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是一个很内向、很害羞的人,在生活中沉默寡言、在公开场合也不敢讲话。
我和太太刚约会的时候,走到哪里,都是她包揽了所有讲话的场合,我默默跟着,几乎不怎么好意思跟人开口。
那时候她的姐妹都对她说:「你男朋友怎么像个小媳妇儿似的那么害羞啊!」
没错,当年的我就是这么纯情。
有人得知我是心理学工作者时对我说:「你不是吃这碗饭的人呐!你都不跟人交流怎么研究别人的心理啊?」
家人也替我发愁过:「你跟邻居打招呼都脸红,怎么站上讲台给人上课啊?」
直到最近,有个十几年没见的朋友见了我一面,他说:「你现在外向多了,和过去判若两人啊。」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我这才发现了自己的变化。当然,我和一些天生能言善辩、善于交际的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和自己比,已经进步很多了。
起码我现在站上讲台面对几百听众能够口若悬河,不会紧张到脑海中一片空白;也能够站上舞台做演讲、能够对着电视镜头不打怵。
我总结了一下自己克服社交、登台紧张的过程,其实说起来都非常简单:
多练习、多练习、多练习
心理学中有个招儿,叫做「暴露疗法」。意思就是不给你进行什么放松训练了,直接让你(或想象或直接)进入那个最令你感到恐怖、焦虑的情境中,并逐步消除由这种刺激引发的习惯性恐怖、焦虑反应。
比如你不是害怕坐飞机吗?就让你天天坐!你害怕做演讲?就让你天天上讲台!害怕社交?让你天天开party!
这样就能够纠正你对这类焦虑情境的错误认知,意识到——原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拿我做演讲来说,我那时候就在家里或者对着镜子自己练习,或者让鹿扮演听众。讲多了,自然就不怕了。
而且,当你对要经历的流程足够熟悉、对要表达的内容领悟得足够透彻,自然就会胸有成竹。
所谓自信从何而来?就来自那份尽在掌握,了然于胸的底气。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世界上并不存在「压力」这个东西
「压力」本身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它只是我们对生活事件的主观解读——某件事是否能成为压力,其实是取决于「我」对事件的主观理解。我们会通过自己的主观加工,把某些中性事件,解读为压力事件。
我曾经一上讲台就会很紧张,因为我看到下面学生窃窃私语、偷笑,就总觉得是在嘲笑我、议论我......然后确实那段时间我的教学评估得分也不高。
后来有一天,我突然顿悟了这个道理:压力不是来自上课或学生本身,而是来自我对走上讲台面对人群的恐惧。于是我想了个办法——摘掉眼镜,这样我上课时就看不清学生的表情,也注意不到他们的议论。
我完全沉浸在我自己的课程当中,讲着讲着,就好像讲台、学生、教室全都消失了,我的世界里就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在和自己对话一样。(您猜怎么着,后来我的教学评估得分一直名列前茅了!)
纠正你对事件后果的错误认知
很多时候,对一件事情过分的恐惧焦虑之所以会耽误事儿,那就是因为你主观上夸大了它的负面后果的严重性。比如你不敢和别人讲话,是因为怕讲不好被别人笑话、给别人留下坏印象。
但其实别人可能压根没往心里去,是你自己不合理地用灾难化思维将消极后果给放大了而已。
你觉得这一次事情没做好,整个人生就完了,从此以后在心理上畏惧、逃避,反而恶性循环。其实,搞砸一次演讲,最坏的结果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我特别喜欢老郭的一句话,我自己命名为「破罐破摔疗法」,就是自问「这件事搞砸了,有杀头的罪过没有?」
没有,那就放过自己吧!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纠正对自己的错误认知
心理学家 Markus 和 Nurius 提出一个概念:「可能自我」(possible self)。是指一个人如何思考自己的潜力和未来形象——即我们想要成为的自我
「可能自我」不仅可以预测和激发人们的行动,还可以指导和调整人们的行为,利于一个人实现目标,也会帮助他更积极有效地应对现状和解决困难,有效调节情绪, 增加自信,最终促进自我实现。
所谓「真实的自我」并不存在,因为我们的「自我」是一个可塑的、流动的、变化的东西,而认识自我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的过程。
我们不需要着急定义自己是谁,也不需要急着给自己贴上「胆小内向」、「社交恐惧」、「人格障碍」的标签,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一直变化,而我们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不断让自己变成「我想要成为的自我」的过程。
最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趣心理学知识,比如:
为什么爸妈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为什么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拖延?
为什么我支持明文禁止师生恋?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Dr 昕理学 ,也许会颠覆你以往对心理学的认知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