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广古典对Lucas Debargue的采访
BR-KLASSIK你十一岁才开始弹琴,家里也并无音乐背景。你是怎么接触钢琴的,或者钢琴怎么吸引到你的?
迪巴格:生活自有其力量,让你无法预知和规划。即便你从三岁开始就被设计要去赢得钢琴比赛,那也不意味着你就真能赢得什么,尤其是赢得听众的心。有很多知名歌手都起步很晚,这也包括音乐家和画家。他们起步虽晚,但清楚地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使命深信不疑。在我二十或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开始严肃对待音乐,而且与它相处地很好,我准备好了承担责任和后果。你很难相信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能完全明白自己就是想要做音乐,这更多的是他周围的人,父母和老师的梦想。
BR-KLASSIK在柴赛拿到第四名之后,你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这对你的自由是一种束缚吗?还是你认为这种专注对你最好?
迪巴格:就在最近,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是怎样被安排起来的,是音乐造就了我的灵魂和思想。所有这些音乐会构成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有义务将生活安排妥当以便自己一直能应付它们,一边开发新曲目,一边把老曲目弹出新意。但我要做的还不止这些,每天我都要做作曲练习,用老方法写出点什么,以检查我脑子里的东西是否还在。
BR-KLASSIK你会像巴赫那样写赋格吗?
迪巴格:对,我努力写出那种水平。我从来没学过。2011年我才开始以最高要求为目标来学钢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现在还没写出作品第一号呢。这跟弹琴不一样。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维度。过去两年,我弹过两百场音乐会,已经有了自己的诀窍,知道该怎样准备曲目,这改变了我的视野。柴赛之后的头两年我觉得这很困难,我对这种生活方式还毫无概念。但现在,我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把握住了这种生活,能够为其他事情留出余地,这时候作曲就冒出来了。
BR-KLASSIK你是怎样准备曲目的。这有很多种方式。
迪巴格:我们所需的所有关于演奏的东西都存在于音符之中。这就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确实,人们也能读一些传记啦书信啦,但这种所谓的“风格传统”是一种幻觉。人们怎么可能知道事情过去就是那样呢?你不可能见到肖邦本人,然后问他对这种或那种自由速度作何看法。在每一部作品中,你都必须发现一种特殊的自由,这不是说通过音乐来表达你自己的人生或你自己的人格,相反,这是关于如何从音乐中发觉意义的。
BR-KLASSIK你常常弹即兴,这有助于你发掘这种自由吗?
迪巴格:对我来说,即兴是最高级的音乐艺术。即兴并不是说你想在琴键上弹什么就能弹出什么,而是要对所有音乐元素做出一种综合。这需要很多练习,弹出高水准的即兴非常困难,然后听众们才能得到这种幻觉,好像他们弹奏的是已经写好的东西。你在弹的同时,下一步要弹什么也会浮现出来。在我看来,要在这种场合制作出真正的音乐作品,这是一个音乐家的最高艺术。
音乐编译组公众号往期推送:1、八十岁时论阿劳丨论阿劳的演奏艺术;2、八十五岁论阿劳丨他的演奏何以伟大?3、钢琴家特里福诺夫专访丨“我在游泳池里练琴”;4、十五问王羽佳丨“演出”对你意味着什么?5、王羽佳访谈丨“穿长裙?待我四十岁!”6、王羽佳专访丨她赢得了没有参加的“比赛”!7、采访阿格里奇丨“音乐必须是自然流露的事情!” 8、帕尔曼追忆海菲兹丨“这么多小提琴家都试图模仿他,但他们的演奏却成了活生生的讽刺。”;9、肖邦大赛访傅聪丨“这个比赛没有完美的玛祖卡。” 10、韩国钢琴家赵成珍访谈丨“如果我遇见肖邦……”;11、憨豆先生采访郎朗丨谈肖邦以及古典音乐普及;12、古稀之年克莱默访谈丨谈《克莱默版贝多芬协奏曲》(亨勒出版社);13、“奥伊斯特拉赫经常鼓励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丨“当代怪杰”吉顿·克莱默访谈;14、“指挥家”李云迪访谈丨“音乐源自内心,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我们一遍遍地弹奏相同的曲子,表演依然不是机械化的原因。” 15、郎朗弟子马克西姆·朗多访谈丨“郎朗对所有事物的热情深深感染着我,当我们在一起演奏时,可以感受到创造出的音乐竟然如此欢乐!” 16、肖邦“迷妹”阿格里奇论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丨“我多么渴望去亲眼看到肖邦怎样弹琴!”;17、纽爱新总监梵志登访谈丨“我并不想被公众看作对某位作曲家有特殊癖好,演的最多或最为喜欢。” 18、埃格纳钢琴三重奏访谈丨你有父亲、母亲和孩子,等我们长大了,孩子就会成为父亲和母亲,这就是室内乐想要阐明的观点!19、华裔小提琴家侯以嘉访谈丨“没有技巧就没有表达的自由;但只关注技术,很快会变得无聊或疲劳,并失去练习专注度。”
20、郎朗访谈丨“有时候父亲把我逼得太紧了,可他是爱我的!” 21、哈农库特访谈丨“我所探寻的始终是作曲家为什么要这样写”;22、面对批评,郎朗很委屈丨“我想让古典音乐表现得酷炫一点,这有什么不好么?”;23、“准备好了”丨回忆海菲兹小提琴大师班;24、美酒,女人和钢琴丨钢琴家鲁宾斯坦的三原色;25、纪念李帕蒂丨他坚称乐谱是“我们的圣经”,但对作品内在精神的解读更重要!26、周善祥访谈丨不想当钢琴家的作曲家不是好数学家;27、席夫丨为何我的《哥德堡变奏曲》宛如与魔鬼跳舞?28、卡萨尔斯论演奏丨“我们必须学会不要每个音符都完全照搬谱子上写的拉。” 29、钢琴家李斯蒂莎访谈丨我为何“在YouTube创建自己的频道”?30、席夫访谈丨“我们必须努力向公众解释如何聆听美妙的音乐。” 31、托斯卡尼尼与川普丨作为权力工具的古典音乐;32、论托斯卡尼尼丨热爱自由并勇于行动;33、布伦德尔谈周善祥丨“你可以雇一个登山向导来教一个小孩儿怎么走路。” 34、指挥家圣克莱尔论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丨“他并不浪漫,你在他的音乐中并不能得到像柴科夫斯基或者马勒交响曲中所得到的感受。” 35、“音乐绝对不是知识”丨钢琴家白建宇访谈;36、鲁宾斯坦访谈丨“我告诉家人,如果我坚持钢琴事业太久就开枪打死我。” 37、罗斯特罗波维奇访谈(上)丨“在我演奏时,我不是在听大提琴的声音,而是在听一个管弦乐团。” 38、罗斯特罗波维奇访谈(下)丨“我从50年代开始指挥,这大大拓宽了我塑造音乐的视野。” 39、巴伦博伊姆访谈丨“柏林墙倒塌以来,世界一直处于缺乏领导的困境中。” 40、郑京和的回归丨“当我在舞台上时,上帝与我同在!”
41、巴伦博伊姆遇见阿格里奇丨“当音乐家们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时,他们的表情传递出自然和精神力量。” 42、爸爸巴赫到底有多少小崽子? 43、我问郑京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重新站上舞台是什么感觉?44、基辛访谈丨“我们钢琴家非常幸运:钢琴曲目如此之多,我只希望活得足够长,能学到我想演奏的一切。” 45、他差点成为“古尔德”丨阿劳与巴赫的故事;46、基辛访谈丨“我们钢琴家非常幸运:钢琴曲目如此之多,我只希望活得足够长,能学到我想演奏的一切。” 47、他是钢琴家,却说自己“的目标是尽量少练习”丨迪巴格访谈;48、“我们要从象牙塔中取出音乐”丨巴伦博伊姆访谈;49、“我不想听伊莎贝拉·福斯特以外任何人演奏的协奏曲。” 50、“我不是唯一戴眼镜的钢琴家”丨迪巴格访谈;51、休伊特访谈丨“你花时间学习巴赫,他必然回报你很多”;52、休伊特访谈丨“要成为优秀的巴赫演奏者,也一定是一位学者。” 53、对话休伊特丨“每只手的每一根手指都可以通过巴赫的音乐的训练而变得有力。” 54、对话休伊特丨“我很幸运,通过做一些能给我和很多人带来乐趣的事情谋生。” 55、男高音阿兰尼亚专访(上)丨“我正在寻求的声音极其简单。” 56、一位世界级男高音的互联网思维丨阿兰尼亚专访(下);57、钢琴家波利尼丨“我永远不选音乐之外的另一种生活!”;58、巴伦博伊姆访谈丨“我相信有很多以色列人梦想有一天醒来,发现巴勒斯坦人不见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