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麻麻
不是虎妈,也拒绝佛系
搞定学龄前娃的性格、习惯和能力培养,我喜欢用策略。如果你和我一样,希望孩子有才、有趣,就一起加油吧!
从6月初开始,幼儿园班群、幼升小群、幼小衔接机构群就纷纷进入到了活跃峰值,伴随着各大私校陆续放榜,19年的“幼升小”战役算是接近尾声了。
该拿offer的已拿到,没等到通知的也将另做打算,群里的整体状态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先说说我们自己的情况吧。
千寻参加了四五所学校面试,虽然我们意向性最高、离家最近的那所二类私校未能入选,但最终拿到了两所一类私校的offer。
队友显得格外兴奋,这半年来,我负责教学大纲和P娃策略,最困难的一线工作由他主抓,这个结果无疑是对他陪娃工作的最大肯定了。
把好消息告诉几个熟悉的妈妈,大家都在幼升小的统一战线上。
一阵恭喜之后,便开始了七嘴八舌的问题:面试考了什么?家长要不要准备啊?简历怎么做的……
我顺着这些问题回看整个过程,发现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
于是趁着端午假期,做了个简单的梳理,整理出了陪娃备战幼升小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后来的爸妈们少走些弯路。
(图片来源于unsplash)
经验篇
3个月时间,如何逆袭“幼升小”
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千寻的阅读和逻辑思维训练算是开展比较早的。从三岁左右每天泡在绘本馆里到五岁半,阅读量累积达到了三千本以上,词汇量我没有精确计算过,但从自主阅读能力来看,几千字应该是有了。逻辑思维训练也没拉下,ThinkFun的桌游和新加坡数学都玩得很溜。
但我们专门针对“幼升小”的准备,起步比较晚。(和身边大多数家长比起来)
准确的说,我是从今年3月起,才开始关注择校问题。这个时候,千寻身边很多同龄孩子都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的“坑班”。(专门针对幼升小考试的辅导班)
公民同招政策公布之后,本地私校面试都统一在五月底六月初进行。我掐指一算,还余三个月不到。
如今“幼升小”竞争的白热化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清楚,好一些的学校至少4000:100的比例,加上牛娃如云,如何在三个月内完成逆袭,对大人孩子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事后,我总结出了三个普娃逆袭成功的重要原因,供大家参考:
1
所有逆袭的背后,都是坚持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unsplash
记得千寻4岁左右,我参加一个本地的教育论坛,做亲子阅读方面的演讲。演讲结束后和家长交流,有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
要孩子学习,还是要孩子快乐?
我当时的回答是:都要。
理由很简单,快乐和学习本来就不对立啊。
这方面,我很认同郝景芳的观点:
将快乐与学习对立起来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两种快乐,不受约束感受到的快乐,以及因为自我满意而感受到的快乐。孩子需要自由的快乐,也更需要自豪的快乐,很多时候,后者更令他们快乐。
所以,我算是早早就放弃了“佛系教育”的家长,很坚定地走上了帮孩子找到成长感的道路。
虽然千寻5岁前基本没刷过题,但知识性的灵活输入,我一直在坚持做。
阅读是重头戏,中英文分级阅读一定要坚持。
识字量、英文词汇量、语言表达能力、看图讲话能力,都是“幼升小”面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考察内容归根溯源,都离不开长期阅读的积累!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我之前分享过很多文章,需要的家长可以回顾一下:(以下文章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图片来源于pexels)
数学不是简单刷题,一定要把数感培养放在“加减法”之前。
之前后台有读者留言问我,面试考不考计算题。
真实的答案是要考,只是不同学校考察方式不同。大部分学校的考察方式,是把计算融入到生活场景中,比如:
妈妈给的八个鸡蛋要放在两个盒子里,每个盒子只能放四个够不够;
弟弟今年3岁,哥哥今年5岁,四年之后,弟弟和哥哥分别是几岁?
还有学校是用买卖游戏来完成对孩子数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孩子需要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完成加减计算、货币认知以及口头表达。
也有极少部分学校,直接用算式题考察孩子的心算能力。
当我回顾孩子数学能力的发展过程,发现计算能力其实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成就这个结果的,是前期大量的数感培养。
千寻的数感培养基本上是在生活中完成的,从“美食开启的数学启蒙”到“超市购物的简单加减”,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以下文章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因为长期在生活实践中练习,所以面试时孩子对生活场景中的数学测试非常熟悉,用她的话讲:妈妈,买卖游戏好简单,不就是我们经常逛超市时玩的嘛!
除了在生活中培养数感,我们还借助了很多工具来做延伸,比如数学类的绘本和桌游。
关于如何利用工具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我也做了个旧文小归纳,方便大家查阅:(以下文章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语数外这三个大家熟悉的领域,其它综合素质、特长爱好,我也都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去培养。
可以说,如果不是之前打下的扎实基础,仅凭三个月时间,一个普通孩子,是绝无可能完成逆袭的。
就哪怕临时抱佛脚,每天鸡娃,效果也不见得好,搞不好还会破坏亲子关系。
所以建议大家,不论是有“幼升小”面试需求,还是希望孩子小学生活更顺利的爸妈,打基础这件事一定要放在前面,结合孩子的发育规律,用巧劲,于生活点滴处做起。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努力走过的路,每一步都会算数。
(图片来源于Canva)
2
做好输出练习,才能厚积薄发
第一点啰啰嗦嗦讲了那么多,简单来说,就是成语厚积薄发里面的前两个字:“厚积”。
不过,只有“厚积”是不够的,我们面临的毕竟是一个高筛选式竞争,对孩子来说,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积累的这些知识、能力充分展示出来,才能脱颖而出,这就涉及到了输出。
只有好的输出,才能最终实现“薄发”。
今年3月,我开始帮千寻梳理知识架构。这时候的娃,小脑袋就好像一个数据库,装了不少东西,但这些东西都是凌乱、不成系统的,我需要通过日常有意识的输出练习,来帮她实现系统化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这时候,家长可以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根据“幼升小”的考察范围,梳理出一个知识框架来。我们首先得自己心里有谱,才知道怎么教孩子。
这是我之前整理出的历年面试题中万变不离其宗的秘密:(以下文章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其中七种能力,覆盖了主要考察范围。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个别家长吐槽“应试”。其实,我后来认真琢磨了这七种能力,也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包括钱志亮教授在《入学早知道》中对孩子小学入学准备的讲解),发现即便是不参加考试,这些能力也都是幼小衔接所必备的,它们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第二件事,是以知识框架为基础,开始有针对性的输出练习。
我用表达能力来举例。
孩子本身有识字量的积累、有口头表达的基础,那接下来该怎么做输出呢?
我们可以通过看图讲故事来输出,这也是“幼升小”的常考项目。
今年我们参加的几个私校都有考看图讲故事,其中一所学校是随意给出了一些词语,让孩子根据词语来自由组合故事,比如:面包、猴子、公交车、女孩、树,编一个故事,故事里要包含这些词语。
在做表达能力的输出练习时,一些好的方法就可以登场了:(以下文章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再举个逻辑思维能力的例子。
我们日常跟孩子玩了逻辑类桌游,聊天中也常常注意因果关系,孩子具备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适当加入输出练习。
像下面这种有趣的“侦探题”,可以多陪孩子玩起来:
四位小朋友正在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你能根据他们的话,推断出图中的哪只小动物最受④号小朋友的喜欢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类似的题,不论是我之前推荐过的七大能力实训手册,还是其它相关脑力游戏书里都很多,大家可以轻松找到。有道数学APP里也有很多找规律,锻炼逻辑思考能力的题,这种题刷起来好玩不累,孩子很有兴趣。
总之:酒香也怕巷子深,良好的输出才能让孩子脱颖而出!
3
家长的准备很重要
现如今,几乎所有学校都会考家长,不同的只是方式和难易程度。
下面是某私校的家长试卷,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说,现场有监考员,发现有拿出手机搜索答案的家长,就会记下家长身上贴的考号(家长考号和孩子的考号是一致的),妥妥地扣分。
不过,我看到这些题的第一反应是:如此开放型题目,网上哪会有答案。考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思维立场,还有早年写议论文的本领。
除了考卷模式,也有一些学校选择与家长一对一的面谈模式。
主要问题如下:
你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什么?
你是从哪里了解我们学校的,为什么报考?
孩子有哪些优缺点,对于缺点你们有什么方法改善?
......
不乏一些比较犀利的问题:
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回家哭诉,你会怎么处理?
当你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某些教学方法发生冲突,你会怎么做?
......
另有一些实操类问题:
孩子在超市,哭着闹着非要买一个玩具,这时候你会怎么处理呢?
(平时看我们育儿公号比较多的家长,优势就出来了)
总的来说,考前不只是孩子需要做准备,家长也需要做好适当准备,就算不加分,也不能拖娃后腿啊。(掩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训篇
说完了经验,再来说说教训吧。
虽然拿到了两所一类私校的offer,也只是反证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孩子实力还是得到了认可。
落到现实中,还是有遗憾的。
因为这两所一类私校本来就不在我们的意向范围之内(当初参加考试,主要是为了锻炼孩子),这里涉及到了择校问题,说来话长,日后再慢慢跟大家分享。
今天主要想借遗憾,讲讲我们这次“幼升小”中没做好的地方,希望后来的爸妈以我为鉴,少走弯路。
1、准备不够早
前面我有讲,我们正式关注小学择校,是从今年3月才开始的。
之所以这么晚才关注,是因为我当时心态偏乐观,觉得自己平时输入做得不错,孩子有能力应对面试,只要面试OK,就站在主动位置,完全可以后面慢慢选学校。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太乐观了。
“幼升小”是个系统工程,它包含的远不止面试考察这一项,还有资讯、择校等等问题。
就拿资讯来说吧,很多知名私校都开办了自己系统内的幼小衔接班或幼稚园,在招生录取上,存在一定倾向性。
我们意向性最高的那家二类私校,今年有60%左右的名额都给到了自己系统内的幼稚园,甚至每个幼稚园还有园长推荐小朋友这一项。
比较早了解资讯的好处是,家长可以提前做规划,考虑是否在孩子大班的时候转学到准备报考小学相关的幼小衔接班或幼稚园去,以获得更高的录取机会。
(图片来源于Pexels)
除了资讯,寻找合适的学校也是个需要提前做规划、做准备的事。
并不是名校就适合自己孩子,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办学风格。
学校到底是什么教学特点,从广告和排名上是看不出来的,最好通过已在校内的孩子家长了解细节更明晰。
这方面的准备工作,我们前期做得比较少。
为了解学校,我从3月开始陆续参加了一些学校的公开课,但后来发现,公开课还是校方宣传为主,比较迎合家长口味,不太可能完全呈现家长真正想了解的东西。
后来,我加了一个主流名校的家长群,收集了不少更真实准确的资料,比如日常课程表,学校活动安排,乃至家长的吐槽。
才深深体会到,名校也有围城效应,城外的人特别想进,城里的人冷暖自知。
如果家长不充分了解、客观对待,很可能就会出现拼了老命把孩子送进名校,之后又悔恨不已的状况。
总结:
资讯收集和深入了解学校,家长最好在比较早的时间开始(至少比我早),做到有的放矢、科学规划,才不会盲目乐观、节奏凌乱。
2、孩子的心理建设不容忽视
不知道有没有妈妈和我一样,在考试前,为了给娃打气,提高她的积极性,会策略性地讲一些意向中学校的优势。
比如我家姑娘喜欢游泳,我就给她看我们意向中学校游泳课的视频和照片。
她看了之后特别向往,整个人的确变得更正能量更有动力了。
当时的我忽略了一个问题:
如果孩子没有被她意向中的学校录取呢?
(图片来源于Pexels)
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由于我们规划比较晚,对意向中学校的竞争态势预估不足,最心仪的学校反倒没上。
因为没在前期做好心理建设,孩子的情绪一下子跌入谷底,偶尔也会郁郁寡欢地问我:“妈妈,为什么那所学校不录取我,是因为我有什么问题吗?”
虽然后面我尽力开导,孩子也渐渐释怀,但整个过程还是让我反思。正是应了那句话:
我们往往聚焦于教孩子高飞,却忘了教孩子如何面对折翼的痛苦。
当我们给孩子制造一个积极进取的氛围时,很少有人去想,进取失利后该怎么面对?自己和孩子,是不是都做好了失利的心理准备。
当我回忆这场“幼升小”战役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可是孩子人生面临的第一次正式竞争啊。被筛选的压力,我真的有与她感同身受吗?
如果,能早一些意识到这点,我想我会做得更好,而不是在她遭遇打击之后,说一句迟到的“没关系”。
总结:
人生路上,竞争难免。
伴随着成长,每个孩子都将会经历竞争的残酷。我无意否认竞争的必要性,筛选机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仅要帮孩子具备竞争的能力,更要给孩子直面竞争的勇气,让孩子懂得“有输有赢”是常态,不管怎样,爸爸妈妈都爱你!
(图片来源于Canva)
到这里,关于这场“幼升小”的经验教训我都言无不尽地分享给大家了。
都是我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许不够全面准确,但对后来的家长,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之前也有妈妈问我择校的问题,大家如果感兴趣记得留言给我,我们后面来聊)
后台也有妈妈留言问我,为什么不直接让孩子读公立呢,私立真的就比公立好吗?是不是家长的虚荣心作祟呢?
说实话,私立并不见得比公立好,孰优孰劣,还得结合孩子特点、家庭财力和其它客观因素,才能做出综合的判断。
我陪女儿参加“幼升小”的原因很简单,我自己从小就是不排斥比赛的孩子,从小到大参加了不少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有压力,也有成长。
所以,我把这次面试经历看作女儿成长中必经的一个阶段,最终进什么学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和她,都能从这次经历中收获一些东西。
现实有时很残酷,当我们觉得别人孩子很优秀时,我们看不见的是别人父母付出的努力。
现实也是公平的,它至少提供了一个途径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这个跑道,只不过,你我都清楚,对普通家庭来说,这需要付出更多。
好的是,人的一生是动态的,从来不会由某个时点上的某个选择来决定。
幼升小,说到底只是漫漫人生路边的一处风景,更美的地方,还在远方等待我们前行。:)
这只是你漫长人生路上,一处小小的风景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推荐阅读
选兴趣班应该听从孩子兴趣?你这么想就错了!|颠覆认知
那些上兴趣班随便学学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1700多个日子里,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平台的思维导图新书——《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力》出版了!
一本以零距离观察美国课堂的角度,采集第一手教学实践材料、提供原汁原味学习用例的Thinking Maps方法书!敬请启阅: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好,我们是一群
行走在中美两地的家长。
分享
地道的美式教育资源
靠谱的育儿经验攻略
思维导图暑期课正在火热报名中,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