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大J的话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于我在广州生日聚会认识的一个妈妈,小橦妈咪。当时我来到他们一桌,坐下来和他们聊天,每个人都会分享自己育儿的小故事。
小橦妈咪和我说,自己改变最大的就是会记录育儿手记了,不是为了给谁看,但记录的过程本身就是自己思考总结的输出。
我当时听完心里就在想,这就是我一直以来自己在做的,也是推荐大家的学习方法啊。立马和她说,你回头发一两个手记给我看看吧。
于是就收到了这篇,特别想分享给你们,不仅仅是处理方法,更是她自己是如何学习成长的思路,很值得借鉴。
文:小橦妈咪
我一直很关心霸凌这个话题,因为橦橦性格不强势,乖巧也包容,同时也是一个慢热的孩子。所以我在她进入幼儿园之前一直很担心当她独自社交时,会不会被“欺负”,甚至被霸凌!
1
我的担忧
因为我害怕这些事件带来的心理阴影是不可逆的,如果真的遇上了我也怕自己不会疏导……而至于为什么我会如此担心,是因为橦橦之前有些社交事件,让我不知道自己处理得对不对。
第一类:“对人”
橦橦两岁时,有一次去室内游乐场,因为还是独自玩耍的阶段,只有她自己在一处玩堆积木,我在一旁看着。
突然一块很大泡沫积木从二楼高度的攀爬架上飞向橦橦,擦身而过没砸到,紧接第二、第三块来了,其中一块砸到橦橦。
原来是一群较大的熊孩子,以一个女孩为首,团队作案“霸凌”较小的孩子,女孩嘴里说着:“砸死她!”。
橦橦当下是没哭没闹,但出于护崽的本能,几乎同时我拿起积木朝着熊孩子砸回去,并怒瞪领头的女孩,熊孩子一哄而散了……
我看橦橦没有太大反应,也没受伤,就没有追问她感受,免得她觉得自己真的是受害者。
我知道我当下的愤怒“打回去”的做法是一个错误示范,而且橦橦平静的反应让我害怕她不会面对外界的恶意。
第二类:“对事/物”
场景很广泛,游乐场上争抢谁玩滑滑梯,沙池里霸占“地盘”,玩具的分享与否等等(推荐阅读《纽约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从不提分享,却能培养高情商孩子》)。
例如前不久参加同学的在家里举行生日会,她与其中一位同学在玩电子琴。
但孩子有一个很可爱的特点“臭田没人耕,耕开有人争!”,于是几乎所有孩子都加入玩电子琴行列,难免就是争抢了。
有的小朋友提议排队,有的想先玩,有的不想让位,有的哭了……
橦橦皱起了眉头站在人群里,几分钟后她离开了人堆自己玩起了滑板车,很快就咔咔咔地笑了。
橦橦还是贯彻小时候的反应,淡定而平静,但其实她妈妈我可是忍住了两次想出手干预的心啊。
2
我的思考路径
之所以我会把社交烦恼归纳出两类,是因为学了大J“游戏力”第七课“孩子,你可以说不”,其中指出社交冲突分两类。
针对人的冲突(作弄、霸凌),例如第一类事件。那什么是霸凌?霸凌的行为目的,是要最大程度地给受害者造成心理痛苦,并从中享受快感。
因此霸凌者并不是随意攻击任何人的,而是会挑选遇到冲突容易急,容易情绪激动的同龄人去攻击,这是要引起重视的。
针对东西或事情(争吵、争抢、打架),例如第二类事件。这一类冲突往往来得急去得快。
上一秒呼天抢地下一秒相亲相爱,孩子还可以从此类事件里学习到社交相处之道,因此没必要过分担心。
但孩子不会分当下的冲突是“对事”还是“对人”,甚至作为家长自己也会很懵圈怎么办呢?
在《妈妈他们欺负我》一书中提到:
“最容易干扰父母做出理智判断的因素,往往是他们自己童年的痛苦经历。我们都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免于同样的痛苦。
在孩子被攻击或者排挤的瞬间,你面对的难题是既要持续为孩子提供新的帮助,又要同时处理多年前曾影响过你的往事。”
就好像我和橦橦遇到的第一件事,霸凌未遂事件,事后复盘时,我发现明明橦橦自己都没觉得自己被霸凌,情绪稳定,但作为妈妈的我第一时间站出来主持公道了。
这很容易让孩子强化了自己是受害者这个身份,再遇到类似事情时,也许就直接跳过判断与面对,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立场中,等待“救援”,弱者心理就会难以根除了。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也许我会说:“橦橦你看,姐姐哥哥们在和我们玩打雪仗游戏呢,来,我们先找掩护再准备弹药。”
打得过这次霸凌未遂就变成一场游戏,打不过就装作撤退也是结束一场游戏而已。
面对霸凌重在预防,绝对不是事后反击。
预防霸凌的发生与预防过敏的发生是类似的道理,减少过敏源又要适当接触过敏源。
就是不要成为被霸凌的对象又要知道如何面对霸凌或作弄。具体怎么做呢?
3
我的解决方法
我根据大J教的内化一下后归纳为两点:
1,降低被欺负的风险,不要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遇到社交冲突时,我们的情绪,是孩子的参照(推荐读这篇《孩子怂成“小鸡”时,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成为“第二只镇定小鸡》)
霸凌研究专家、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乔尔哈勃博士说:“小年龄孩子对于社交冲突的感受,很多时候是不确定的,他需要通过父母的感受来学习“如何感受冲突”。
遇到冲突时,如果父母的反应是愤怒,那么孩子可能就会从中学习到:对这种事应该感到愤怒。
让孩子在早年面对冲突时,需要尽量镇定冷静,而不是过度反应、情绪激动。
要想教孩子做到这一点,第一步是我们大人在面对孩子冲突时,不要过度反应。孩子面对欺负也好,霸凌也好,作为家长不是先去讨公道,而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独自面对。
如果不涉及人身安全可以先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在公共场合玩的时候,观察孩子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家长以社交粘合剂的角色“介入”(就好比我上面提到的转变成“打雪仗”游戏)。
无论孩子当下是退缩还是愤怒反击,家长都要平静,孩子能模仿家长的态度,孩子平和镇定自然就不会成为被霸凌的对象了。
2.让孩子适度认识什么是霸凌
霸凌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实施起来都是针对固定的某一个人的。提前与孩子做情景模拟游戏,让孩子遇到类似情况心里有个底,也能起到预防免疫的作用。
A.起花名游戏
我会时不时起一些“花名”给橦橦,但都是比较搞笑的名字,气氛轻松愉快,配合轻轻肢体“捉弄”,反而成为我们母女建立联结的小游戏。
B.斗牛
模拟斗牛的场景,家长和孩子轮流做“牛”或“斗牛士”,家长要适当示弱让孩子胜利。
面对恶意冲撞,绝对不能硬碰硬,巧妙躲避不是胆小懦弱,而是断了冲突的回路,不让恶意冲撞的熊孩子有得逞的机会。
C.“我的”
我会偶尔在与女儿玩时,例如过家家、化妆游戏、画画、积木搭建,这些需要共同玩同样的玩具的游戏,我会主动发生“争抢”。
还要很嚣张的说:“我的,我的,你抢不到,你抢不到!”(真的是演员的诞生啊)。
当然啦,让孩子抢得到,过程要嬉笑,有什么比先笑场更能打破僵局呢?哈哈哈!
以上都是三个月前码的字了,而最近我还发现了橦橦身上的惊喜。面对“我的”游戏,橦橦反而会“照顾”起我,说:“不要抢,我们交换吧”。
或者说,“等一下才到你哟,要排队”、“那让给你吧”;会主动找我玩拔河游戏等等。
这些表现都体现着橦橦在处理社交矛盾时有自己的想法了,并且在不断建立掌控感。
方法千变万化,就要靠家长自己举一反三了,而孩子内心强大就是来自于这一件件小事的互动。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自己的“社交之痛”,没有人一帆风顺。社交环境不可控,不过我们家庭的环境是可控的,我们要做好港湾。
总的来讲,你不能控制别人怎么做,也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唯独赋予强大的内心,让孩子逆风飞扬。
作者介绍:
小橦妈咪,专注理论实践的妈妈,就职于世界500强公司的职场妈咪,高级营养师,陪伴孩子升级打怪,收获开挂人生!
大J叨叨叨
大家昨天520过的如何啊?不管怎样,要记得,除了520,更要525。昨天我们绘本打卡营第三期上线了,这是我送给大家的520礼物。
任何时候,自我成长永远都是给自己最好的投资。
打卡营是我督促大家学习的“温柔小鞭子”
,是完全免费的。就像第二期打卡营一位朋友的留言,“我是一个需要和大家一起走的妈妈,一个人走不动”。
所以,是的,我陪着大家一起走!
不了解打卡营的朋友们,可以看看这篇文章《英语绘本打卡营》。参加过的朋友们,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进入了哦。
昨天因为过节而错过打卡的也没关系,可以有三次补打卡机会,我还自掏腰包请了纠音老师和一些奖品,不要错过哦。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近期文章回顾
2、社交冲突
3、安全教育
微信改版了
想看往期历史推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喜欢文章,就点个“在看”
让更多的人也看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