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轰然倒地
在自动驾驶行业,既有一夜10亿美金天价融资的故事,也有闪耀的明星最终黯然离场。
谁也不曾想到Drive.ai曾经估值两亿美元,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权威吴恩达夫妇亲自站台,风极一时的无人驾驶明星项目,会落得如此结果。
日前,无人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向加州就业部门提交的文件披露,公司即将于周五关停,永久停止业务,并裁掉现任CEO在内的多数员工,合计90多名。
现在, Drive.ai在Medium上的博客主页已经404了
6月25日,苹果向Axios证实已收购Drive.ai,具体收购金额没有披露。
不过根据Axios之前报告,苹果预计支付不到7700万美元——算是让投资方保本平出——只接收了Drive.ai几十名技术人才和产品设计师,还有它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和其他IP资产
2
自带光环
Drive.ai 曾经是自动驾驶领域备受瞩目的明星初创公司。
它是加州第一批拿到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的公司之一几位联合创始人均来自大名鼎鼎的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术和业界的红人吴恩达的学生。
两年前,由于发现了深度学习在无人驾驶上的机会,实验室的 6 个人全都从博士项目中暂停,一起成立了这家公司
吴恩达本人也曾深度参与Drive.ai的创立和早期运营,在公司担任董事席位,他的妻子、机器人技术专家Carol Reiley则曾担任Drive.ai的总裁,但在2018年离开。
可以说Drive.ai自诞生起便自带光环,凭借着吴恩达在业界的影响力以及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Drive.ai也获得了许多知名投资机构的亲睐。
两年多的时间内,共计筹集7700多万美元资金,投资方为北极光创投、恩颐投资(NEA)、纪源资本、Grab等,巅峰时估值达到2亿美元,公司扩张到180人。
Drive.ai成功挑战
“雨天黑夜场景
在2017年2月,Drive.ai还首次对外展示了一次技术实力:放出了无人车夜雨中穿行山景城的视频,轰动太平洋两岸,也是全球首个展示夜雨行车的无人驾驶初创公司,一时风头无两
2017年6月底,完成B轮融资的同时,吴恩达宣布加入Drive.ai的董事会,并参与实际运营
着无人驾驶创业热潮,Drive.ai在一众同类项目中脱颖而出,率先进行商业化尝试。
2017年9月,Drive.ai宣布将为Lyft提供无人出租车,但并没有太多后续消息传来。
与此同时,Drive.ai也表示计划在新加坡开设办事处并打算提供服务,但之后并无下文。
吴恩达去年3月代表Drive.ai宣布了和德州小镇
弗里斯科的合作
最后,Drive.ai无人车落地,出现在2018年5月得克萨斯州。
当时Drive.ai在美国得州弗里斯克展开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试运营,吴恩达和太太亲自现身站台。
同年10月份,Drive.ai正式在德州阿灵顿向公众开放无人驾驶接送服务,运营里程达8000英里。
那时候,Drive.ai上下对于未来一片乐观情绪
他们不仅认为自己会是最快实现RoboTaxi的无人车初创公司,而且商业模式已经得到验证,下一步就会大规模量产铺开,真正把无人驾驶带向千家万户。
然而万万没想到,形势就此急转直下。
今年3月,外媒The Information曝光Drive.ai正在寻求卖身,作价2亿美元。
其后不久,包括联合创始人王弢在内的高管离职
Drive.ai一度否认求收购的传闻,称公司只是在展开正常的财务操作,并不限于某种具体形式,而且也否认了2亿美元的估值。
关于苹果收购Drive.ai,其实在今年的年初就有苗头,但传闻也明确:苹果只是想要人才,而不是整家公司
3
高开低走
Drive.ai高开低走的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明确答案。
也许和整体行业有关
一系列自动驾驶事故,以及自动驾驶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使得投资者逐渐认清了现实: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并不会很快实现。
人们总是高估一项科技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却又低估它的长期影响。
——Roy Amara
人驾驶技术从出现到如今,已经过了百家争鸣的高峰期,而现在,似乎处在“幻灭”的低谷期。
Hype Cycle(技术成熟度曲线)是指技术兴奋度和发展成熟度的直观表现,最初由Gartner公司提出
也许跟太平洋两岸的大形势有关。
之前Drive.ai的众多投资方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中国背景投资基金,而且追捧Drive.ai的,也以中国买家最为狂热。
但特朗普一步步收紧的投资政策,可能在“资本寒冬”里进一步影响到了Drive.ai的融资之路。
不好意思,串台了
也许跟竞争对手有关。
随着越来多的资本进入,自动驾驶行业也从最开始技术方面的竞争,开始演变为典型的资本方面的竞争
谁的资金更充足,就能招到更牛的员工、打造更多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研发、测试和商业拓展上跑得更快。
Uber自动驾驶项目每月烧掉2千万美元经费;Aurora 从红杉融了5.3亿美元;福特将在4年内向Argo AI投资10亿美元;Nuro从软银愿景基金融资9.4亿美元。
Drive.ai最近的一轮融资还发生在2017年9月,由东南亚的App打车公司Grab领投。
这样的融资能力,显然不足以让Drive.ai和它的竞争对手们一起跑到最后。
也许和内部管理有关
Drive.ai创始CEO叫Sameep Tandon,也是吴恩达的斯坦福学生,跟其他联合创始人校友、同学关系,在内部也口碑不错。
2018年10月左右,Drive.ai曾被按估值10亿美元给到offer,但根据离职员工的说法说话事人认为估值还不够高,不愿接——“too greedy”——这也成为创始CEO被换的核心原因
自此,团队开始明显散了,内部不和谐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后来,另一位吴恩达故旧——百度时的老部下Bijit Halder被Drive.ai招入,空降成为现任CEO。
然而新CEO并不长于技术,也不擅长与人沟通,更不擅长融资,在硅谷名声也不算好根本无法让团队信服。
无论什么样的分析,都无法说明Drive.ai自身技术有问题。它的创始团队可谓是深度学习方面的专家。
当他们还在斯坦福的时候,就曾经打造过世界上最大的神经网络
当时 Google 用1000 台机器在 Google 大脑项目里做了一个实验,结果他们只用 了16 GPU 机器就复现了这个效果,只花了十分之一的成本
所以前CEO Tandon 曾经接受采访时,很有底气地说,他们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深度学习团队之一。
然而没有什么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会始终长在资本的温室里,在残酷的商业竞争里,这家由斯坦福深度学习方面最聪明的天才们创办的公司,就这样慢慢地出局了,创始人们也各奔东西。
不知道他们还不会想起一起在斯坦福时,第一次成功改装了吴恩达破旧的丰田小车,让它在高速路上自动跑起来后,一起欢呼的情景。
——END——
“美国职场”与众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有最新的招聘信息,最深度的移民政策解析,最全面的职场干货,为留美华人的职业生涯保驾护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