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老书,1993年发表,亨廷顿的名著,全称叫《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据说这本书最近在中美高层的圈子里大热,昨天的亚洲文明大会,领导专门讲了文明的和而不同。很大程度上,这本书影响了双方顶层的思维,最终传导到决策上。 
美国政策规划司主任斯金纳(Kiron Skinner),相当于我国的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智库,刚刚在一个论坛上公开表示:美国正面临来自中国的根本性、长期性的威胁,美中双方的较量将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层面全方位展开。当年苏联毕竟在文化上还与西方相同,都是基督教文化的同根同脉,因此西方可以用人权等理念说服苏联签署《赫尔辛基协议》等文件,美苏竞争可以算是“西方家庭的内斗”,苏联所信奉的主义也源于西方政治理念。
而中国是美国的第一个“非高加索人种”竞争对手,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共同语言。
基本上这就是美国智库的主流立场。很多人的内心就是这种想法但不敢公开,因为充满浓厚的种族主义,政治不正确。斯金纳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黑人女官员,天然根正苗红,所以敢说。她是小布什内阁前国务卿莱斯的学生,莱斯是著名黑人女性专家。
她的观点来自于这本书《文明的冲突》,作者亨廷顿大名鼎鼎,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际政治学大神级的人物。亨廷顿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约翰逊政府担任幕僚,撰写了长达百页关于越战的策略报告,乃至当时闹民权的大学生占领并焚烧了他在哈佛的办公室,有人还在他寓所门口涂上标语:“战犯居住于此。”

一、后冷战时代:文明冲突取代了意识形态斗争
90年代苏东剧变,铁幕阵营解体,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他认为,随着柏林墙倒塌,历史的进化已经终结,以人权为中心的自由民主制可能就是人类社会演化的终点。大的框架不会再有革命性的变动,最多是具体问题的修修补补。也就是,城市化、全球化、市场经济、民主法治这些现代化进步将会促成全人类最终拥抱普世价值,万流归宗,大一统。
然而,福山的老师并不这么认为,他的老师就是亨廷顿,姜还是老的辣。《文明的冲突》一书认为,21世纪国际政治角力的单位不再是国家,而是文明,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新世纪国际格局的主线。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压制和掩盖了一切次要矛盾,不同文化的国家都分别站队,划入两大阵营。随着柏林墙的倒塌,所有暗流表面化,文明之间的矛盾突显了出来。他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着7种文明,文明之间在信仰、价值观上明显的差异,以及各文明对自己的理解和对对方的误解是冲突的根源。
何谓文明?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文明是依据语言、宗教、历史、习俗及自我认同来界定的共同体。文明与种族并不同。“同种族的人可能因文明而产生深刻的分裂;不同种族的人可能因文明而趋向统一。伟大的负有使命感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尤其包含了来自各种种族的社会。人类群体之间的关键差别是他们的价值、信仰、体制和社会结构,而不是他们的体形、头形和肤色。”最好的例子就是非裔美国人,他们种族是黑人,但文化认同并不是非洲而是美国价值观。文明也与国家不同,有的文明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国家,例如西方文明(美国)、中华文明(中国);有的文明没有主体国家,一盘散沙,例如伊斯兰文明。
文明有兴有亡,有生有死,有7个文明已不复存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庭文明、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亨廷顿认为当今世界现存的7大文明有:西方文明(基督教文明)、中华文明(儒教文明)、俄罗斯文明(东正教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以及第八个存在争议的非洲文明。各大文明之间关系演变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遭遇、冲击、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地球上的多文明状态。
身为中国人,不难理解,中西文明的遭遇其实从元明就开始了,马可波罗游记、利玛窦来华、马嘎尔尼访华、十三行贸易;冲击的标志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其后的一系列军事、外交、政治碰撞;相互作用就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其实就是外来文明刺激的结果,洋务运动、清末维新、辛亥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主义真理、新中国……仔细想想,现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语言思维、科技产品、典章制度、主义真理,其实都是西方文明的舶来品,都是外来文明接触互动刺激的产物。 
二、普世价值本质上是西方文明的价值观
近代以来,一枝独秀起主导作用的,是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方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塑造了今日世界的面貌。
西方文明长期以来形成的核心价值:基督教、政教分离、法治、人权、代议制、多元主义、个人自由等,这些元素是西方独有的,由于西方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强势存在,被全世界热爱这些价值的人当做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乃至定义为现代化=西方化
亨廷顿批评了这种傲慢与偏见。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相反,世界正从根本上变得较多现代化和较少西方化。随着殖民主义的结束和美国霸权的衰落,非西方社会学习了西方的物质技术,实力和自信不断增长,后者会越来越伸张自己的文化价值,并拒绝那些由西方“强加”给他们的文化价值。
事实上,普世价值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与基督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19世纪,“白人的责任”是为西方对非西方社会的殖民统治作辩护。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对西方而言是普世价值,对非西方社会而言往往意味着帝国主义。
亨廷顿认为,不同社会都有一些共同的底线道德,例如反对杀人,但这并不能被认为是普世价值。文明都是独特的,一个人的美餐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例如,作为西方核心价值的政教分离,尽管已被大多数现代国家所接受,但在伊斯兰世界却遭到抵制;西方文明另一核心价值个人主义,在东亚社会却长期不是主流。
亨廷顿指出,西方的普世主义是“危险的”,它的逻辑结果就是帝国主义,可能是导致文明间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多文明世界中,现实的态度是抛弃普世主义,承认文明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我发现亨廷顿老爷子太主旋律了,很多官宣口径来自于此) 
三、后冷战时代西方文明的两大对手:绿与黄
亨廷顿认为,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发生变化。近代前期西方文明是处于无可挑战的绝对主宰地位,凭借工业革命后的制度、科技优越性足以吊打一切其他文明。然而二战之后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中华和伊斯兰文明正在复兴,并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
作者从权力、文化与宗教三个层面描述了西方的衰落:“一个衰落的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权力正在下降。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西方越来越关注其内部问题和需求,因为它面临着经济增长缓慢、人口停滞、失业、巨大的政府赤字、职业道德下降、储蓄率低等问题。”
继而亨廷顿明确指出西方文明的挑战者: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的自信来源于经济增长,伊斯兰的复兴主要源于人口增长。
1)西方与伊斯兰:子宫战争
伊斯兰与西方文明在地缘上接近,历史上就是宿敌,冲突延续了一千年以上,从十字军东征,到奥斯曼帝国扩张,以致两者之间的文化边界,亨廷顿称之为文明的断层,也是犬牙交错。伊斯兰文明经济靠卖油;政治不统一,分裂为若干小国,集体干不过一个以色列;科技上也没有任何先进性。但它最可怕的武器是生育率。
李慎之先生在书评《数量优势下的恐惧》一针见血,亨廷顿的焦虑是西方已经没有经济的或者人口的活力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了。“人口的活力”泄露了亨廷顿的真意,在当今世界的几大文明之中,只有伊斯兰的生育率是最高的,而且通过移民向西方社会源源不断的渗透。这是一场无形的战争,“子宫战争”。
2)西方与中华:毛艺战争
中华文明与西方的纠葛比较复杂,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历史上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被打落凡尘。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西方有着极为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羡慕,追随,学习,救亡图存;另一方面是基于古老光荣失落而对西方产生的一种仇恨和敌意。
中国与西方有地缘政治的权力冲突。二百多年来,美国一直试图阻止在欧洲出现一个主宰性大国,在东亚也试图这样做。为了以上战略目标,美国同德意志帝国、纳粹德国、日本帝国、苏联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场冷战。美国的这一利益仍然存在。中国作为亚太地区大国如果继续下去,势必将对美国的核心利益构成威胁。当然,亨廷顿没有预料到的是,全球化时代入世后的中国,首先是在经贸层面对美国的利益摩擦,以前是日本,现在是中国。 
亨廷顿认为,“物质利益的分歧可以谈,并常常可以通过妥协来解决,而这种方式却无法解决文化问题。”这回谈不拢,很大程度上症结在于文化差异,双方的思维方式不同,体现为所谓“文本”的“平衡性”问题,其实涉及的不光是物质利益,还有面子、尊严、民族自尊心,美国人的文化思维可能无法理解这一敏感点。

四、西方文明的应对:战略收缩和统一战线
亨廷顿其实是没有太大自信的,面对冷战之后扑面而来的“黄祸、绿祸与黑祸”,他为西方设计的战略是保守和防御性的,严守北大西洋公约以保卫欧美为主体的西方文明核心区。黑,还好一点,因为黑非洲至今没有实现政治统一和经济增长,非洲文明他归为可有可无的第八种文明。黄和绿,是他认定的西方头号劲敌。
因此他得出了非常保守的结论:“明智之举不是试图制止权力的转移,而是学会在浅水中航行,忍受痛苦,减少冒险和捍卫自己的文化。”西方不应试图按照自己的标准改造其他文明,而应加强欧美联合和自我认同,保存、维护和振兴西方文明的独一无二特性。
此外就是统一战线,合纵连横,除了强化欧美主体,他把日本文明单列,把拉美文明拉为西方盟军,对冷战后的俄罗斯也有统战之意,因为俄罗斯人既是白种人又是基督徒,东正教毕竟也属于广义的西方文明。
 (最近俄外长很忙,连着接待两个大国外长)

其实,反过来想,“带+路”战略就是我方的统一战线嘛,以经贸投资为纽带,争取构建黄、绿、黑三大文明同一阵营,同时拉拢日本文明、拉美文明、俄罗斯文明,分化欧洲,组建孤立美帝的全球反美统一战线。美国的警惕和反击已经是后知后觉了。双方不知道是不是受《文明的冲突》这本书的影响? 
亨廷顿在书的结尾,虚构了一个2010年发生的故事(哈哈,时间已过):中国因为南海问题打击越南,引发美国干涉,然后整个世界都卷入,阵线分明地形成了两大阵营:一方是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日本文明;另一方是西方文明、俄罗斯文明和印度文明。东西方文明大对决!

亨廷顿很有意思的划分,在战争开始,日本持中立态度,后来随着各国纷纷介入,日本倒向中国一方,而俄罗斯则因为宗教及文化原因,最终与西方站在一起。这也是亨氏的一贯观点,文明立场高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利益。这就是YY了!
五、结语
总体来说,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一个冷酷的预言,勾画出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格局,后来的911和毛艺战已经证明了他的洞察。以至于26年之后人们又捧起他的书重读,用他发明的词儿研判时局。
不过,亨廷顿知道西方的分量,扩张和力图改造其他文明,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可以说,他不是一名霸权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他设计的方案与我国的倡导是高度一致的,该书最后一句:“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亨廷顿这本书,建议川普也读读,别闹了!按亨廷顿的悲观预测,文明的冲突可能就是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再闹,世界就真的不可挽回的滑向第四次大战。我听到一种说法:第一次、第二次是热战,第三次是冷战,第四次是文明之战,东西方终极对决。


感谢您阅读“毛有话说”,释老毛的微信号,以往文章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希望它能增加您的知识和财富。如有点滴收获,请扫下面二维码;或者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号”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mao-talk。知识改变命运,投资实现自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