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清华,一世清白!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1962年5月19日,一位老教授在台北病逝。
他死后,哀荣备至。
时任总统的蒋介石亲自为他题写“勋昭作育”四个大字;海内外诸多学者亲自书写挽联沉痛悼念,足以见其影响力。
他,就是执掌清华17年,被称为“永远的清华校长”的梅贻琦
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在学界地位超然、曾经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长的老先生,竟然清贫得家徒四壁。
他的丧葬费,都成了个巨大的难题,不得不依靠募捐才得以解决。
梅贻琦手里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在办理完丧事之后,他的家属打开了一个梅贻琦生前从不离身的皮包,一个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就此被揭开……
1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1931年的冬天,一片肃杀中的清华园迎来了它新的掌舵者——42岁的梅贻琦。
在就职演说上,梅贻琦发表了著名的“大楼与大师”的言论。
然而,当时在场的清华学生却并没有为之动容。
他们都带着疑虑和审视的目光看着这位新校长,琢磨着他这话是发自肺腑,还是只是在说漂亮话?
这实在怨不得学生们疑心病重。
此前的清华园,刚刚经历过一场灾难。
前任校长罗家伦是个年少得志的国民党党员。
▲ 罗家伦
他在任期间,每天穿着国民党少将军服,大肆在校园内宣传国民党党义,还强迫学生们军训,对不合自己心意的言论动辄予以打压。
很多与罗家伦不和的教授,都被逼得纷纷去职。
原本崇尚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清华园,一时间万马齐喑。
最终,忍无可忍的清华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驱罗运动,将罗家伦从校长位置上赶了下来,联合要求教育部选派新的校长。
梅贻琦,就是在这样一种复杂局面下,成为了清华校长。
很多人对此并不乐观,因为清华的学生们虽然优秀,但是“难缠”,不服管。
罗家伦这样的铁腕校长尚且无法镇住他们,梅贻琦这个文弱书生岂不是更无可奈何?
2
却未曾想到,梅贻琦很快就赢得了清华师生的衷心折服。
他彻底改变了罗家伦时代强加给清华的政治色彩。
对于那些公然和国民党唱反调的学生,他不仅不打压,反而尽全力予以保护。
1936年年初,清华左翼学生的活动彻底激怒了国民政府。
大批警察进入清华大学,决意杀鸡儆猴,对带头的学生进行抓捕。
但是,清华园太大了,想要迅速抓捕到位,必须有一份详细的住宿地址,然后才能直接按照宿舍抓人。
军警们气势汹汹地闯进了梅贻琦的办公室,要求马上提供住宿名单。
当时的情形,名单是必须给的,不然警察们绝不可能善罢甘休。
梅贻琦始终保持着君子之风,温和地笑着,交出了一份住宿名单。
随后,他悄悄让校工断掉了全校的电,整个清华一片漆黑。
军警们像没头苍蝇一样在黑暗中搜寻了很久,却发现名单上的人员和地址根本对不上号,抓来的全是不相干的人。
原来,梅贻琦给军警的名单,是一份往年的旧名单。
暗地里,早已悄悄通知涉事的学生提前跑路。
在梅贻琦的这种“纵容”下,清华的师生们身上始终保持着一种自由而天真的气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说人之不敢说,做人之不敢做。
▲ 梅贻琦(左二)
朱自清,闻一多,吴晗,这些国民政府最为痛恨的眼中钉肉中刺,都被梅贻琦留在了清华的象牙塔里。
大师云集,成为了清华最引以为傲的学术资本。
然而,梅贻琦校长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却并不是在北京的清华园,而是在云南边陲的茅草屋中。
3
彼时日寇步步紧逼,攻占北平,清华大学不得不和其他众多学校一起南迁昆明。
作为校长的梅贻琦,也和家眷一起南下,在昆明的茅草屋中住了下来。
时局艰难,学生们生活无以为继,很多学生的营养状况非常差,衣食住行都得不到保障。
梅贻琦忧心如焚,接连向国民政府写信,请求国府能够拨付一笔资金,专门用来补贴学生,以免学生蒙受冻饿之苦。
资金申请成功之后,大多数师生都得到了资助,暂时脱离了窘境。
只有梅贻琦的几个孩子例外。
梅贻琦子女众多,他又为人清廉,根本养活不了全家。梅家生活十分清苦,众所周知。
但是为了避嫌,更为了把资金留给更需要的学生,梅贻琦坚决阻止自己的孩子领取补助金。
为了支撑家中的生计,他的夫人不得不放下知识分子的体面,挎着个小竹篮到处叫卖自己制作的“定胜糕”,用卖糕点的钱来补贴家用。
除了在金钱上一丝不苟之外,梅贻琦最忌讳的就是公权私用。
当时西南联大办了一个附属中学,教学质量很高,许多人都想把孩子塞到这所中学。
但是梅贻琦铁面无私,想要进来可以,一不靠权,二不靠钱,凭成绩说话。
权倾西南的“云南王”龙云的孩子考联大附中落榜了,龙云很生气。
毕竟云南是他的地盘,联大靠他的庇护才能安然无恙,竟敢不买他的账?
怒气冲冲的龙云准备兴师问罪,他的副官却连忙告诉他:梅校长的女儿也没有考上这所学校。
龙云哑口无言。
执掌大陆清华大学17年间,梅贻琦没有因为私事花过学校一分钱,更没有任何徇私、开后门的行为。
哪怕是他自己的女儿,也未曾得到过半点照顾。
清华满校师生,无不叹服,都认定他是清华永远的校长。
然而,在1948年,梅贻琦却选择了离开清华园。
从此,再也没有归来。
4
那是1948年12月,梅贻琦做出了艰难的决定:离开大陆,跟随国民政府撤离。
梅贻琦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是对即将到来的新政权的不信任,是对马列主义的抵触造成的。
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在此。
▲ 左起:查良钊、胡适、梅贻琦、黄钰生
梅贻琦的远走,是为了保住清华大学的庚子赔款基金。这笔钱当时在美国,数额巨大,如果梅贻琦不离开大陆,这笔钱肯定是没有了。
为了保住这笔钱,梅贻琦忍痛离开了清华园。
他到了台湾之后,很多人都怂恿他把这笔钱拿出来
别人帮他想出的花钱的名目五花八门,盖大楼、搞基建,总之,这笔钱已经成为了唐僧肉,人人都想吃一口。
梅贻琦却总是摇头。
他想把这笔钱用在清华大学,但是两岸之间势如水火的争斗,使这个念头变成了空想。
直到1955年,台湾清华大学成立,梅贻琦才舍得把这笔钱拿出来,用于购买科研设备、培育精英人才。
此后的七年,梅贻琦把全部的心血放在了台湾清华大学的发展壮大上。
与此同时,他也一直关注着大陆的局势,思念着北京那座真正的清华园。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建国后,清华大学曾经多次收到过匿名人士从海外寄来的学术期刊。
有人说,那个默默邮寄期刊的人,就是他们的老校长梅贻琦。
1962年5月,已经缠绵病榻多时的梅贻琦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 梅贻琦生前最后之影像
他住院期间,连药都买不起,死后更是无钱埋葬,靠校友募捐才能够入土为安。
但是有一种质疑的声音也出现了:梅校长执掌清华基金几十年,手里握着一笔巨款,怎么可能会穷酸至此呢?
他从未离身的黑色皮包,是不是藏着什么支票存折?
当梅贻琦的家人打开了他最为珍视的黑色皮包,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里面放着的,是账本。
这么多年来,每一笔基金的用处,都记载得明明白白,从未有一处疏漏。
所有的钱,都用在了清华大学的建设上,没有一分落入私囊。
他,无愧于“永远的清华校长”这一称号。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57年过去了,梅校长的气度和精神,已成绝响。
◇ 责任编辑:华妹 微信(misshua2017)
世界华人周刊出品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句晚安心语 —
告诉好友你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