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9年中期)报告会上发表演讲。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国内下行压力加大。但要认识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要素条件和基本条件没有发生改变,韧性非常强。另外,中国经济正面临很多的问题,在经济增长上,今明两年中国GDP增速必须保持在6.2%。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提高到6.3%,比1月份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但是6月份又降低到6.2%,原因是考虑到目前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事实上,今、明两年是很重要的节点,关系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增长的速度很重要。
对于当前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从短期分析,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正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总体上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波动性明显降低,比以往有很大的收敛。这是因为过去中国经济主要靠出口投资拉动,制造业工业拉动,现在转向服务业、消费成为主角,这两个因素本身波动性小,所以经济增长波动下降。第二,从去年到现在,总体平衡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不会变,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有很大的变化,2018年3月份,美国公布301调查报告,发起中美贸易摩擦以后,中美经贸摩擦的磋商和进展情况一直影响经济行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很多的变化,主要经济体除了美国以外经济都在放缓,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缓,美国不仅对中国发起贸易摩擦,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影响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中美两国是最大的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的贸易影响最大,国际机构分析经济增长态势的时候都会把其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中美之间如果能够达成一定的协议,不会进一步升级,这会是全球的福音,目前这种影响已经从贸易延伸到科技。今年以来,虽然由于各种因素超出预期,一季度国内形势远远超出很多机构的预测,但从4、5月份的变化情况看,中国经济下行趋势并没有改变。这种形势下怎么看待中国经济运行态势?中国经济从长的发展周期来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
第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并没有完成,去年年底按照城镇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是59.7%,接近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常住人口低16%,城镇化还有很大空间,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的综合平台。另外,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增长,2010年以后,传统产业过剩普遍出现,产业结构急剧变化,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时期,中国需要消除一些过剩产能,新的产能还在培育过程中,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产业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是那么大,过去传统产业的扩张对于吸纳低端的农村劳动力有很大的作用。现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新动能的培育对应的所需要的劳动力和以往完全不同,未来城镇化率的步伐可能会放缓,未来5-10年内城镇化率会逐步回落到8%左右。
第二,中产阶级的影响。根据一些标准,中国有4亿中产阶段人口,消费市场是38万亿,今年7-8%的增长,也就是今年零售商品超过6万亿没有悬念,和美国商品市场比起来差不多。亚太地区、周边经济体、东盟也好、台湾、韩国等等,他们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一个很重要的最终需求的来源地和贡献地,中产阶级对于促进强大国内市场来说意义很大。比如,以5G为代表的网络有很大的空间。具体来看,无论供给还是需求,可能是因为投资增速回落过快,导致需求供给率上升,这里发生很大变化。2008年以前,最多的时候顺差接近10%,去年只占了0.4%,从2012年来看,基本上是为零,现在中国经济主要靠内需,内需主要靠消费,去年消费贡献率62%,外部冲击的韧性和能力在增强。长期来看,我们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是非常强的。短期来看,我们确实要正视目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预期变换,投资放缓。
所以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统筹国际和国内。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总书记讲世界面临百年大变局,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美国政府,这一届美国政府,把关税作为一个工具和武器,在全世界制造贸易摩擦,任意对国内法进行长臂管辖,干扰产业链、价值链的正常运行,在这个方面,确实是要积极应对国际上的变化。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争取稳定市场的信心和稳定投资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依托“一带一路”,和其他国家经贸领域合作,实现外贸与投资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来分散对冲美国这对我们的冲击。
二是从短期、中期来看,短期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平衡很重要,没有短期的宏观经济稳定谈,不上长期的改革,宏观经济的稳定为长期的改革、高质量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基础。所以目前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总体来看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速一季度6.4%,二季度面临下行压力,今年至少不会滑出6.5-6.6%的区间,就业形势依然不错,5月底跟去年底相比失业率有所上升,最近有所回落。国内收支情况没有问题,我们利用外资大幅度的增长。人民币汇率虽然受美元指数波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起伏变化影响一度有所贬值,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又有回升。从年初到现在,美元对人民币的波动不会超过1%。下半年,我们依然要处理好防风险和调结构的关系,我认为加大调节的力度,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际上,我们还是有手段、有空间,国务院常务会议具体的政策已经在做。按照惯例年中的时候7月份数据出来,中央政治局还会开会。另外,短期的经济预测,要考虑出台的政策,去杠杆防风险是对的,要坚持去杠杆防风险的目标,今年一季度大幅度下滑,包括债。我们还没有考虑到隐性债务的问题,中国防风险、去杠杆是绝对的任务。2020年我们如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济目标,以后我们将开启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会维持这么高的增长速度,还是会往下调。杠杆率扩大的话,有一天支撑不了这样一个债务,宏观上会出很大的问题,要把握节奏,需要出台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今年我们的预算内的财政赤字2.8%,还是有空间的。当然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财政进一步扩大不切实际。但总的来讲,我们下半年可能在防风险、控杠杆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消费需求的引导,对投资有一些支持力度。目前特朗普与习主席通电话,表示希望谈,总比不谈好,谈的话说明,双方有意愿要解决经贸领域的分歧,对市场传递正面的信号,我们信心要足,这是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的问题。
三是要把握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过去我们有很多经验教训,大家也知道为什么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为什么要控制结构性改革,实际上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宏观调控是放缓的,过于注重需求面。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比较力度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在短期内率先企稳回升,但带来的问题比较多,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产能过剩,还有地方债务的高起,就跟日本90年代泡沫破灭以后的三高类似,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2011年以后,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相继做出了三期叠加的判断,新常态的判断,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便化解我们的矛盾。因此,短期稳增长的各种需求政策,不能以造成未来的结构性问题为代价,这就是我们不断强大不搞大水漫灌的原因。
虽然目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但我们仍需要对中国经济有充分的信心。要继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继续落实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稳金融、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使中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关键性的基础。
(文本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
微信编辑:黄米佳
文本整理:时   英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于2013年6月正式成立,于2015年12月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单位,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首位。国发院以“国家战略、全球视野、决策咨询、舆论引导”为目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引领社会进步和创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