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查看你有多少朋友在悄悄关注
2019年库管为您推荐的
第22期人物推送
近,库管发现了一部横空出世的新美剧《切尔诺贝利》,同样是神剧工厂HBO出品的它,刚播出第一集就拿到了9.6的高分,风头盖过已经烂尾的“权游”。
在好奇地看了一集之后,库管发现这部美剧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是因为它采用了作家阿列谢耶维奇的作品作为剧本蓝本的创作来源。
在介绍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前,库管先来简单地科普一下切尔诺贝利爆炸事件:它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件,更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睡梦中的火光,是庆祝的烟花吗?”
爆炸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人们在睡梦中被惊醒,完全不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已经出现严重泄漏及爆炸。
孩子们透过窗户,看着突然点亮黑夜的白光,兴奋地问着身边的父母:
“妈妈,他们是在庆祝吗?”
在爆炸的瞬间,反应堆的盖子被掀翻,整个反应堆核心暴露在空气中。
但是彼时距离苏联最盛大的节日——5.1劳动节只剩下不到一周,官员们决定把消息压下去。当地居民在爆炸后仍旧照常上班上学,准备庆典,生生错过最佳撤离时间。
切尔诺贝利的爆炸,连带着附近的乌克兰城市普里皮亚季一起化为“死城”。
身为乌克兰人的阿里克谢耶维奇也开始思考,自己能够为经历这场灾难的人们做点什么,能帮助他们留下些什么,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记录也好。
这便是她采访并写作的初衷。
所有人都关心“大人物”,她关注“无名之辈”
从爆炸至今,描写切尔诺贝利的文学及影视作品不计其数。阿里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能够在其中脱颖而出甚至成为她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砝码,靠的是她挖掘得够“深”也够“真”。
大多数作家都在关注官员们的反应、苏联政府的对策以及国际上的施压。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普通居民、冒着生命危险去清理的“清理人”以及死城的现状,却鲜有人关注。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关注的,就是这些被遗忘的人和事。她说自己也是“小人物”,所以她的作品也关注像自己一样的小人物。
比如阿富汗战争中的年轻人、卫国战争中的孩子与妇女,生活在苏联与俄罗斯时代的普通民众。
她的每一部作品走访的对象都是那些,在街头随处可见的,与你我无异的普通人。
因此也有不少人说,她的作品让人觉得真实到压抑,因为那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就好像是另一个国度中的我们自己。
7年走访整理资料,她是“哑巴作者”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于1997年出版,阿列克谢耶维奇花了整整7年的时间,去搜集整理资料,与每一个人去交谈,而后记录下他们的声音。
不仅是这本书,她的每一本书背后都是漫长的走访记录以及一卷卷录音带录下的当事人的声音。
库管觉得,她的作品有一种力量,也许作者的思考与声音从来没有出现过,只是纯粹地记录当事人的叙述,但字里行间,又能感受到她的悲悯。
记得《我还是想你妈妈》这本书中,阿列克谢耶维奇透过孩子讲述了三个士兵被德军枪决时的最后一幕:
一个少年一个青年和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被德军押解着走向刑场,他们对着沿街的人大声重复着自己的名字,坦然赴死。无名牺牲的他们,名字却被那个躲在家中的孩子记了整整一辈子。
她说自己的作品叫做文献文学,历史学家舍弃的地方,就是她创作的起点。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延续了索尔仁尼琴的复调写作风格,隐身于作品之外,不发出一点声音。
但比起索尔仁尼琴的冷峻与笔下时不时流露的嘲讽,阿列克谢耶维奇则以同情心去看待每一个受访者,即使她们曾经站在她的对立面上。
记录苦难与真实,却被扣上叛国罪罪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名字等同于“叛国者”
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系的她,因为忍受不了当时的新闻审查制度,开始尝试着把不能在报纸上发表的稿件整理集结。
她频繁地去采访那些“被遗忘”的人:卫国战争中的孩子和女兵们、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的普通居民及“清理人”、阿富汗战争中那些年青的士兵们。
这些亲历战争的人们描述的,与官方粉饰过的历史不同,充满了欺骗、遗忘及不公。
1992年,阿列克谢耶维奇被指控为美国中情局工作,并接受政治法庭审判,但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介入而中断,阿列克谢耶维奇免遭一劫。
但阿列克谢耶维奇还是受到了种种限制,电话被窃听、不能公开露面。
2000年,她流亡法国巴黎避难,11年后才得以返回白俄罗斯明斯克居住。
从切尔诺贝利到福岛,她仍旧在记录
2015年阿列克谢耶维奇捧得诺贝尔文学奖,因“她对这个时代苦难与勇气的写作”。但她没有就此停笔,而是继续记录那些“真正发生的,又被遗忘的历史与人”。
2011年福岛核电站爆炸泄露,其严重程度被称为是“21世纪的切尔诺贝利事件”重演。
2017年,在福岛事件发生6年,已经被多数人遗忘的时候,阿列克谢耶维奇与NHK电视台合作,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再度走访切尔诺贝利与日本福岛。
在纪录片中她透露自己其实也是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受害者,姐姐在核电厂附近工作,爆炸后不久身患癌症去世。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会不屈不挠地一直坚持为这些普通人发声和记录。
在出入切尔诺贝利、采访那些感染者的时候,阿列克谢耶维奇当然知道自己也有被核辐射感染的危险;在记录战争中普通人的遭遇,撕开粉饰的时候,她也知道自己或许会如前辈一样永远消失。
但是她没有退却。固执地用一卷卷磁带记录下受访者的声音,然后一遍遍听着他们的故事,整理成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只是强人与英雄的名字,普通人的遭遇如尘埃不值得一提。阿列克谢耶维奇,让这些普通人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他们不是无名之辈,他们创造了历史,他们改写了历史,他们是受害者,也是真正的英雄。
天留言点赞最多的朋友,送Kindle皮套!
(如果你等不及想要,点击小程序下单)
↓↓↓
明天21:35前,在本文留言区点赞最多的网友
随机赠送万读商城Kindle皮套一个!
— THE END —
没看够的话,这边还有:
点击阅读原文,来微博找我玩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