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宽泛,也很困难的话题。幸福的家庭有着相同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有着各自的不幸,这在心律失常领域同样适用,正常的心律遵循着相同的规律,而异常的心律有着各自的异常。我们只能试图从几个大的方面,来和大家聊一聊,心律失常是如何发生的。
作者:何金山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所谓的心律失常,无非是涉及电信号在心脏内的形成和传导,因而,据此可将心律失常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及冲动形成和传导均异常。
冲动形成异常
根据心肌细胞能否自发产生冲动,可将其分为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前者如窦房结细胞,后者如普通的心房、心室肌细胞。冲动形成的异常可能是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发生改变,也可能是本身不具有自律性的细胞具有了自律性,或者是发生了触发活动,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1.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发生了改变
自律细胞根据0相除极的快慢,能够分成慢反应自律细胞,如窦房结细胞,或快反应自律细胞,如浦肯野细胞。
窦房结细胞自律性发生改变时,可产生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缓,当自律性增高,4相自动除极斜率增大,为窦性心动过速,当自律性降低,4相自动除极斜率减小,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细胞自律性显著降低后,如严重的窦缓或窦停,对其他潜在起搏点的抑制作用减低,因而其他异位节律点会“被动”地显示出来,如交界区逸搏或室性逸搏。
当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异常增高,超过窦房结时,即可产生异位心律,单个的异位搏动称为早搏,如房早或交界区早搏,而持续的异位心律则称为异位心动过速,如房速或交界区心动过速。
快反应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增强多由于药物或病理影响,可产生异位搏动或异位心动过速。
2.非自律细胞具有了自律性
正常情况下,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没有自律性,但在某些特殊情况或病理情况下,如心肌缺血,可使这些非自律心肌细胞的膜电位绝对值变小,膜电位变得不稳定,自发震荡,当其达到阈电位后,即可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引起扩布,此时,这些非自律细胞便具有了自律性。
心肌缺血时出现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便是非自律细胞具有异常自律性的典型。
3.触发活动
触发活动,也叫作后除极,是指一次动作电位完成后,膜电位自发震荡,当这种电位震荡达到阈电位后,即可引起一次除极。电位的震荡可发生在动作电位的3相,叫做早期后除极,也可发生在动作电位的4相,叫做晚期后除极(图1)。
图1 A-C代表早后除极,D、E代表晚后除极,E图可见连续的晚后除极
触发活动导致的心律失常是由额外的激动引起,这和自律性异常具有明显的区别,单次触发活动可导致异位搏动,而一连串的触发活动,则可导致触发性心动过速。
早期后除极的典型为长QT综合征继发的TdP,晚期后除极的典型为洋地黄中毒导致的室早。
冲动传导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包括传导速度减慢或传导阻滞和传导途径异常——折返。
1.传导速度减慢或传导阻滞
传导速度减慢或传导阻滞可发生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如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等。而传导速度减慢或传导阻滞,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如冲动提前,恰好遇到传导系统的相对不应期,会自然导致传导速度的减慢和传导阻滞,如发生在房室结,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如发生在希氏束一下,表现为束支传导阻滞。
如图2中,提前的激动恰好碰到了右束支的绝对不应期,从而使得激动在希氏束以下只能先沿着左束支下行,而后跨间隔激动右室,心电图上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此时的传导阻滞,并不是因为右束支本身存在病变,而是冲到来的时机不对,这种情况我们叫做差异性传导。
图2 A图的激动S落入右束支的正常传导间期,心电图QRS正常;B图激动S’落入右束支的绝对不应期,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而传导系统本身病变导致的传导缓慢或延迟,临床常见的是各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图3),最严重的情况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有的心房激动均不能下传心室,房室分离,合并交界区逸搏还好,如为室性逸搏,常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有蜕化为室颤的风险。
图3 各种类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梯形图
A图代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B图代表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C图代表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D图代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折返
心脏的一个部位产生冲动后,沿着传导路径下传,再次回到原来的部位,再次产生冲动。折返发生的三要素:解剖或功能学的环路,单向传导阻滞,一条径路传导缓慢,使得激动返回原来的部位时,心肌组织已经脱离了不应期(图4)。
图4 折返形成的基本条件及折返发生的过程示意:Atrium代表心房,AVN代表房室结,His代表希氏束,S代表慢径路,f代表快径路
……
本文节选自《心电解惑》第一章专题一,欲了解更多内容,请阅读原书。
好书推荐:《心电解惑》
《心电解惑》在预售阶段的销售量就已经达到了1000+,预售期间出版社两次“补货”,仅仅预售3天,天猫搜索人气已经排到内科书籍第五名。并且仅仅用了2周,出版社已经没有库存,第二版正在重印。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心电图到疾病,第1章主要阐明心电图的解剖以及电生理基础;第2~6章通过阐述心电图各个波形的异常变化,结合具体相关病例报告以不同的角度阐明波形变化的临床意义,使读者耳目一新,知常达变,对心电图各种波形有更全新的认识。下篇介绍几种疾病的心电图表现,第7~16章阐述各种临床少见及常见疾病的典型以及不典型心电图改变,以及快速应用心电图的相关方法。
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具体病例 + 病例解析 + 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典型及疑难病例的理解;二是从心电基础出发,进行逻辑推理,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力求实现心电解惑。
▲《心电解惑》封面
全书一共19章,近90个临床优秀病例,且所有病例均发表在国外知名期刊中,接近500副精美图片;全书采用四色印刷,铜版纸,精装订,非常精美。
全书内容详实,写作细腻,丰富实用,适合心血管内科医生、急诊医生、心电图医生、全科医生甚至医学生阅读,并可为临床精进及开拓临床思维提供借鉴与帮助。
本书部分实拍图,印刷精美,图片文字清晰!
怎样购买本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