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留学行业观察
太傻留学员工赴总部维权(图)
自2月份太傻爆发维权纠纷以后,母公司华闻传媒介入处理欠薪,退费事宜。但最近华闻传媒一份公告显示,早在2018年华闻传媒已经发现了太傻的财务问题,并向海南仲裁委提交了仲裁申请。
公告说:本次报案尚未进入立案、侦查、公诉等程序。目前太傻网已经处于关闭状态,我们不必关注后续进展,也无须判断孰是孰非,这个事件背后有两个问题很值得大家思考。
1、资本并购给留学行业带来了什么?我们从太傻被收购后的发展看,太傻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完成对赌,而没有把提升学生服务作为重心,对赌完成,一个留学品牌倒下。我们再复盘其他一些机构的并购案例,公司被收购,无论对赌三年也好,五年也罢,对赌完成,创始人上岸,投资机构股票大涨,除此之外,给行业留下一地鸡毛。
对赌完成之后,员工随时可能失业,学员随时可能维权。
你会不会相信,一个公司创始人上岸之后,还会以创业者的心态再去经营这个公司?
你会不会相信,一个跨界财团,冒着股价受挫的风险,经营一个营收占比不高、却时刻都可能出现负面口碑、微利甚至亏损的公司?
当然,有人会说资本市场的规则如此,没有资本介入公司可能死的更早等等,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高点去批判这种行为,我也认同这种说法,但有没有办法能规避这种套现的行为不产生炸雷呢?
比如:
避免跨界并购。如果是其他赛道的教育机构或者教育基金,为完善原产业链而进行的并购,比如好未来收顺顺,虽然顺顺给行业带来很多话题,好未来收购之后裁员也好,调整回传统留学机构模式也罢,但都没有让公司关掉,没有出现跑路,学生维权现象,就算他们未来关掉这块业务,为了主营业务的口碑也不可能留下烂尾。
让资本的归资本,运营的归运营。资本在收购公司初期就派遣职业经理人入驻,负责公司整体的运营,原创始人协助运营,直到完成业务层面的交接过度。当然这种情况下,对赌大概率是完不成的,职业经理人的目标是保持公司良性发展。
反观朴新的收购模式似乎更安全一些,很少和被收购机构创始人对赌,一口价收购,交接完成后,原创始人必须离开,业务自己接手,朴新对原团队裁员也好,洗牌也罢,都是为了给自己产生更多利润。即没有跨界,也没有依赖原创始人,只是对原创始人而言,收益没那么高而已。
2、预付款和结转营收。教育行业通常都是预付款模式,但很多从业者都没搞明白预付款和结转营收的区别。简单讲就是客户在你这里签约了,你获得了预付款,但你并未履行合同上的服务,因此不能作为确认收入入账。根据合同的履行情况,逐期转为确认收入,很多留学机构将服务节点化,按节点确认营收,直到学生完成申请,拿到签证,预付款才能完全转为结转收入。比如你看到公司当月营收500万,因为留学服务周期比较长的特性,实际上可作为结转收入的部分可能连50万都不到。
因为账面上趴着很多现金流,很多公司就开始膨胀,扩团队,开分公司,加大市场投放力度,但这些花的都是预付款,一旦后面营收出现问题,随时就会暴雷,很多公司倒闭、跑路,多半是这个原因。
观察君曾经一段工作经历:员工工资就是靠预付款支付,如果当月签约情况不乐观的话,次月初工资就会延后,有时会从5、6号,延迟到25、26号,完全是等着新的学生预付款来发放工资,如果后面的签约依然不乐观的话,欠薪就是必然了,这种寅吃卯粮做法对公司经营来说风险极高。
所以,尽管你们公司眼下签约不错,如果老板说公司目前亏损,那么,同学们,请选择相信吧。
创业者们也不要被账面上的预付款冲昏头脑。
商务合作,投稿
扫一扫加小编微信
扫一扫关注灯塔EDU
灯塔EDU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除非实在找不到),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原作者不同意请联系微信:qq948645101
好文!您的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