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72届戛纳电影节期间,芭姐跟巩皇巩俐见了一次面
怎么说呢,在这个五月,巩皇依旧是出现即焦点:长达两分钟的戛纳红毯清场等待
与年龄差18岁的世界著名音乐人让·雅克的浪漫婚讯
还有30年不改且更添韵致的绝对美貌···
完美,强大,气场十足
——最初的最初,这也是巩俐在芭姐心里的全部代名词,带着远超“偶像”“明星”这些词汇所能概括的底色和光环
也自带层层叠叠30年几乎包揽中国电影史上所有伟大成就的作品积累
谁不想采访巩俐呢?
毕竟那是我们曾上过无数关于中国电影的专业课上一个永远自带光辉的名字,那个统一了无数中国人一家三代审美的女人;
可谁又想采访巩俐呢?这个直杠金马奖,吐槽“没作品走很多次红毯是脑子有病”,担任欧洲三大电影节评委的真·东方强神,往往你还没等见到她,就已经开始对她满心敬畏——既敬又畏
但偏偏就是在这次戛纳电影节的独家专访上,当巩俐老师跟我聊起电影,聊起戛纳,聊起一个演员的失与得
聊起1994年,她站在戛纳这片蔚蓝海岸边接过电影《活着》带来的荣耀时经历的另一面苍凉与悲痛
我突然就不怕她了,突然更爱她:
牺牲着电影人的牺牲,荣耀着电影人的荣耀,因纯粹而愈加强大——她是巩俐啊,不用各种新闻绯闻传闻加身,不用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不老和长虹
她就是她,只坐在那儿都是故事,都是满地六便士掩不掉的好月亮。
领《活着》金棕榈的那天她失去了父亲
她心里也曾有场海啸,只是当时无人知晓
提到戛纳怎么能不提巩俐呢
1993年,陈凯歌导演带着《霸王别姬》剧组走上戛纳红毯时,彼时28岁的巩俐单凭一身白色衬衫加黑色长裤,就定格成了戛纳对中国,以及一代中国人对戛纳的最初记忆
甚至时间绵延至1/4个世纪过去,巩皇当年的这一经典造型依旧不断被人模仿着也致敬着;
同样,提巩俐又怎么能不提戛纳呢
26年,18次抵达
拿影后,当评委,清红毯,绝对荣耀
今年,她更是被授予第72届戛纳电影节“Women In Motion“奖项——如她所说,没有作品或是不领奖,她是不会来走红毯的
可即使是真的来了,戛纳官方也正正经经给她清了两分钟红毯,她却也还是只用不到一分钟就飞速走进电影宫”今年的红毯太长了,我只想赶快走完进去看电影“,末了,她还这样说。
你有巩俐的实力,也就懂了巩俐气场的来处
在芭姐跟巩俐老师的专访里,我突然就懂了这句话真正的意思。
她其实很温柔,即使刚坐下时你不免觉得她严肃
她会第一眼看明白现场的布光,然后认真告诉你最好怎样调整才会让镜头在背光的情况下依然很好
她也会在采访开始前,直接告诉自己的团队“没事儿的都先出去,不要集体堆在现场”
采访开始以后,她更是让人觉得惊讶:
即使是一个很短很短的问题,她也会认认真真地,很长很长地回答你
尤其在聊到电影时,她真实的眼里闪着光,很愿意去给你讲故事——“我尊重我的职业”,采访过程里,我很多次听到她说这句话,语气相当笃定,眼神相当虔诚
她给我们讲起“为什么会选在戛纳办电影节”的原因
她说起电影人应该有的干净和纯粹,应该耐得住的寂寞
她也说她其实每年都在拍戏
只是她做事儿有点儿“慢”:选好的剧本要很久,琢磨一个角色要很久,进组拍戏又要很久——很多个“很久”叠加在一起,导致我们总觉得她并不是太常出来演戏
可事实上,她从没有一年离开过自己“演员”的职业
她爱表演和爱故事就像爱他自己的人生
聊到关于“对戛纳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时
她说起1994年,她跟着《活着》剧组一起来到戛纳领奖的往事“那年来戛纳,我父亲突然病危,我也不能回去”
“我现在还记着,那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是葛优,评委会大奖是《活着》,我当时代导演去领奖——我父亲那天过世,我拿奖的作品是《活着》,当时就觉得···特别感慨”
芭姐很难形容,看着巩俐在你面前泪光闪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只能说,当我告诉她,我的学生时代,当老师讲起《活着》这部电影和她在其中饰演的“家珍”时,老师用了“向死而生”这个词形容她和她的故事,那是我们许多人对电影初心的来处——在巩俐面前说这些的感觉真是神奇,尤其当她正眼中隐隐有泪光闪动地看向你
或许她自己也不能详尽地知道,她对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电影的意义
世界影史上第二位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96年登封《时代周刊》
曾被《华盛顿邮报》评为全球年度5位伟大演员之一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电影第一次拿柏林金熊的历史里有她,第一次拿威尼斯金狮的历史里有她,第一次拿戛纳金棕榈的历史里还有她——在电影还没有被广大国人都了解追随的年代里,她就已经用自己的岁月铭刻了这个国家电影历史的每一处辉煌
那时候,电影就是电影,演员只是演员,艺术是艺术,信仰是信仰,热烈且纯粹。
30年过去,她还躲在角色后面
用不着谁认可,她就是个好演员
成为“巩皇”之前,巩俐为做一个“演员”竭尽了努力
她不是什么艺术世家的出身,在那个电影属于“不务正业”的年代里,她经历过两次高考落榜后,终于在1985年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
幸运的是,还是学生的她当时出演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就直接把她送上了演员的巅峰殿堂——国际A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颁奖台
自此,“巩俐”这个名字随着“九儿”一起,成了一代人心里最最热烈的电影记忆
随后,《大红灯笼高高挂》
《秋菊打官司》
《霸王别姬》等等接连不断地上演巩俐作为一个演员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她渐渐把自己立成了一道30年都无人可以逾越的行业丰碑
与这些相称的是她的“敢”和“拼”:
演《红高粱》前,她提前去高密待了两个月,练挑水,练说话走路,肩膀常常被扁担磨着肿起老高,最后一张嘴就是山东女人的飒利劲儿,这样才有了故事里的“我奶奶”,才有了30年没人能忘的那一抹酒香高粱红
演《秋菊打官司》时,她进组几个月一直拿洗衣粉洗头发,就为了头发有那种干草一样的糙劲儿,更好的贴近秋菊这个角色的生活状态
她也为此刻意练着自己吃面条时刺溜刺溜发出声音,从眼神到动作再到口音,她就要把自己结结实实按进陕北那段故事发生的土地里
拍《艺伎回忆录》,她花5个月练转扇子
跟章子怡真刀真枪地互扇巴掌,下了戏满脸都是红印子
拍《霸王别姬》菊仙跟小楼结婚那场戏时,戏里菊仙在那天脱了火坑,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那么泼辣的头牌姑娘,却眼神儿里都是甜和向往;
戏外,拍那场戏的前一天,巩俐的姐姐离世,她也没来得及去道别,第二天更没办法留时间给自己悲痛——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你再看这场戏,也只能看到菊仙当时的幸福
进了戏,就忘了自己,巩俐一直是这么一个人。
最近,巩俐跟娄烨导演合作的新戏《兰心大剧院》待上映,《花木兰》刚刚杀青,《女排郎平》确认出演——接自己爱的本子,一直在路上
“我尊重我的职业”,巩俐的气场,来源于她用专业和信仰给自己人生镀上的绝对高光。
真幸运我们有着这样的演员,真希望我们还有这样的演员——让电影回归电影,让演员成为演员,采访完巩俐老师,我不怕她,我爱她。


编辑助理 / Vaness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