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位小朋友被楼上坠落的窗户砸中,经抢救无效死亡。送行的人群有点庞大,有人送花,有人点蜡烛,除了本小区的业主,还有附近赶来的市民。这个场面超过了“意外”的范畴。大家都知道,小男孩遭遇的不幸,其实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那是实实在在的危险,只不过自己运气好一点罢了。
事发的御景华城小区,是2005年的楼盘,距今不到15年,目前二手房均价6万元。就在5月,这个小区就曾掉下一个窗户,被定性为装修人员操作失误。如果那次事故后就能像这次一样排查,或许就不会有这次的悲剧了。小男孩的悲剧发生后,小区更换了一些窗户,这说明窗户多少是有些问题的。
悲剧再次发生,6月19日,南京鼓楼区时代天地广场,一名10岁女童被高空坠物砸中,送医后保住了生命。警方通报显示,女童是被楼上一个8岁男童高空抛物砸中的。时代天地广场是商住楼,2006年开发,网上显示二手房均价超过8万元。
这次事故虽然是“人为”,但是和建筑物的状况也不无关系。据当地媒体报道,坠物来自三号楼,楼内汇集美甲、艺术培训中心等小公司。其楼下角落处有一个露天垃圾池,平日里经常有住户从高处往下扔垃圾。
如果说深圳的事故是建筑物本身的问题,南京的事故,则是楼盘的管理问题。这两起事故的深层原因其实是一回事:楼盘未老先衰,导致危险增加。人们买房的时候,因为有70年产权的预期,也会想当然地有一种70年的安全感,但是才过去15年,楼盘就已经危险重重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是深圳还是南京,房屋质量在全国都应该属于上等的(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佼佼者),这两起事故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应该具备相当普遍性。事实上,即便是中国城市管理最好的上海,去年刮台风的时候,也发生了广告牌坠落砸死人的惨剧。
高空坠物砸死幼童,这几乎是都市中产所能想象的最悲惨的事故。房产是他们阶层身份的象征,本身就是安全的象征,如今却反而成了不安全因素,实在让人感到悲愤。网上,呼吁对高空抛物的人严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其中既有怨恨,也有无奈。因为有时候,人们甚至找不到那个抛物的“罪魁祸首”。
最新的应对办法出现在浙江余杭,有小区安装了几十个摄像头,朝向天空,据说一个烟头掉下来,都能找到“元凶”。这种解决方案反映了人们对安全的无限渴望,有时候甚至愿意为之牺牲个人隐私和自由。
但是,“楼盘衰老”带来的是系统性的安全危机,并不是“摄像头抓坏人”就能解决。除了高空坠物,电梯和公共设施老化,也会带来安全风险。物业管理水平的降低,也会降低小区的安全水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系统性的安全机制来解决问题,比如定期为楼盘“检查身体”,对电梯进行检修,更换有问题的玻璃和窗户,否则,即便你能靠摄像头抓到责任人,也无法避免悲剧本身的发生。
过去二十年,中国城市一直在快速扩张,无数楼盘拔地而起,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但是,到现在为止,即便是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居住安全体系。悲剧发生后,事发小区倒是进行了排查,但是,楼龄相同或者更老的楼盘,是否都应该排查?多久应该排查一次?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依然只能走一步是一步,等悲剧发生后,作出悲痛的下意识反应。
除了这种老生常谈的“制度建设”外,中国楼盘还有一种根本性的“疾病”,至今未被人们所注意,那就是公共性的缺失。开发商从一开始就不重视“公共安全”,而是想办法早点卖掉房子。
有专业人士指出,深圳事发小区的窗户,是外开的,这本身就有安全隐患,这很有道理。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种开发思路,其实是为了讨好购房者,因为买房的人可以买更大的面积。
我买过的一套房子,开发商甚至做得更绝,验收的时候是一种户型,等验收之后,又对内部空间进行改造,才能做出当初承诺的户型(更大的使用面积),这种思维下,忽视安全几乎是必然的。等交房十年过后,麻烦都属于物管了,开发商造诣无影无踪。
2005年我开始在媒体工作的时候,报纸上经常报道业主维权的新闻。大多都是业主成立业委会之后和物管方面发生的矛盾,这样的维权,能够促成小区自治的发育,能够更好地建立公共性。但是,这股潮流只维持了几年,没能形成可以推广的模式。这两年,所谓“业委会”,更多都是摆设。最终,业主都变成了孤独的个体,就像无力的鸽子一样,住在属于自己的笼子里,祈祷自己遇不到意外。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缺乏“公共性”的小区,最终必然会导致安全形势的急剧下降。一个楼盘的“生命”,不但是建筑物本身的生命,也包括整个“生态系统”,对整个安全形势来说,后者的重要性甚至包括前者。只有居民有了更好的公共意识,才能真正减少甚至杜绝人为的高空抛物。
系统性的“衰老”,就是小区的“中年危机”,通常来说,一个小区交房10年之后,就不得不面临这种“未老先衰”。没有“公共性”的小区,必然是人人自保甚至相互为敌的局面。一位朋友发现,自己小区的物管费已经10年没涨,物业服务质量显著下降,当下,由于推广垃圾分类,小区业主正和物业进行新的“斗争”,他在业主群里提出,应该适当提高一点物业费,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斥为“叛徒”。
回到本文开始的场景,那些送别小男孩的市民,他们是否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发育出真正的公共性,不能让楼盘成为“真正的社区”,就只能祈求好运,自己不要成为那倒霉的一个。
大家一周阅读排行

3.茂吕美耶 | 日本天皇年号这么重要的事,背后居然有那么多漫不经心的骚操作

4.刘新宇 | 乡村孩子的爱与哀愁:疑似校园霸凌已成最大困扰

5.冉云飞 | 流沙河用四川话来破解文字之谜,是中国学者说文解字的一种传统

点击文末在看,帮喜欢的文章冲榜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