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推出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目前豆瓣评分已经攀升至9.7,IMDb依旧高达9.6分。
基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真实发生的人为灾难事故,《切尔诺贝利》所呈现的一切,因为强烈的真实性,其令人窒息的程度,可以说不亚于任何一部恐怖作品。但更重要的,它试图还原的历史现实,其中种种人性的残酷和压抑的无奈,迫使我们反思当下。
这部作品的讨论和热度还在持续,我们也特意邀请看理想的三位主讲人——徐英瑾、梁文道、陶朗歌,分别从不同视角给予「切尔诺贝利」一场重新解读。
其中有矛盾、有碰撞,也有相关漫画作品的剖析,但没有太多陈词滥调,也凑成了今天的一张关于切尔诺贝利的「小圆桌」。
 评《切尔诺贝利》
1.
徐英瑾:一场「自我欺骗」的巨大悲剧
切尔诺贝利事故中,那些欺瞒者其实陷入了一种「自我欺骗」的心理状态。要最大限度降低「自我欺骗」所造成的负面结果,需要的是来自第三方力量的制衡。
——看理想《用得上的哲学》《暧昧》主讲人
徐英瑾
徐英瑾:8.6-9.0分
评分理由:为什么要给这么诡异的一个区间分?因为豆瓣评分有点过高了,才出两集。切尔诺贝利这个故事本身比较可怕,前面是比较好展开的,所以我还想再看看之后会怎样演绎,后面考验功力。但我也觉得即便只看这两集,制作还是非常精良的,苏联风格浓烈,片中出现的当时的苏联巴士车、直升机等,都是满满的复古风。因此我想反问,这个片子本来该是俄罗斯人拍的,你们在干嘛?
用哲学视角解读《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的那天——1986年4月26日,恰好是我八岁的生日,所以切尔诺贝利在我的大脑皮层,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关于《切尔诺贝利》这部剧,我更想从哲学角度提出一个关键词,即「自我欺骗」
粗糙地解释「自我欺骗」,就是指一个人其实内心深处是不相信某件事情的,但是同时又要强迫自己相信,自己欺骗自己。
《切尔诺贝利》这部剧里反复出现的一些情节,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欺骗的表现,比如那位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副总工程师,迪亚特洛夫。
当爆炸发生时,尽管已经看到满地散落的石墨材料(石墨具有良好的中子减速性能,最早作为减速剂用于核反应堆,整座工厂里只有核电站运作最核心的部分,即核反应堆堆芯周围才有石墨材料),测量仪器已经爆表,厂内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肤溃烂和流血、咳呕,种种迹象都已经强烈表明,是核反应堆爆炸了,但迪亚特洛夫仍然坚持「不可能是堆芯发生爆炸」。
甚至声称是汇报的下属出现幻觉了,并用威胁的口吻强制其他厂内人员按照他的判断执行,不准随意对外泄露“不可能”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他多多少少已经具备「自我欺骗」的主要特征了。
这个情节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作为一个核电工厂的副总工程师,他虽然也是一名官员,但他至少是受过一定专业训练,并且非常清楚发生的情况的,面对这样一场显而易见的事故,他竟然会采用自我欺骗对自己进行麻痹,这到底是为什么?
自我欺骗是一种区别于「一厢情愿」(wishful thinking)与「完全被骗」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最神秘的居间状态,比如《切尔诺贝利》里的迪亚特洛夫,明明眼前的证据已经足以证明一种推理结果,他却仍然要逼迫自己相信反面结论,两种信念在脑海中打架,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
我们知道,在讲逻辑的时候有一个基本规律,叫做「排中律」。就是指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性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但是,自我欺骗就容易让人陷入这种非理性的状态中。
要分析迪亚特洛夫行为的成因,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解释方案。第一种方案:产生自我欺骗,可能是由于在思维过程中某个时间序列上,突然因为某种因素,从开始相信的结论,游移到相信该结论的反面,在两种矛盾结论中来回游移。
以副总工程师的反应为例,当下属向他报告情况,总工程师当下第一反应可能是相信了,但是下一秒他又认为不对,因为他想到没有任何一份设计材料上表示堆芯可能会发生爆炸,一旦出事至多也是熔化,于是他马上把前面一个想法给否定了。当后续看到石墨材料等等新证据,他的想法又发生了游移。
第二种解释方案就认为,实际上一个人是分成多个小的自我的。比如剧里这位工程师,他同时具有一个科学家的自我,但也是整个官僚体系中的一颗螺丝钉,一个官员身份的自我,这是两套不同的逻辑。作为一位科学研究者,他应该根据科学证据给出一个合理推测;但作为官僚体系的一员,他考虑的可能是如何担责,如何向上交代。这是两套不同的行事逻辑。
于是,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现状的评估,在迪亚特洛夫脑海中可能形成两套评估方案,作为科学家的自我评估结果相当糟糕,但作为官僚体系成员的一部分,那个小的自我,则会相信结果还没有那么糟糕。这两个自我就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持有了两种矛盾的信念。
第三种解释方案,你可能听起来会觉得有些难以接受,那就是一种来自马基雅维利主义思维的一种解释。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一个人说出来的话,未必要与自己相信的理念或事实相符合,也就是说,一个人为了达到目的,撒谎也是可以的,这也是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一个大框架。
你可能会指出,撒谎和自我欺骗不是一回事。但请注意,按照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对于自我欺骗的解释,一个人要欺骗他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欺骗自己,让自己完全或者一定程度上相信。
按照这样一种对自我欺骗的解释,自我欺骗本质上变成了一种「表演艺术」。不同于艺术表演中为了美的目的,切尔诺贝利那位副总工程师的这番表演,他的目的更明显是为了一些功利性目的,他长期受制在苏联那套官僚和管理体系之下,他更恐惧承认事故结果,将影响他在整个社会里生态位的安全。
从这个角度上看,切尔诺贝利所体现出来的这种人类精神活动的特点,具有一定普遍性。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使用这种自欺欺人的状态,或许是为了得到其他社会团体成员的肯定,或许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许是为了保证自己心理的一种稳定性,强迫自己接受一个并不那么相信的观点或信念。为了这个信念不至于破坏掉你的整个信仰体系,自我欺骗甚至一定有限范围内,是保持我们人类心理健康的一种方式。
非常不幸的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太过庞大,这种自我欺骗的倾向所可能暴露的负面后果,就会被几何级数地扩大。这也是我们对这件事故的肇事者,感到无法原谅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让自我欺骗现象所导致的负面结果,可以被压缩到最低限度?这就是我一直反复强调的,一定要牵涉到制衡的思想,均势和平衡是让辩论得以健康进行的一个基本的社会条件。
具体而言,由于每个人的思维定见不一样,每个人的背景信息不一样,每个人产生自我欺骗的具体方式也可能不一样,所以要让具有不同利益、不同力量的人在一个公开场合公开讨论,这时候才可能让一些明显的自我欺骗慢慢消融。
比如,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戈尔巴乔夫本人之所以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也是来自于第三方的力量。
当核辐射物质远飘到瑞典以后,瑞典引发了警报,因此瑞典的外交部门向莫斯科提出了严正警告,随后各国(尤其欧洲)外交部门都向莫斯科提出警告,戈尔巴乔夫颜面大失,他才意识到这件事严重性。在这种情况下,再做「自我欺骗」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这就意味着瑞典这些国家政府,其他独立的科研机构、独立的科学家对这件事的揭露,实际上是促使一小部分当时苏联掌权者能够清醒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这种外来制衡力量,灾难很可能还会继续拖延,更多的人会因此失去宝贵的生命。
所以,一个公平的、科学的论证,前提就是能允许不同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而且意见方本身都应有各自独立的财政来源、经济来源和政治权威,这样才能构成真正的相互制衡。
2.
梁文道:特殊体制和文化氛围的长期渲染,
人失去了自省的能力
《切尔诺贝利》的这两集里,不存在真正的「坏人」。他们下意识的欺瞒,其实是一种在某种特殊体制下、相关文化氛围中,长期经营而产生的不经自省的第二本能。
——看理想《八分》主讲人
梁文道
梁文道:9.0分
评分理由: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极高的分数。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这部迷你电视剧?除了我在上一期《八分》里曾经说过的,它的资料来源本身就已经相当震撼人心。更重要的是,直到目前为止,它作为一部电视剧本身拍摄得非常好。
在第一集里面,我们就能看到很多丰满立体的细节,这些细节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即使拿掉对剧情也无伤大雅,但是它们的存在,会让整个场景的气氛、相关人物的刻画,变得完全不同。
比如片子一开头,男主将自己的秘密录音送到外面藏起来,然后回到家中上吊自杀。你有没有注意到地上的那只猫?他专门为它多准备了几盆食物和水。虽然这是一部依据事实再加以虚构处理的电视剧,但是透过这种种细节安排,让观众更容易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真实。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目前两集里其实基本上不存在「坏人」。
我们可能会以为在这么重大的灾难里面,有这么多人参与了事后看来隐瞒、虚报工作的,难道这些人都不是坏人吗?他们还真的不是。
你会看到他们那种状态,不是带着存心欺瞒、伤害大众的动机,他们几乎是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之中,有点像《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说的“机器人的状态”下,直觉做出了当下的反应和决策。
那是一种在某种特殊的体制下、相关的文化氛围中,长期经营而产生的不经自省的第二本能。这种状态并不是那么容易通过镜头捕捉的,但这部剧确实做到了,至少在这些方面表达得非常仔细。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与它的争议:
上一期《八分》节目里,我提到了,HBO这部高分新剧它的一个可能的参考来源,即书目《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你会发现,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试图展示的人间面目之残酷,能够让人看的时候几乎不忍再看下去,但是又忍不住把它看完。而看完之后,可能又会几天几夜,脑海里都止不住回想起那些画面,回响着那些被访者的声音。
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时,还是前互联网时代,苏联民众如果想要了解什么是核电站,什么核辐射,如何处理核辐射,大家只能去图书馆查资料。
可是,当事故发生几天之后,苏联当地公共图书馆里所有关于核辐射、广岛、核爆、X射线的书全都消失了,书店里也再也找不到这些书籍,而官员们的说法依然是「为了避免在民众中制造恐慌」。连能够一定程度缓解辐射的浓缩碘,都没有被立即投入使用。
为了安抚民心,他们鼓励那些第一次搬离老家避难的居民们,在不远处的辐射云下露营,在河边游泳晒太阳,让军队从早已无人的小镇中清理出一栋房子拍摄婚礼,如此种种,都被拍成影像传至全国各地。
还有一位地方报纸的记者写到,
辐射剂量检测仪卖了一个月就不见了。这是不能写出来的。辐射量有多少,下降了多少,也是不能写出来的。更不能写出来的是村子里只剩下了一些男人,女人和孩子都走了。
……我写了这里的情况……然而,编辑部主任毫不留情地画上红线:「你别忘了,我们有敌人。我们还有很多敌人,就在大海的那一边。」所以,我们只能写好的,不能写坏的。也不能有不可理解的。
切尔诺贝利,在我们的文明中,留下了这样一个奇异的断点。它其实也是一面扭曲的镜子——在里面,我们多少都能看见自己。
我极力称赞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本书,它的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本人,也的确颇具争议性。有朋友指出,她曾因篡改当初受访者的原话而被判处罚款,所以对她书籍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又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这件事情可以分两个层面看待,第一个层面比较困难且复杂。首先请注意,阿列克谢耶维奇拿的是「诺贝尔文学奖」。
虽然她像一个调查记者般,写每一本书都花了很长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访谈,收集大量的真实资料,而且她的作品总是喜欢直接采用受访者的话语,再组织编撰,但是她本人未承认过自己是记者,她一直认为她就是一名作家,顶多是非虚构写作的作家。
她甚至还强烈声明,自己的小说是一种「多声部」小说,诸多声音夹杂其中。她也一直承认她的作品具有相当大的文学成分,文学成分也包括了最具争议的这一点——
她会对那些受访者的话做一些改动,哪里对所要表达的东西有帮助,她就直接摘编出来,有些时候也会修改原话。
这一点使得她备受质疑。可以说,她的作品与她的作家身份,其实踩在了危险的边界上。
一边是应该客观如实报道真相的新闻记者,另一边则是一个要表达某种特殊情感和道理,而进行虚构创作的传统文学作家。
然而,在我看来,她在报告文学这种非虚构写作上,走出了一条很特别的道路。
她旨在传达的内容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一种「更真实的情感」
我想起亚里士多德那句「诗比历史更真实」。我所指的真实,就是这种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真实」。
第二,她当年曾经被告上法庭,因为她篡改了受访者的原话。这件事情发生在1993年,恰恰就是《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其中一位受访人,对她当时已完成的书目《锌皮娃娃兵》非常不满,表示自己的原话被她篡改,因此将阿克谢耶维奇告上法庭,后来也打赢了这场官司。
但这件事情我们也要放在一个特别的社会时代背景下来观看。
当初她修改了受访人的原话当然是错误行为,尽管她有文学的理由,但在法律上站不住脚。然而,我们也要知道这位白俄罗斯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白俄罗斯是位非常不受欢迎的作家。一直到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她的大部分作品其实都没有在白俄罗斯出版,为什么?
因为她一直用俄语写作,而写的又多是前苏联的事情。这对于今天很多白俄罗斯人,特别是苏联解体独立之后的白俄罗斯人,他们更想把这些事情和回忆丢到一边,他们并不想再提及。
今天这个国家有着很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他们会认为,你身为白俄罗斯人,不写白俄罗斯,却写前苏联的东西;不用白俄罗斯语来写作,而是用俄文来写作,这就说明你不算是我们国家文学的一部分,甚至算不上我们这个国家的人。
更糟的是,你所写的这些内容里,好像专门挑的都是那些不堪入目的事情,专门写那些国家历史上难过、痛苦的,甚至可以说是羞辱国家尊严的内容,这怎么行呢?所以当年在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很多白俄罗斯人是反对的,也不欢迎她的。
这是民间的情绪,而民间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绪,有时候是与社会体制、政治体制紧密相关的。
白俄罗斯政府其实也并不待见阿历克谢耶维奇。在白俄罗斯政府看来,她一方面抨击、诋毁白俄罗斯,另一方面又抨击今天的俄罗斯,从哪个角度看,都很令政府厌恶。
而白俄罗斯在西欧,一度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个独裁国家”,所以也有人对当时那场审判的公正性,保持了一定的怀疑。
3.

陶朗歌:切尔诺贝利之春,
掩藏了个体被时代裹挟的不得已
在时代的洪流下,平凡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求被压榨到了生存标准之下,这才是隐藏在《切尔诺贝利之春》明快画面下的人性伤疤。
——看理想《漫画实验室》主讲人
陶朗歌
陶朗歌:8.5分
评分理由:这个打分主要是给漫画《切尔诺贝利之春》。与其他描写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作品不同,勒巴热的《切尔诺贝利之春》并没有穷尽所有篇幅去描写这场灾难所带来的苦难,而是为这个沉重的题材带去了希望和新生,将鲜活的色彩注入到这个灰暗苦厄的世界中,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对故土的怀恋、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坚持。如果能再深入地发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将是一部无可挑剔的杰作。
漫画《切尔诺贝利之春》,只是看起来美好:
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核电站发生爆炸后的当天下午,3公里外的普里皮亚季市区,当地的居民仍然如常生活,母亲推着儿童车在马路上闲逛,孩子们仍然在广场上踢球玩耍,没有人告诉他们,当时普里皮亚季大气中的放射量,已经达到了正常值的15000倍。
直到爆炸发生后30小时,再也无法再隐瞒核泄漏事实的政府才决定疏散普里皮亚季的市民,但即便在此时,官方仍然没有将实情全部告知,很多人都是以为是临时转移,并把这当成是一次露营,他们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收拾行李,就上车离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再也没有回来,晾晒的衣服和被子一直挂在那里,直到被空气侵蚀成灰烬,人去楼空,普里皮亚季就此变为一座“鬼城”。
和所有人一样,漫画家勒巴热前往切尔诺贝利之前,对这片土地是心怀恐惧的。作为一个旁观者,他对这片土地的认知,全部来自于相关新闻报道和书籍。
因此,最初在勒巴热的画笔下,切尔诺贝利充满了荒凉的末世感——巨大的苏维埃标国徽镰刀和锤子悬挂在破败的大楼上、废置的游乐园的摩天轮仿佛定格在时间中、断头的洋娃娃横躺在空无一人的马路上……
在漫画的前半部分,画面中全部都是暗色调的画风,使得他的画面呈现出一股死气沉沉的恐怖和令人窒息的末世感,画面也大多以随意的线条为主,并没有精细的刻画,这一方面来源于他对切尔诺贝利先入为主的恐惧、手指痉挛症的发作,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受制于辐射警报的时间限制——不能停留太久、核辐射警报器一旦鸣叫就立刻离开,在勒巴热的笔下,切尔诺贝利被还原为一个了无生气的死亡空城。
尽管辐射浓度并没有太大改善,但切尔诺贝利的生气确实在逐渐回升,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了这里——一些是清理人,他们一部分是退役军人,另一部分则是迫于生计的贫穷人口;另一些人则是原住民,大多以老人为主,怀恋故土,因此在灾后悄悄返乡;还有一些则是从乌克兰等战乱不休的地方来的外乡人,他们在这里能够得到暂时的貌似和平的喘息。
勒巴热逐渐看到了与想象中不一样的切尔诺贝利,清理人和她妻子、经营杂货店的“姐妹花“、还有嬉戏打闹的孩子们,尽管深处险境,随时都会被核辐射威胁到生命,但他们依然在这里生活,并且他们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丰盛的饭餐,为他们唱起动人的歌曲,他们在死亡之地活出了生机。
 在书的最后,勒巴热写到:“我心无旁骛地创作,我感到无比自由。切尔诺贝利真正吸引我的,是恐惧、未知和神秘,然而,最终震惊我的,却是生活。”他的书写痉挛症也彻底好了。
因此,勒巴热的《切尔诺贝利之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富有生机的未来,大地正在修复它自己,而人类则在重建对土地的信仰。
一切看起来十分美好。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漫画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这些人的未来会怎样,我们还不知道答案。
漫画以一种浪漫主义的方式结尾,但却把更为沉重的问题留给了读者——他们为什么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居于此地呢?
这背后是一个比“核辐射”更值得我们反思的事实——这些居住于辐射区的人,有很多是不得已的选择。
在整个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无数的个体都被裹挟进巨大的时代漩涡中,而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不得已的,为了清理事故现场大量的辐射残渣,苏联动用了大量的现役部队和预备役军队,他们大多是年轻人,有一些抱着英雄主义的热血前来,但大多数人都是被军令强制派遣到此地。
他们的酬劳也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拯救了欧洲的英雄,却负担不起自己的生活,这或许才是他在隔离区中生活的直接原因。
当你把一切都奉献出去,却发现只不过是体制问题的牺牲品,到头来却反被遗弃和漠视,这片吞噬你一切的土地却倒成了你的归宿,这是莫大的讽刺和悲哀。
而那些涌入切尔诺贝利辐射区的人,那些被战火逼迫至此的、无处可去的人,他们深知这里的辐射危害,但饥饿和危险迫使他们不得不选择定居这里,相比于辐射污染,那些亲眼可见的战争、贫穷和炮火显然危害更大。
核辐射可能会在未来杀死他们,而外面的战争会在今天就杀死他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使得本应被作为“永不踏入的辐射禁区”的切尔诺贝利,却成为被人寄予希望的世外桃源。
在时代的洪流下,平凡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求被压榨到了生存标准之下,这才是隐藏在《切尔诺贝利之春》明快画面下的人性伤疤。当国家制度、冷战时代的托词已成为历史烟云,谁又该为平凡民众的身不由己步向深渊来负责呢?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也没有因为爆炸而关停,在弃用4号反应炉后,其他反应炉一直运转到2000年,至今仍有数千人生活在切尔诺贝利。普里皮亚季被遗弃之后,一座名叫斯拉夫蒂奇的全新城市很快被建立起来,它以某种形式象征着切尔诺贝利的“新生”。
……
*本期内容分别摘选自看理想App节目《用得上的哲学》,《漫画实验室》及《八分》,内容有大量删减,完整观点和讲述可至相关节目收听。
扫码收听

《漫画实验室》之《切尔诺贝利之春》
或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也可收听相关内容
了解更多
内容编辑:猫爷、陈皮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