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参考消息》历史的人都听过一个词,“种牛痘”。
据小编考证,这个词与《参考消息》联系在一起还要回溯到1957年。
正是在那一年的3月1日,在中央部署下,参考消息由内部刊物改报扩大发行。
其实,当时对于这份内部刊物改报扩大发行是存在疑虑的,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借用“种牛痘”这个形象的比喻精辟阐述了办《参考消息》报的哲理。
毛主席在1957年的一次党员干部会议上说:“《参考消息》要扩大发行,就等于我们种牛痘。牛痘是一种病毒,种那么一点在人体里头,使你两个打架,以后就不出痘子啦,因为它产生了免疫力。一辈子不害病的人是很危险的。有一天他害病就受不了,因为没有同细菌作过斗争。经常害些病的人就比较牢固,因为他作过斗争嘛。”
正是由于这次谈话,《参考消息》与“种牛痘”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过小编要考考你了,毛主席把《参考消息》扩大发行比作种牛痘,那你知道本意作为预防天花方法的“种牛痘”是怎么回事吗?
今天正好是牛痘疫苗发明者爱德华·琴纳诞辰270周年的日子,不妨让小编带大家回顾下“种牛痘”的历史:
1749年5月17日,琴纳出生于英国一个牧师家庭。
琴纳出生的年代,人类面对很多疾病时还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天花。
今天,天花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是在牛痘疫苗发明之前,有关天花毁灭性后果的记载一直“不绝于史”。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首次记录了这种疾病。人们在公元前1000年统治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的头部发现了天花疤痕。印度梵文医学课本中记载着公元前1500年的天花疫情;修昔底德描述了公元前430年天花的流行,那次瘟疫夺去了雅典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
资料图片:木乃伊头部发现了天花疤痕(新华社)
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曾经因天花肆虐而损失惨重。据《古兰经》记载,公元570年,骑着大象围攻麦加的阿比西尼亚军队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近至18世纪,在瑞典和法国有10%的儿童死于天花;在俄罗斯,每七名儿童中就有一人因天花而夭折。琴纳本人在青少年时期也感染上了天花,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后,终于康复。
《泰晤士报》报道称,遭此天灾的不光是穷人,英格兰女王玛丽二世、西班牙国王路易斯一世、俄国沙皇彼得二世、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都难逃劫数。
乔治·华盛顿曾感染天花病毒(新华社)
一些历史统计认为,天花曾至少造成1亿人死亡,另外2亿人失明或留下终生疤痕。
天花如此恐怖的传播性和杀伤力,如果不是琴纳的发明,不知道还要有多少生灵遭到涂炭。
琴纳在青少年时期自己感染天花病毒侥幸存活,痛苦的经历让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热爱研究的琴纳很快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勤于观察和思考也为他的发现埋下伏笔。
常年与牛打交道的挤奶工很少患天花,这引起了琴纳的注意,他猜测是不是因为这些挤奶工传染上了危险不大的牛痘,因此对致命的天花产生了免疫力。
资料图片:挤奶工因染上牛痘而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1796年5月14日,琴纳从一名挤奶工身上的牛痘脓疱里抽取少量液体,并注射到一个8岁男孩身上。待男孩身上形成脓疱愈合后,琴纳两次给他注射天花病毒,这个男孩健康地活着。牛痘疫苗从此产生了。
牛痘接种迅速在全世界流传开来。在最后的一次天花大流行以后,1874年在德国接种天花疫苗成为强制性的措施。大约100年后,这一疾病在全世界绝迹。从1977年至今没有发现一个天花病例。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这种曾经一年就能夺去上百万人性命的病毒性疾病已经被彻底消灭了。这还是人类首次对一种流行性疾病的全面胜利。
琴纳的发明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随着天花被消灭,现在我们不需要再接种牛痘了。
当然,作为肩负“种牛痘”使命的《参考消息》,今天依然生机勃勃。
当年毛主席还叮嘱,一定要把《参考消息》办成“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如今,作为参考消息人,我们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我们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
《参考消息》独一无二,至今不可替代。
微信编辑 | 张馨午
微信审核 | 杨宁昱
嗨,你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