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走进英国课堂】查看往期内容
英国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博物馆、画廊和艺术馆,重要是的,还免费。
非常稀罕这一点,总觉得吧,这资本主义的羊毛,不撸白不撸。
于是,带娃去看展,成了假期时的首选,高大上的感觉瞬间爆棚。
我是一个没有艺术细胞的人,仅会以“像不像”来评价一个艺术作品的好坏,所以最初最大的困惑就是:
“我自己都不太懂,怎么带娃去看展览哩?”
后来我发现,这份担心完全多余,因为:
娃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她眼中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和我的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有一次,我们去一家高大上的美术馆,可是娃却迷上了里面的“请勿拍摄”、“禁止饮食”、“安全出口”的标志,乐此不疲地到处找相同的标志。
这种情况下,真的是让我心如刀绞,这完全就是浪费嘛。门票不收钱,但好歹还得花车费花时间呀。
反复的深呼吸之后,自我安慰:
潜移默化,潜移默化......只当在展览馆里走了一大圈路锻炼身体了。”
以平常心坚持了一年半,把看展这件事当成一件日常的、家常便饭的事,娃还真是还给了我一些惊喜:
娃开始能够在艺术作品中,找到属于她的乐趣,不管是画面的一角,还是一块她喜欢的颜色。
不特意区分年龄
(事实是,以我的艺术水准,想区分也不知道怎么区分呀。)
视觉感受这件事吧,真的没有什么年龄区分,不用以“看懂看不懂”来衡量。而且记得千万不要说这句话:
“不好好看,下次再也不带你来了。”
绘画、摄影、雕塑展可以看,历史展、器物展,科技展......只要是娃感兴趣的,我全带她去看。(英国冬天长,户外冷,馆里又暖和...)
而且发现,娃在不同阶段看同一幅作品,有时的感受会截然不同。
比如这幅画,我非常清楚的记得,娃6岁时对它的评价是:这个小女孩的发饰好漂亮。
而7岁时,评价的话风就骤然变成了:这个小女孩肯定不好好写作业,你看她妈妈生气的都不想看她了。
惊不惊喜?刺不刺激?代入感超强对不对?
可能这就是小孩子的成长吧。
总会在不经意时,要么给大人一个惊喜,要么给大人一个惊悚。
做好看展前的功课
首先,自己的心理准备一定要做足。
主要体现在:不要希望太高,目标性不要太强。
千万不要自我麻醉地去设想:娃看几次展就能对名画品头论足?
哼哼,那是天才,自己的娃不是。
然后呢,查阅要看的展览内容和作者资料。比如,展览的主题,相关艺术家的作品,或者是和艺术家相关的纪录片......
刚开始这个工作是我在做,搜寻了一些资料后在现场给娃讲,但发现效果极差。
别说娃听不进去了,那囫囵吞枣磕磕巴巴的语音语调,我自己都听不下去了。
后来,学聪明了,让娃自己查。
自己规划去哪个馆,看什么内容,查什么资料,统统娃说了算,还美其名曰:放权!
至于查询资料的平台,一开始是通过各个展馆的官方平台,后经一个资深导览推荐,通过一个叫“美景听听”的APP,可以查到基本上所有的展馆,以及馆内主要艺术品的介绍。
以伦敦为例,不单单只有展览馆,很多著名景点也包括在内。
选择国家美术馆,会出现馆内很多的推荐艺术品,付费收听即可。29元人民币能把整个伦敦市的景点听三个月,良心价呀!
想起一句广告语,用在这儿特合适:科技,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元更容易了。
还有一个叫“iMuseum”的App,可以查到世界各地展览的实时资讯。
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
带上“移动画材包”
都说艺术讲究“从上往下学”,我就琢磨着,万一娃在特殊的场景刺激下,画兴大发,直接就地临摹原作,那我岂不赚大发了?
所以,麻溜儿的每次去看展,都会带上个画材包,几张A4纸,铅笔、橡皮、高光笔、马克笔,彩铅,看起来仪式感还挺强。
再后来,又琢磨着,如果在看展的过程加点互动,会不会让参观过程更 长一些 有意思些哩?毕竟来都来了。
就开始在每次看展前,制作一些寻宝任务卡,比如,寻找艺术品中的某一种颜色或某一种图案,把看展的过程变成做游戏,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为了让孩子乐此不疲地撸到资本主义的艺术羊毛,我就是这么想的:
不要干涉孩子在展览馆中的决定。
该看什么,看多久,主动权统统交给孩子,把家长的功课提前做。
至于现场嘛,就让孩子满场飞好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