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菲兹演奏巴赫《恰空》
浩瀚工程丨巴赫小无多版听感之海菲兹的录音
大师的这版(‘52 RCA版)演绎,多被评论为主观意识过强,“给乐曲涂上一层海菲兹的晕光”,“并责备海菲兹不是为巴赫的音乐服务而是为自己服务”,并归结为“海菲兹和巴赫难以融洽的根本原因在于气质相尅,一个是天性恬淡,一个是急烈进取,不可一世。巴赫的独奏作品比其他任何一首小提琴曲更要求恬静的灵性,而海菲兹怎么也不肯磨灭自己的音乐个性,因此,无论他的小提琴艺术多么高明,他演奏的巴赫称不上他的最精彩表演。”(以上引用部分语出亨利·罗斯)。
海菲兹大师课讲解巴赫的《恰空》
但是有哪位名家的演绎不是带有自己晕光的呢?又有哪位演奏大家在诠释巴赫的这部巨作的时候磨灭了自己的音乐个性呢?不是成心要和这位杰出的乐评人抬杠,更不是要犯天下之大不韪,非要给这个差不多被全世界的巴赫乐迷几近不齿的演绎正个名,只是觉得在我的欣赏过程中,并没觉得这样的巴赫有什么值得口诛笔伐;也没觉得海菲兹在此的演奏不精彩,在听音乐之前就看到的关于音乐的评价,现在对我来说实在是不足为信了。
其实关于海菲兹的演奏,普遍的印象是冷酷、直白、生硬、缺少感情、速度过激,更有人称其演奏“没有内涵”!除了他拿手的几部浪漫派作品(缺乏感情却擅长浪漫派作品,很矛盾吧)外,再少有让爱乐者作为“首选”演奏了;而即便在他擅长的领域里,也总有好事者喜欢列举出其他名家演绎的版本来显示自己的“反权威”!却不知道这恰巧说明了海菲兹的伟大之处——能够被人拿来作为对比的标准,这还不够吗?
我始终认为海菲兹的演奏是浓烈炽热的,尽管录音中他的音色是锐利甚至锋利的,但是梅纽因就曾说过海菲兹的演奏具有一种独特的金属光泽,帕尔曼更是专门针对海菲兹的音色表述过自己的见解——录音的时候话筒离得太近了(而在现场听海菲兹的音色是迷人到令人终生难忘的)所以这演奏绝不是无情的!相反,放在巴赫的这部杰作的诠释中,海菲兹的演奏远不及米尔斯坦那般冷静。大师对音乐的美好向往,通过巴赫的作品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音乐线条的起伏叠嶂,被海菲兹的琴弓一挥而就;幻化多姿的揉弦饱含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双音饱满,单音挺拔;而表情滑指的运用更使得整个演奏带着强烈的浪漫色彩(不错,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巨人,但是谁规定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不能带有浪漫的感情基调?)的秀美!尽管和其他很多境遇此作的演奏名家相比,海菲兹的音色绝算不的温润,但是洋溢其中的浪漫情怀也确实不是一些张嘴翻眼鼻息深重故作严谨之辈所能比拟的。
宏大的巴赫;内省的巴赫;亲切的巴赫;宽广的巴赫;xxx的巴赫……这是在听过几套巴赫小无的录音之后在心里所产生的一些感受,而“海菲兹”在此却成了一个形容词——海菲兹的巴赫!这并不是说海菲兹凌驾于作品之上,而是我实在找不到一个词可以形容当我被这个演录所感动时的心情。而这也是我认为海菲兹很伟大的标志之一,因为其他人在和作曲家联系起来的时候只能是xxx演奏的巴赫!确实,这好似海菲兹演奏的巴赫的作品,但这真是物我两忘的演奏。对这部作品,海菲兹比其他人表现出更多的确定与自信。而且,谁能说在生活上诸多不顺意的巴赫,在音乐上也是一个波澜不惊、任人宰割的中庸之辈呢?在严谨精准的赋格下不会是一个冲动的灵魂呢?试想:在那视作曲大师一文不名的贵族的厅堂中,由海菲兹义正言辞的将乐长的宏篇巨作献于台前的时候,老巴赫也会感激演奏大师如此慷慨激昂的申辩吧!
世人都被海菲兹的冷酷表情欺骗了,以为在那严峻的表情下必然是一颗冷酷的心,而这样冷酷的心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有炽热的情感的。但是大家却忘了,讲笑话的人无论是多么令人忍俊不禁内容,自己也不能笑场;真正让观众感动涕零的表演也同样不需要演员声泪俱下。20世纪上半叶的小提琴大师们,多数不会在自己的演奏中让人看出情感的流露,而这方面的极致当属海菲兹以及考天才征服世界的年轻的梅纽因了(柯岗的脸过分严肃,但音乐同样感人),只有这两个人的演奏是真正没有太多肢体的扭转以及面部表情的变化(这其实是很难的,大家可以试试板着脸念一篇动人的文学作品,想要在感动他人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客观位置是多么不容易呀)。
与其说海菲兹的巴赫太冷酷,我则宁愿说“海菲兹的巴赫太滥情了!”尽管与声音甜腻的帕尔曼极尽不同,但在感情的浓烈方面,海菲兹丝毫不输于任何以为我所听过的演奏家(包括某几位以情感表达著称的大师)!
在52年的录音中,海菲兹充分展示了自己傲视群雄的技术!一个弱至几不可闻,强犹如惊雷炸响的演绎!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这个录音当然会比别人的更加“水到渠成”。但如果这也可以为人所诟病的话,那么我倒要问一下:“难道一个语言有障碍的人,会通过朗诵来感动世人吗?”在海菲兹这里,技术确实只在为音乐服务,只是这音乐是他心中的音乐(这里可套用‘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概念),不是你我的。对于大师,还是用心的听吧。
需要承认的一个事实是——通常情况下,海菲兹确实比别人的演奏速度来得快,但是(!),也只有他自己的感受才是那个时代的音乐大师最关心的吧(这也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古典音乐演奏千差万别的重要原因,不像今天,大同小异到我这个门外汉都发觉了)?“海菲兹一定有比别人更快的生理节奏!”这是我多年前的一个顿悟。我自己当初是弹电吉他的,最快演奏记录是一秒钟16个音(相当于每分钟160拍的节奏下,弹六连音,并保证声音的颗粒感),放下吉他以后,感觉全世界的节奏都慢的可怕(我可不是只有技术的吉他手,被我感动过的人也不少)!原因只是因为我自己的节奏加快了;而在那个时期,我是从不觉得海菲兹拉琴速度快的,相反,也正是那个时期,让我对大师的技艺钦佩万分,因为我自认可以跟得上他的节奏,领略到别样的风光。打个比方,车不论开得多快,车窗外的风景都依旧还在,绝不能说车开得快了,风景就不见了?只是因为人眼的接受频率导致看到的景物有不同而已!何况在这样的高速运转下,海菲兹还为音乐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姿呢。
况且海菲兹的速度还真不是“独步武林,无人能敌”的呢,个人觉得经典的反证来自于同是50年代录制的米尔斯坦在EMI的录音,例如在E大调前奏曲中,米尔斯坦比海菲兹用了更短的时间。以往总有批评说海菲兹的演奏象赶火车,总是急匆匆的,但在这里的两相对比下,米尔斯坦却在某个段落较之海菲兹略显急促了(这可是米尔斯坦!),而纵观对谱面的忠实还原,一直以来(30年代的几首,52年的全本)海菲兹也似乎做得更好,不论是对细节处理的掌控(简单听一下E大调前奏曲第3、4小节与5、6小节,区别立显),还是对段落的交代,海菲兹都是很严谨的。而奇怪的是,在这部被梅纽因称为“展现音乐重复的魅力”的作品中,米尔斯坦只在DG的全本录音中交待了所有的反复段,其他的录音(包括30年代、50年代的录音室版本和几次现场录音)都只完成了谱面的一半(省略大量的反复),这也直接导致了了我在米尔斯坦的两次全本录音的对比中,毫无保留的倾向于70年代的DG版(不完整的演奏,即便不是大师的败笔,也是广大爱乐者的遗憾)。
而关于他的演奏一向是快的,可以具体的举一首例子:b小调第二组曲中corrente的double段落中,多数人的演奏都会如疾风吹劲草一般,风驰电掣的“掠过”;而在海菲兹这个1952年的录音中,这段在别人手中疾驰如飞的乐段,却变得灵动而可人了,海菲兹的演奏竟然出乎意料的慢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的很匪夷所思的事情——他通常演奏得只会比别人快,竟然也有故意“刹车”的时候。
而快的地方他也是真快——d小调起首的allemande,在别人手中多现深沉平静之象,海菲兹的演奏却做到了“颠覆”——不只是速度快,连情感也激荡了。真如一些尊敬海菲兹的演奏家们所说的那样“在那么快的演奏速度下,却并不让人觉得赶”,而更神奇的地方在于:音乐的表现力依旧!我个人觉得这段乐曲第2、3小节连续出现的三组三连音是最麻烦的,既要让它们充满新意,又不能流于俗套,更不能平淡无味,同时还要兼顾其中的变化,更费劲的是海菲兹还拉得那么快!一般人在快速的乐句中很难有那么丰富的表现,即使慢慢的演奏,也不容易达到上面的几点(希拉里.哈恩就很慢很平淡,单调),海菲兹在此的表现太令人折服了,建议有缘之士,有机会多对比一下,会有惊喜的。
而海菲兹一直以来(我手里只有两个CD版和一个DVD版)演奏的恰空中坚定的步伐和流光溢彩的变奏,何其感人。在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小提琴的浪漫的文章之后,忽然很想听到“饱含着力与火,热情与希望、拼搏与献身的韵律,从琴弦上流泻出来,飞出窗口,迎着暴风雨,随着拯救生命的巨大光柱,汇入了辽阔海洋”的琴声(我本能想到的就是巴赫的恰空),于是便找了大师手里仅有的几个版本轮番上阵,最后是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事情——海菲兹30年代的录音实现了我对文字描绘的一切期望;不是西盖第,不是米尔斯坦,不是梅纽因,不是谢林,不是格吕米奥,不是克莱默,不是帕尔曼,不是任何其他人,而是海菲兹!
说回到52年的全本录音,这是一个鲜明精准,而又委婉妩媚的演奏,不错,是委婉妩媚因为大师在录音中俯拾皆是的“滑音”所带给我的正是这种印象!
滑音,海菲兹空前绝后的独门秘技之一!说它“空前”是因为之前尽管已经有人(克莱斯勒为首的20世纪早期的诸多名家)将这项技术推而广之的应用于自己的演奏艺术中,但是“站在巨人肩上”(这是我的看法,谁也不会凭空跳出来)的海菲兹却将此作为一项增加自己演奏魅力的重要艺术手段;而绝后则是因为在眼前追求还原作曲家本意的大方向下,再也少见这种鲜明的个人标签了。现在即便有人用这种技术,也是在仔细思量下,小心谨慎的使用,而且更多见于众所抒情的慢乐章;海菲兹却可以在任何速度条件下加入那迷人的“一抹”!在大师深情的“滑抹”下,原本棱角鲜明的锐利也似乎被被打磨得浑圆诱人了,多亏如此,不然海菲兹的演奏兴许还会被指责为冷血呢!
而同样是滑音,米尔斯坦,这个和海菲兹师出同门(其实应该算半个同门,因为后来米尔斯坦在自己的演奏中加入了更多法比学派的东西)的艺术大师就用的不那么高明了,在恰空中11、15小节的滑音处理(几版皆是)就显得单调乏味,而失去了音乐的生动了。
那是不是海菲兹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作品就是我心中的所谓“神版”呢?
当然不是,只是在某个时期,海菲兹的演奏确实能带给我非同一般的感动。这版录音最大的遗憾,我认为就是没有按照出版编号排列曲目的演奏顺序。如同我挑剔米尔斯坦没有将乐谱奏完一样(fds版更过分不但没奏完,还把奏鸣曲和组曲分成两个单张),打乱出版顺序我也认为是没办法完整体现巴赫作品的做法。又或者是奥尔的教法就是这样的?俄罗斯门派的演奏大师似乎只有这两个老家伙录制了这部作品,而早期的发行,他们两个也都是把组去和奏鸣曲分开的,这个问题看来值得探究。
曾经有一次在家里听了一些在世的演奏家们对该曲目的录音,最后再听米尔斯坦,不禁感叹“天外确实有天”,而在听过海菲兹之后,再听米尔斯坦则只是觉得各有千秋,却无法再定下谁更胜一筹的看法了。
往期小提琴主题:1、小提琴家列宾访谈丨“没有激情的音乐,就像没有盐的面包”,“勃拉姆斯把我引向了人生的非常深度!” 2、海菲兹演奏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3、帕尔曼与林耀基谈小提琴教育丨对于同样内容的提问,两位大师的回答和而不同;4、小提琴家克莱默丨艺术和名气从来不是一回事丨跨界就像毒药丨演奏家们都应投身室内乐丨真爱音乐,就该远离媒体宣传攻势丨谈挑选曲目的原则;5、郑延益丨追忆用小提琴歌唱的西盖蒂丨巴赫无伴奏之帝丨不听上十年小提琴,想接受他很难?讲硬技巧他在诸大师中最差,但音乐演绎独树一帜;6、小提琴教育大师林耀基专访丨他的成功的最大的启迪是什么?“明白音乐比金钱高得多,当我年纪大了走不动路,音乐还在我们脑子里面神游。” 7、海菲兹谈拉琴丨我从来不相信苦练,一个人如果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把一个曲子拉成形,这就说明他正在把这首乐曲判处死刑;8、郑延益丨纪念胡贝尔曼丨每一位乐迷都应该听听这位怪杰,小提琴真奇妙!9、小提琴教育一代宗师谭抒真丨“在我的一生中一刻也离不开音乐。” 10、一张小提琴家西盖蒂在上海的老照片;11、穆洛娃谈演奏巴赫的巨大转变丨“持续演奏和研究巴赫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12、纪念小提琴家内弗丨弗莱什对她说:“你从上天得来的才赋,我是不会碰它的。” 13、温暖的琴声丨聆听米尔斯坦最后的音乐会;14、为何从1937到1968年,奥伊斯特拉赫在舞台上的演奏都显得非常拘谨、内敛?15、小提琴家朱莉娅·费舍尔对小男孩说:“再演奏一次,就像你艺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16、帕尔曼丨当音乐跟我说话时,每一次演奏都不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