相信的东西,或者试图探究我们自己的内心时,我们的认知很容易出现偏差。如果要将内心深处比作指南针,那它则是一个由几十根指向四面八方的、摇摆不定的小磁针组成的。你愿意带上这样一个指南针漂洋过海吗?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你也不应该用它来为自己导航。那我们该如何与我们的内心“和平”相处呢?不要试着探究自我,不要让个人感受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我们无法通过探究自我来获得美好的生活。很多作家将我们的感情世界比作一片深邃的森林。事实上,如果你是跟着自己的感受踏进的这片森林,那你必将迷失方向,最终身陷于情绪、思维碎片和躁动感的泥沼之中。
肯定别人的看法,看清真实的自己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进化的故事:从历史角度来说,当人类断奶时,负责人类消化乳糖能力的基因就已经关闭。但是当我们开始驯化奶牛、绵羊和山羊时,能够喝奶成为了一种营养优势。那些因出现基因突变而能够消化乳糖的人们能够更好的传递基因。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乳糖的耐受性早在3000年前的东非地区就一直在进化。这种消化奶的基因突变现在被北欧人95%以上的后代所携带。
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促成了人类将更优秀的基因保留了下来。然而,在探究自我方面却难以实现这种基因传递:
无论你对自己的探究多么频繁、多么深入,你都无法将更多的基因复制给下一代。因此这种能力在漫长的进化中并没有被形成。
然而,进化论给了我们另一种能力——阅读他人,阅读他人的感觉比阅读自己的感觉更加重要。令我们感到宽慰的是,这种能力被得到了验证——我们阅读他人的能力也会明显强于阅读自己的能力。
所以,要想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如何时,你应当问一问自己的朋友或伴侣,他们能比你做出更为客观的评判。
自我探究之所以不可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自己无法拷问出一个真正的自己!当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断自问时,发问的人和回答的人都是你自己。此种情形之下,无论我们如何判断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受,都不会有任何人站出来反驳。虽然这种探究和结论让人感到舒服,但由于修正机制的缺失,你自己可能永远无法拷问出一个真正的自己。
正确对待负面感受,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的感觉如此不可信,如果仍然把它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那我们必将会陷入到错误的循环。我们不应该太把自我感觉当回事儿,尤其是那些消极的感受。
可以想象出一个画面: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妙趣横生的集市,集市上空会有各种各样的鸟儿飞过。有的时候鸟儿仅仅是飞过而已,有时候它们会驻足一会儿,甚至会留下粪便。
其中一些鸟儿很讨人喜爱,而另一些你却不怎么待见,但无论如何,最终所有的鸟儿都会飞走。
当我们在脑海中构想了这种幅画面之后,就不会被自己的感受把持了。我们不会觉得自己是情绪的主人,虽然有的感受就像那些不受欢迎的鸟儿一样,但它们并不会那么招人讨厌。这些感受,要么忽视,要么远观。
这种鸟儿的类比,你还可以继续用下去,如果能将每种感受都看成是某一种鸟儿,那你便能够以戏谑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感受了。比如“嫉妒”是一只绿色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小鸟,“紧张”如同一只正在啄树的啄木鸟,“愤怒”好比急速的猎鹰,而“恐惧”则如同一只展翅飞舞的歌鸲……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了。
你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会告诉你,越是有意识地驱赶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便会越发强大。然而如果我们能以轻松随意的态度来对待这种情绪,尽管我们的内心还是无法获得彻底的宁静(其实没人能到达这个境界),但我们却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和的心态。
如果鸟儿的比喻在你眼中并不合适,那你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当成一群小孩子。在面对他们时,我们用施压的方法很难达到效果,然而如果抱着游戏的心态同他们打交道,我们便几乎总能如愿以偿。
感恩回馈
本周福利活动
让各位小伙伴久等啦
快来参加吧
本次图书是由
中信出版公司提供的
《清醒思考的策略》
3
作者:罗尔夫·多贝里
简介:
全球现象级畅销书作者罗尔夫•多贝里新作,销量近300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德国亚马逊、《明镜周刊》畅销书榜TOP1;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迄今都在用的思维策略;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52个值得你刻意练习的思维工具;《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德国前总理 格哈德•施罗德、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弗朗克•艾尔斯特纳、畅销书《影响力》作者 罗伯特•B.西奥迪尼、畅销书《象与骑象人》作者 乔纳森•海特、畅销书《理性乐观派》作者 马特•里德利等联袂推荐。
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
思维策略的不同,正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
生活中,我们往往凭着直觉决策和行动,而且认为这种直觉和偏好很可靠。但这个世界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时,我们的大脑无法适应如此多变的环境,并且我们往往对自己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可其中存在认知偏误。
因此,我们需要《清醒思考的策略》这套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策略法”的思维工具。
《清醒思考的策略》作者多贝里依据成功价值型投资者的思维策略,以及过去40年的心理学研究和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总结了52个思维策略,帮助我们逐渐调整、优化我们的大脑,改变我们的认知,提升决策力和行动力。
掌握清醒思考的策略,比学识更重要,比金钱和智商更重要。
找好友点赞更有可能获得图书哦!
活动参与方式
1.关注“乌鸦校尉”微信公众号,已关注用户可以省略此步!
2.在本篇评论区留言
3.获点赞数最多的3名粉丝,每位将收到一本赠书。
4.留言点赞截止至次日16:00,中奖名单及领奖方式将在次日推送内容中公布,敬请关注。
注意事项:
① 所有奖品一律包邮
② 由于个人原因导致图书邮寄不到,与本公号无关
③ 活动奖品寄出后,由于快递失误导致的奖品丢失所造成的损失与本公号无关,由用户自行与快递协商解决
④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号所有
中奖绝缘体也想要书?
没关系
点击下方链接
即可进入小黑店
购买本书
本文非乌鸦校尉原创
文中观点不代表乌鸦校尉观点

乌鸦校尉经授权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