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加盐
来源:何加盐(ID:ihejiayan)
01
“我们要工作,孩子要吃饭,为何如此下狠手!”
有人在街上拉横幅示威。
这些人,不是国企下岗职员,也不是讨薪农民工。
而是一群毕业于世界名校、在全球顶级外企工作、拿着几十万、上百万年薪的互联网工程师。
在他们身后,“Oracle”的红色牌子,鲜红得耀眼。
北京甲骨文大厦/@jackyyen,大众点评网
Oracle,是仅次于微软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有着无比辉煌的过往。
它也是最受应聘者欢迎的企业之一,福利待遇非常之好。进入甲骨文的人,都是各学校的精英。成为甲骨文的一员,曾是无数大学生的梦想。
这个梦想,现在被无情击碎。
2019年5月7日,甲骨文公司突然宣布,中国区研发中心(CDC)裁员900人。
5月22日,是甲骨文900名被裁员工正式告别公司的日子。
900人,占CDC全部人数的56%。而剩余的44%,据传在7月,也要全部被裁。
甲骨文中国技术团队主要成员毕涛,在“脉脉”上记录了事情发生的过程:5月6日晚上,他们忽然收到一个很不平常的全员会议通知。在第二天一早的云视频会议上,公司宣布“做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随后,毕涛被安排与公司HR一对一谈话。公司要求他5月底离职,30日是最后期限。如果离职越晚,赔偿金就越少。
据甲骨文内部员工透露,被裁的员工,平均年龄是37岁。
曾经的甲骨文公司员工,现在微博上著名博主@北京大土豆 评价说:
“外企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引自@北京大土豆 5月7日微博)
讽刺的是,Oracle,直译为“先知”的意思,中文名所用的“甲骨文”,在中国古代,被用于占卜,预测未来。
这家以”先知“为名的公司,恐怕没有能够预先知道这一命运吧。
但也有很多人,早早就跳出了甲骨文,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对未来的感知力,让他们和这些打横幅的人,拥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02
我的朋友A,早先进入甲骨文公司工作,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去错了地方”。
不是说甲骨文公司福利不好。相反,这家来自硅谷的美国公司,非常人性化。
根据网友@JaskeyLam 在知乎问题“在甲骨文公司 (Oracle) 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下的回答,甲骨文公司的部分福利包括:
  • 最少16天带薪年假,工作越久,假期越长。
  • 每月可以请两天带薪病假。
  • 看病全额报销,子女报销一半。
  • 上下班不打卡,工作时间自由分配。
  • 可以申请在家办公。
  • ……
公众号“子弹财经”作者克虏伯,借用一位程序员之口,比喻甲骨文公司为:“北京最大的一个养老院”。
朋友A在加入甲骨文之后不久,就离开了。
他加入了一家初创公司,工资降低了很多,每天忙得要死。但是后来,公司发展起来,他也跟着公司成长,随着公司上市,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告诉我,有很多人都在甲骨文极度辉煌的时候,主动离开,后来创造了自己事业的辉煌。比如:
梁建章,曾任甲骨文公司中国咨询总监,后来离开,创立了携程网,现在公司市值超过1500亿元。
喻思成,曾任甲骨文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后来成为阿里副总裁、阿里云技术业务总经理。
刘伟光,曾在甲骨文工作多年,后加入阿里,现为蚂蚁金服副总裁。
张韶峰,曾在甲骨文做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工程师,不久离职创业,现在他创立的百融金服已经完成10亿元C轮融资,成为风头正劲的独角兽,计划明年赴美上市。
崔晓波,曾为甲骨文大中华区A&C技术总监,后离职创立腾云天下(TalkingData),是另一头高估值的独角兽。
 ……
这个名单还有很长。可以说,和谷歌一样,甲骨文也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一所“黄埔军校”。
与留在学校不走的同学相比,这些离校闯荡的人,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他们中很多,早已是亿万富翁。
对此,朋友感慨道:一定要做一个对未来高度敏感的人,不要被当下的稳定和舒适所迷惑。否则,终有一日,你会失去未来,悔之莫及。
03
在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外企是最热门的选择。
我仍记得2007年秋招,浙大学子对阿里巴巴不屑一顾,没有几个愿意去。而宝洁公司却在校园掀起了招聘狂潮,几乎每个临近毕业的学生都会去试一试。
我止步于终面,我的好朋友被录取了。他是浙大最好的社团的主席,能力很强。
几年以后,他也离开了宝洁,自己创业。那时,阿里巴巴已经成为招聘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公司。
现在,还是会有师弟师妹进入宝洁,但它已经远远不是我们心中的最优选择了。宝洁的人员流失率,也变得非常之高。
我曾经去一家新科技公司调研,他们做大数据营销,非常厉害。公司里的人,大半都是从宝洁跳槽出来。
公司创始人L和我讲,宝洁是一家很好的公司,但是在时代的冲击下,它没落了。宝洁培养了中国无数的营销精英,但是自己的营销,却不再有效。
宝洁公司的业绩已经连续多年下滑。今年3月,公司宣布从巴黎的证券交易所摘牌退市。
6年前,诺基亚被卖给微软时,它的CEO史蒂芬·埃洛普曾经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We did nothing wrong,
 but somehow, we lost.”
——我们什么都没做错,
但不知为何,我们输了。
宝洁,也是一样。
04
现在世界变化太快,没有什么职业是稳定的,也没有什么工作是长久舒服的。
我们曾以为国企是铁饭碗,可90年代末,一夜之间,千万工人下岗。
我们曾经为中国移动的高福利而眼红不已,转眼间,微信的降维打击让移动的营收大幅下滑。
仅仅10年前,诺基亚还风光无限,智能手机的狂潮一来,诺基亚手机一落千丈,只能卖身给微软。
类似的公司还有王安电脑、柯达胶卷、天涯论坛、新浪博客、人人网社区……
不要以为现在的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过得似乎挺好。实际上,马云、马化腾、任正非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会有无数的职位失去价值,无数的公司被迫倒闭,无数的人找不到合适工作。
张泉灵说: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没有什么事情是稳定的,每个人都是不断在路上奔波,永不停歇,直到再也干不动的那一天。
对未来的敏感性,可能将成为我们这一代,及我们的子孙后辈,决定命运的最重要一个素质。
05
努力很重要,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最近关于996工作的讨论非常多,大家都在声讨996公司的不人性。
甲骨文公司可谓是996的绝对反面。可惜,这么好的公司,在中国却开不下去了。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可以声讨996。但是作为个人选择,我劝你远离那些955的安逸单位——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要去街上拉横幅。
如果是养老,选择安逸没有问题。但年轻时选择安逸,一个人就废了。
更重要的是,不管你现在是被迫996,还是安逸地955,永远不要忘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抬头看路。
抬头看路,就是要看时代发展的潮流。
厉害的人可以看到行业发展的趋势,早做准备。我的朋友A和新科技公司的创始人L就是,看到风要来,就赶紧去到离风口最近的地方,这是跑得最快的办法。
次之的人,就算看不到风从何处来,但他会跟着牛人跑。做不了风口上的猪,还能做一个骑在猪背上的勇士。如我做咨询的一家公司,虽然做不了智能手机,但他们做了智能手机的屏幕;另一家公司,在做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
这个链条还可以往下延申。例如,还有一家公司在做新能源蓄电池的外壳;更有一家公司,在做蓄电池外壳专用胶。还有一个写公众号的朋友”小特叔叔“,专门写关于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的一切,也一年赚上百万。
再次之,就算我们分辨不出趋势,也看不到或跟不上牛人,起码我们要知道,哪里是要绝对避免进去的“死地”。
如,你现在去竞聘当高速公路收费员,那不就是拿自己的前程当儿戏吗?以后都是ETC或无感收费,哪里还需要收费员。
如果你在这样的单位工作,你的未来,会非常危险。类似的行业和单位还有:
  • 没有任何技术优势,连机器都能代替你干活的行业;
  • 完全凭借行政垄断或特殊政策而存在的行业;
  • 靠卖资源,尤其是政府给与特卖权的资源的企业;
  • 非关键位置的体制内部门和岗位;
  • 能迅速被可见的新技术完全替代或淘汰的行业;
  • ……
如果还在这些行业或单位的,一定要尽早谋划其他的出路。
第二件事,持续学习。
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明天很可能就没有了价值;我们现在所在的公司,明天很可能就不复存在。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更多的东西。
有一些知识和技能,是可见的未来,一定能用得上的。如编程、深度学习、智能制造、新能源、社交电商、移动互联网内容创作等。如果想赶上奔往未来的列车,可以多花点功夫在这上面。
还有一些知识和技能,是不管任何时代,永远都用得上的。如演讲、写作、心理学、财务、企业管理等等。如果你暂时不知道学什么,可以先把这些学好。
如果你身处996公司,不管多忙多苦多累,一定要抽出时间学习,确保你在职场上始终有竞争力。不然,你天天996,最后不光累垮了身体,一朝市场生变,你还将被无情淘汰。
如果你现在工作比较轻松,更要抽出时间学习,千万不要安逸度日。在这个时代,安逸一定是暂时的,奋斗才是永远的。如果你习惯了安逸,一旦形势发生变化,你可能连谋生的手段都没有。
重要的是,我们要始终对未来保持敏感,把人生的选择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否则,下一个哀叹”我们要工作,孩子要吃饭,为何如此下狠手“的,可能就是你我。
参考资料:
1.为什么甲骨文被裁员工不值得同情,克虏伯,子弹财经,微信公众号
2.大败局,硅谷巨头甲骨文败走中国始末,Miss X,凤凰科技,脉脉
3.在甲骨文(Oracle)公司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Jaskey Lam,知乎
4.@北京大土豆,5月9日微博

作者简介:何加盐,一个专门研究牛人的人。曾在政府工作,后创立咨询公司,现为咨询顾问,公众号写手。和你一起了解牛人是怎么炼成的,从牛人的经历与方法中,获得思维与认知的提升。了解牛人,学习牛人,成为牛人,从关注何加盐开始。
THE END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
可以点击右下角的在看告诉小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