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有声知年朗读音频
文 | 范约翰
笔者是中国家庭教会的一员,信主快20年;也是一位牧者,服侍10年以上。服侍范围从最偏僻的农村教会到城市教会。笔者多年来一直看到一种现象,就是教会中“信徒”的后代信主的很少,这是很可悲的,更是不符合圣经、违背上帝旨意的。圣经教导我们,“要殷勤教导我们的儿女”;“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书24:15)。当然,圣经中充满了“信仰传承”的原则和教导。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复杂的历史、神学和现实的原因。笔者多年来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拙文初步回应这个问题,盼望引起教会中极大的重视和关注,使我们的信仰不至于遭受“灭顶之灾”(斯3:13),能够顺利地传承下去。
有人说,这不是上帝的“预定”吗?有一次,我在某县的同工会上谈到这个问题,一位同工很激动地说,“上帝会做的”。我也承认上帝会做的,我也完全地相信上帝的主权、上帝的预定之教义,这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中。但这不能抹杀我们的责任,以及我们应该尽的本分。这涉及到“上帝的主权和人的责任”,本文暂不展开讨论。
以下是对这个问题几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中国教会很多人的信仰值得商榷。上世纪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当zf对教会的逼迫结束后,大量的人涌入教会。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疾病或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有人是寻求精神寄托,当然有些是真正信靠上帝。这个庞大的人群在进入教会以前,几乎没有人给他们传过福音;即使传福音,也是医病赶鬼之类的假福音。当他们进入教会以后,也没有听到纯正的福音,基本上都是医病赶鬼之类的道理。
后来教会也讲到“因信称义”的真理,但因为原来信仰的根基就是医病赶鬼之类的道理,再加上“因信称义”的真理也没有讲清楚,甚至扭曲到“因信称义、因行为成圣”这一类道德主义的教导;所以结果是很多人的信仰从来就没有归正,仅仅停留在“信耶稣,得到某些方面的好处”这个层面上,至于“为主作见证”、“荣耀神”基本上没有想过,即或想过,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头脑中。
圣经中对信仰的基本阐述是“与基督联合”、或“在基督里”,其果效是“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我活着就是基督”(腓1:21);“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12:2)。结果是这个人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不以世上的荣辱得失为人生目标,而是以“荣耀神”为新的人生目标。
圣经中的“信”也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在的表达,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头脑中,也不只是流于外在的宗教仪式(类似新约中的法利赛人),而是从内在的生命到外在的生活,是“革命性”的改变;这一切都源于“心”的改变,而“心”的改变来自于上帝的重生。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3章“撒种”的比喻讲了四种状况:“撒在路旁的”是指,听见天国的道而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一旦为道遭受患难或迫害,立刻就跌倒;“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忧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结不出果实;“撒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明白了,后来结了果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布雷克牧师在《基督徒理所当然的侍奉》中也讲到了四种信心(四种信心和主耶稣的四种状况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历史性的信心;神迹性的信心;暂时性的信心和救赎性的信心;前三种的信心都是假的信心。虽然有时候和真的信心很像,但没有真正“心”的改变和生命的更新。
对照教会中“信徒”的信仰,和主耶稣讲到的前三种状况是惊人地相似,也和布雷克牧师谈到的三种假的信心非常相似。许多所谓的“信徒”从来没有真正相信,“心”从来没有真正改变;停留在口头上的信仰和形式上的信仰。他们的价值观依然停留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所思所想的还都是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他们所爱的依然是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事(约壹2:15)。这就难怪他们没有“信心”也没有勇气把自己的后裔“交托”给上帝。他们可能有时候也会为他们的下一代祷告,但祷告的内容集中在“今生今世”的好处,如出入平安、诸事顺利等等。所以,这类的“信徒”不重视他们后代的信仰就很正常了。
我们再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第二个巨大的影响因素是教会中“人本主义”的信仰。与之对应的是“以神为本”的信仰,如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第一问,“人生首要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荣耀神,并以祂为乐”。二者根本的差别在于我们信仰的动机。我们建立起来的真理体系(或教义体系)成为了我们心中的“坚持”,这决定了我们信仰的方向。
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神学(本文不愿意引起神学之争,但不得不提及神学)。对人的本性是“罪人”的理解和实践上,神学上解释为“(本性上)全然堕落”和“(行善上)完全无能为力”;教会中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个领域中加上了“自由意志”的概念和讨论。教会中的教导基本上分两大类,一类是人有所谓的“自由意志”,在决定“相信耶稣”这事上有人的成分;另一类是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人死在过犯罪恶中(弗2:1),没有任何的可能性来“相信耶稣”;只有上帝“重生”的恩典临到这个罪人,同时将“信(耶稣)”的心赐给这人,这人才“活过来”(弗2:1),“相信耶稣”。
这两个观点到底哪个正确呢?
首先,圣经从来没有出现“自由意志freewill”这个词,出现了“自由free”这个词。“自由意志”是个哲学上的概念,基本上指“自我作决定的自由和能力”;圣经的教导是,人在没重生以前,是没有“行善(作讨神喜悦的事)”的能力,罪人只有犯罪的自由,没有行善的自由。圣经中“自由”是指在基督里的自由,人有了新生命,才得到了自由;“天父的儿子若让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8:36)
从圣经整体的教导来看,罪人的必然结局就是“死”,罪人没有能力藉着“行善”或“配合”上帝的拯救而得到拯救。是上帝主动地来救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多3:5)”,我们才得到了拯救。
那么,这两个方向的分别“差距”有多大呢?从根本上来说,在上帝“拯救”我们的过程中,从重生、称义到成圣,我们有没有“功劳”可呈?圣经教导我们一切都是上帝的工作,都是恩典,“唯独恩典”。
而中国教会在理解和实践这项真理教义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添加了人的成分。如传统的“灵魂体”三分法,就是把“灵”单独分出来,解释为“人的灵”是与上帝相交的部分,是还未“堕落”的,是可以配合上帝拯救工作的。岂不知圣经中从来没有这种用法,这只是人自以为是的想法罢了(在此不做详细讨论,了解请参考饶孝柏著《属灵人的再思》)
在“无限赎罪”和“限定赎罪”的探讨中,根本问题在于“在得到救恩”上,有没有人的功劳。“无限赎罪”的观点从根本上分析是认为,上帝的拯救最终还是需要我的相信,耶稣在十字架上只是成就了救赎的“可能性”,人“信不信”是上帝拯救成功的条件。圣经的教导很清楚,人的信心是上帝赐的(弗2:8)。在上帝拯救的工作上,人没有任何的功劳。
在此只提这两个例子,这也足以让我们看到,在上帝拯救的工作上,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加上人的成分。对“唯独恩典”的教义,我们的理解和认识总是模模糊糊的,严格来说是错误的。这样的认识对教会的牧养、信徒的成圣都有致命的影响。教会的教导和牧养总会带有律法主义的倾向,信徒的成圣也加上了很多“人”的成分。由此产生的结果,一方面我们的生命总是“软弱”的,我们在信仰上没有热情,也没有好的见证,更无法产生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这一类的教导没有能力“动摇”人不信的恶心,人不信的恶心只有上帝的话语、纯正的道、大能的福音才能改变(“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道德主义”、“律法主义”的教导不能改变人的心。中国历史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道德主义”、“律法主义”的教导,从来就没有改变人的“心”,只是“利诱”或“恐吓”人的心罢了。教会里的讲道和教导,很多就是在“道德主义”、“律法主义”的内容外面加上了基督教的包装罢了。所以教会里的教导和你的信仰影响不到你的后代就是必然的了。
以上是两项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有许多原因;接下来再思考两项比较明显的吧。
“世俗化”的冲击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世俗化”了,中国更是如此。当然圣经说,“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 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提后3:1-5)
中国的“世俗化”无孔不入。五年以前我曾经到云南最偏僻的地方,这个地方离交通工具能到达的地方还有二十多公里,人均年收入不到一千元。但当我问当地教会领袖的儿子,“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居然是“买一辆轿车”;当我听到这个回答,我真的无语了。
今天的人(包括教会里的人),对物质和以物质为代表的这个世界的追求和贪恋到了疯狂的地步,比历史上任何时代更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让一个人来信靠耶稣(从根本上来讲,是摒弃这个世界,而追求神的国)是何等的艰难!所以,“世俗化”的挑战对我们下一代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教会服侍的理念
中国教会的服侍向来不注重家庭的服侍,虽然这几年教会里开始了婚姻家庭、亲子关系的课程或讲座,但是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达至“家庭基督教化”的果效;这些课程的目的仅仅是改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几乎没有家庭开始家庭敬拜,基督教几乎没有触及家庭这个层面。再加上大部分农村教会里面都是姊妹,丈夫和孩子信主的少而又少;很多姊妹在家里也没有美好的见证,所以在信仰上对下一代的影响就软弱无力了。
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里只是初步地讨论。盼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教会极大的重视和深入地思考。本文有些观点若有得罪,盼望在基督的恩典里海涵。
愿荣耀归于天上的父,平安喜乐临到地上祂的子民!
作者简介
范约翰,牧师。
往期精彩
有偿征稿
长期有偿征稿,征稿类别如下:信仰生活、感恩见证、时事评论、神学解析、婚恋家庭。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