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麦斯基聊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被誉为“大提琴圣经”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共有六个组曲构成,每一组都包含前奏曲和五首舞曲。组曲之间或明亮灿烂、或悲伤、黯淡,其情感“在规模上与莎士比亚同等宏伟”,并且蕴含深奥的音乐哲思。演奏这部作品也是大提琴家艺术造诣的象征与标志,从卡萨尔斯、罗斯特罗波维奇,到米沙·麦斯基、马友友,都曾留下为乐迷津津乐道的“巴赫大无”经典录音。尤其是麦斯基,已两度录制该作,其别具一格的演绎更是被林怀民《水月》的“钦点”版本。
麦斯基两张《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唱片封面
在早前的一次采访中,他就谈到了自己对“巴赫大无”的心得与感想——
>>> 在巴赫无伴奏组曲上,罗斯特罗波维奇和皮亚第果斯基这两位老师带来的影响与灵感
就巴赫无伴奏组曲而言,罗斯特罗波维奇对我的影响是远胜过皮亚第果斯基的,虽然皮亚第果斯基也演奏巴赫,但是他却没有录过这套曲目;而罗斯特罗波维奇却终其一生都在研究这套作品,他这一生说不定已经演奏过此曲目数百次,在这上面我从他身上学到许多。
我常说我有两位好老师,但事实上学习的对象却往往不仅止于两位,以巴赫无伴奏组曲来说,我甚至从未曾谋面的音乐家身上间接学习,例如透过听唱片或是音乐会。卡萨尔斯的录音就给我很多启发,当我十四岁第一次听到他的录音时,说真的并不习惯他的表现方式,惊讶、可笑是我当时的感觉。但是神奇的是,他的录音随着时间的流转,对我的意义越发深刻,几年之后我逐渐了解卡萨尔斯诠释的内涵,我认为他的“巴赫无伴奏”最大特色在于充满人性。许多人说巴赫是音乐建筑师、作曲天才,但是大多数人对作曲技术、音乐历史可说一点概念都没有,不用探究技法依然可以欣赏享受音乐的美好,卡萨尔斯的录音就具备这样直接的感染力。
>>> “萨拉班德舞曲是巴赫每首无伴奏组曲中的灵魂
在每首组曲中,萨拉班德都处于核心地位,是六个乐章中的第四乐章。如果检视我的过去的录音,将会发现我对“慢”的曲子特别有好感,与其灌录炫技的作品,我宁愿灌录舒伯特、勃拉姆斯的歌曲改编、慢板等小品,这种类型的曲子在大提琴上可以有很好的发挥,萨拉班德舞曲正是这样的慢曲。
太多人以技巧来判断演奏者是不是大师,然而我认为表现舒缓长大的乐句显然是困难更大。许多人喜欢用学派来区分大提琴家,例如俄国学派、美国学派、法国学派等等,但我却认为每位大提琴家都是独特的,透过录音领略其中声音的表现以及分句呼吸手法的不同,我可以清楚的指出这是哪一位大提琴家的表现,而不仅止于他是什么学派。
>>> 在六首无伴奏组曲中,第五号组曲中的萨拉班德最特别
第五号组曲c小调是一首相当特别的作品,而它的萨邦德舞曲更有着独特气质,每当我演奏时总是受到其和声、张力的无比感动,透过单一旋律声线简单诚挚的发展,能够产生这样的和声与张力表现是相当不容易的。
而我喜欢以充满浪漫的手法来诠释它,或许会有人质疑我的表现方式不符合“所谓的”巴洛克时期精神,但是我却认为活在十八世纪的人们同样是人,说不定真实生活上他们比现代人更热情、更浪漫;我经常认真的思考,像巴赫有十几个小孩,他一定是个相当浪漫的人,而且喜好美酒、美食、有情绪,跟常人一样偶而也会发发牢骚。
* 采访内容转载自:古典啟示錄
转自: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公众号
免费申请巴赫音乐欣赏群
让聆听巴赫变成美好生活
还可加入古典音乐分享群
群里每天分享音乐与资料
扫描下方图片微信二维码即可申请
助手72小时内会通过申请
如果没有通过可再次申请
通过微信后务必耐心等待
元旦后开设肖邦莫扎特群
你为何要申请巴赫音乐微信群?
巴赫创作音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每个人的成为孤独聆听者?还是通过音乐让人们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并不复杂——那就是通过巴赫的音乐,让古典音乐把人团聚在一起,然后一起慢慢成长,不断学习古典音乐知识,让每日聆听变成一种习惯的美好生活方式。
我们的巴赫群正在开设巴赫1000计划,在未来1000天免费带大家欣赏巴赫作品、分享相关研究资料!
除此以外,申请巴赫群的所有朋友,都有机会加入古典音乐群,以及未来建设的肖邦、莫扎特等群!
温度古典音乐欣赏群介绍
大家好,寒冷冬季,音乐最温暖!🌨 我们的古典音乐微信群会每天带大家免费欣赏古典音乐、分享音乐资料、讲解一些欣赏的方法!让音乐温暖微信群的每个角落,每天都有新的感动和进步!也希望大家一起交流、转发,邀请朋友!也欢迎跟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资料分享也将按照重要程度,进行评分:🌟🌟🌟🌟🌟(五颗星为最重要)。欢迎大家及时保存各类资料,如有遗漏,欢迎相互转发,减轻我们的负担。
贝多芬音乐欣赏指南
莫扎特音乐欣赏指南
贝多芬音乐演奏指南
巴赫音乐欣赏指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