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美国

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美国!

关注


来源公众号:Stoooges三士渡

ID:StooogesEducation


2017年,当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得知自己被哈佛大学邀请去做毕业典礼演讲嘉宾时,他打趣地向自己的辍学老大哥——盖茨问道:


“他们知道咱们是没毕业的,对吧?”

“Oh,这才是最棒的一部分,实际上他们会送你一个学位。”


长者盖茨处变不惊,反手给了小扎一点人生的经验。


果然,在辍学12年后,33岁的扎克伯格回到老宿舍里做了一场直播,之后完成了毕业典礼演讲,并得到了他的哈佛学位:荣誉法学博士。

众所周知,在所有美国大学中,辍学(dropout)是个并不少见的现象。辍学者有的是成绩太差,有的是压力太大,有的是休学工作没再回来,有的是像扎克伯格和盖茨这样干脆自己创业。


而在辍学大军中,最为酷炫的莫过于藤校辍学生。多少人想进却进不去的梦校,他们却说走就走,颇有“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来头”的风范。从象牙塔顶端一跃而出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世上最难走的路,不是大学申请的套路,而是自己要闯荡的野路。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从藤校辍学的人有多野。

在Matt Damon出演自己参与编剧的电影Good Will Hunting,并靠饰演麻省理工的天才清洁工一举成名之前,他在现实中也曾是个藤校学霸:哈佛大学1992级本科,英文专业。


戏里演天才,戏外当学霸


据他的同学回忆,Matt在校期间是个聪明且成绩不错的学生,他选了不少戏剧、导演类的课,对演艺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在大学期间,Matt喜欢自己创作一些小剧本,并经常翘课和自己的好基友Ben Affleck,去试镜和出演一些电影或电视剧里的小角色。


有趣的是,之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的Good Will Hunting的最初蓝本,是Matt在哈佛上学期间为了一门编剧课创作的。当时他没有按照作业的要求上交一个独幕剧的剧本,而是写了一个三幕剧并把第一幕当成作业交了上去。出人意料的是任课老师给了马特一个A,并告诉他这是一个很棒的剧本,是一个你一定要追求的东西。于是后来马特把剧本给了阿弗莱克,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¹


“兄弟,成了”


1992年,Matt本该毕业的一年,在仅仅缺少12学分就能拿到学位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离开母校,去出演一部历史题材的西部片:Geronimo: An American Legend。他坚定地认为电影能够大卖并走红。²



电影当然扑了街,Matt也再没回到哈佛念书。而等他靠Good Will Hunting一炮而红,已是整整五年以后的事。


同样因为演艺工作放弃藤校学历的还有不少人:

经典神剧X档案的主演之一David Duchovny,在他于耶鲁大学攻读文学博士的时候,拍摄了一支啤酒广告,并就此打开了自己的演艺事业,把还没写完的博士论文丢到了一边。³


藤校博士哪有喝啤酒有意思


出演过断背山、源代码等大片的Jake Gyllenhaal,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了两年东方宗教和心理学后,就放弃了成为姐姐和妈妈校友的机会,开始专心从影。尽管Jake表达过想完成学位的想法,但能靠脸吃饭的他实在抽不出时间去进修才华了。⁴



当然,并不是所有藤校辍学生,在离开学校前都有大好前程在等着他们,有的只是单纯不知道要干嘛而已。


例如大导演James Cameron在哈佛演讲的时候说:“我离开大学是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我自己想要做什么。”


但从大学辍学后,他从事了很久开卡车运送校餐的工作。


1977年,卡梅隆看到《星球大战》后,因不服原版决定改行自己拍。遂失败。


四获普利策奖,20世纪美国最知名的大诗人之一Robert Frost,也是个从两个藤校分别退学的传奇人物。


1892年,他在达特茅斯学院学习仅两个月后,便选择辍学回到加利福尼亚的老家,开始当助教、送报纸、当工人的打工生活。⁵


“他们没法让我成为一个学生,但他们尽力了。”Robert后来这么回忆道。


1897年,Robert又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了两年,直到他的爷爷在去世前给他在新罕布舍尔州买下了一个农场,他便选择从哈佛辍学,去边种田养家,边潜心写诗了。


上藤校,还不如做个田园牧歌的快活农民


虽然Robert的地种得不好,甚至在最后几年里他放弃种田去了附近的中学教书,但在新罕布舍尔农场的十几年间,他写下了大量知名于后世的诗篇,比如Tree at My Window和Mending Wall。


在成为享誉世界的诗人之后,他收到了超过40个来自于普利斯顿、牛津剑桥等学校的荣誉学位,也成为了达特茅斯大学史上第一个被给予两个荣誉学位的人。这个仅仅在达特茅斯待了两个月的辍学生,也选择在离开母校四十多年后,回到学校开始自己新的教书生涯。⁶


“小伙子们,我当年就在这上了两个月”


同时期的另一位大作家,《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F. Scott Fitzgerald,在辍学这件事上,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潇洒了。


菲茨杰拉德于1913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作为高中的橄榄球队员,他马上报名了学校的橄榄球队。

于是他在试训的第一天就被踢了。⁷


之后,他坚定地投入到了写作中,加入了各种普林斯顿的戏剧社团和杂志社。⁸他疯狂地喜欢上了一种音乐剧和喜剧融合的写作方式,并为之写了一本小说寄给了出版社。

出版社的编辑赞扬了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然后拒绝了他的发表。⁹


尽管对写作小有天赋,但菲茨杰拉德并不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写作的长期追求让他的学业被拖累,并最终收到了“留校观察”(academic probation)。


1917年,他干脆从普林斯顿辍学,参加了美国陆军,准备在一战中报效祖国。1917年冬天,他在堪萨斯州进行军事学习,并遇到了一位他极度不喜欢的教官:后来的陆军总司令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¹º


担忧自己有可能在战争中丢失性命,继而无法完成文学梦想,菲茨杰拉德在前往欧洲战场报道以前,飞快地写完了小说The Romantic Egotist并寄给了出版社。

出版社的编辑赞扬了小说的原创度,然后拒绝了他的发表。


此时我们的藤校辍学生可能一心只想在战场上“引刀成一快”,但很可惜:

还没来得及被派上战场,一战就结束了。


命运女神并没有自此开始眷顾他。写稿、酗酒、潦倒,之后的时光慢慢磨尽了他的创作激情,1940年他因病去世。而那本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成名,早已是其身后事。


藤校辍学生比惨,还得看我


同样不是太光彩的辍学者还有CNN之父,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视频道的创办者Ted Turner。Turner于1956年进入布朗大学,在大学期间他两次被强制休学。在第二次休学期间,他被发现和自己的女友在宿舍中同居,之后便被开除出了布朗。¹¹


辍学后的Turner去了父亲的广告公司做起了经理。紧接着他的父亲自杀,公司的债主们开始虎视眈眈。24岁的坏骨头Turner在内忧外患之中继承了家业,并用烧毁账本和租约等非常手段为要挟,最终赢得了公司争夺战。


尽管在之后的几十年里Turner建立起了庞大的电视帝国,但他倒是始终没有忘记和母校布朗的联系,不仅两次回学校接受荣誉学位,还长期给学校进行捐赠。布朗大学虽然没有公开他的捐赠细额,但从学校的发言人曾多次表示,Turner是布朗长期以来的主要捐赠人。


校友会副主席Lisa Raiola这样说:“以现在的标准看,当年他做的不是什么太过分的事。”对于Turner从未毕业却得到了学士和博士学位,她也这样说:“他仍然是布朗的校友。你只要上过布朗大学就可以被当作是校友。”¹²


真香。


1999年,Ted Turner被提名成为布朗大学董事会校董



根据USNEWS2018年发布的数据,8所藤校的四年毕业率从84%到89%不等,这个毕业率区间在美本中属于中上水平。但数字是数字,仔细想想,即便是毕业率最高的普林斯顿,也有超过10%的学生无法在四年内毕业。结合普林斯顿每年招收的本科人数大约为1300人,也就是说有130人左右无法在四年内毕业。



考虑到常见的gap year情况导致不能四年毕业,我们把视线拉远,统计藤校6年的毕业率,情况得到了好转。


但即便如此,平均95%的6年毕业率,意味着当届13855名入学藤校的“天之骄子”,仍有600余人没有毕业。我们乐观地假设其中有一半的人最后会用超过6年时间读完学位,并且规定如果在10年内毕业都不算“辍学”,可以预计的是,每一届的“藤校辍学生”仍会超过300人这个数字。


8所藤校6年毕业率

括号内左右分别为男女各自比率


我相信这300名辍学生中的大多数人,在选择辍学时,对自己最终会去向何方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我甚至认为他们也暗自知道,像扎克伯格和盖茨这样”actually made it”的人终究是少数,可他们仍就这么选择了“野路子”,为什么?


寻找人生的意义吗?很可能不是,就像扎克伯格演讲所说,“我们是千禧一代,寻找人生的意义早已是我们的本能。”在如今寻找人生的意义,也许根本不需要通过决绝的辍学来实现。


生财之道吗?可能更不是,精英主义横行的今天,聪明如他们未必不清楚藤校的学历和人脉能带来什么。


是什么呢?大概就是点气性。


藤校辍学生也许只是比常人多了那么点气性罢了。

他们有的人的气性是演戏,有的人的气性是写诗,扎克伯格的气性碰巧是改变世界。其余大多数人的气性,我们则不得而知。


藤校辍学生的野,和其普通人的野,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这点气性,让他们的胆子比普通人更大一点,野得更欢脱一点,让他们哪怕辍学后去种田、去开卡车也在所不惜。只要那点气性还在,他们依然是那个藤校里最野的仔。


就像沈从文在《边城》里那个挥洒的结尾一样: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¹ https://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13/08/oscar-winner-matt-damon-on-his-harvard-years/

² Chainani, Soman S. "Matt Damon On Life, Acting and Harvard". The Harvard Crimson. Retrieved April 21, 2010.

³ Motzkin, Lauren (2 March 2009). "Duchovny delights". Yale Daily News. Retrieved 10 December 2016.

⁴ Schruers, Fred (October 30, 2005). "Jake's progress". The Guardian. Retrieved July 30,2017.

⁵ Jay Parini (2000). Robert Frost: A Life. Macmillan. pp. 64–65. ISBN 978-0-8050-6341-7.

⁶ Nancy Lewis Tuten; John Zubizarreta (2001). The Robert Frost encyclopedi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p. 145. ISBN 978-0-313-29464-8. 

⁷ Kevin Helliker (October 24, 2014). "The Football Genius of F. Scott Fitzgerald". WSJ.

⁸ "Whig, Clio Were Once Rivals". The Daily Princetonian Special Class of 1971 Issue. 91(72). June 15, 1967. p. 44. Retrieved June 4, 2014.

⁹ Liukkonen, Petri. "F. Scott Fitzgerald". Books and Writers (kirjasto.sci.fi). Finland: KuusankoskiPublic Libra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January 26, 2010.

¹º Korda, Michael (2007). IKE an American Hero. New York, NY 10022: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p. 134. ISBN 978-0-06-075665-9.

¹¹ Porter Bibb (1996). Ted Turner: It Ain't As Easy as It Looks: The Amazing Story of CNN. Virgin Books. pp. 26–33. ISBN 0-86369-892-1.

¹² http://www.browndailyherald.com/2004/09/20/putting-past-behind-him-ted-turner-60-builds-strong-relationship-with-university/



推荐阅读

中美国民价值观千差万别,中国人花800美元买件衣服,美国的中产阶级认为这是脑子有问题?


美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强烈推荐)

“我们只骗中国人,他们人傻钱多”,国外商家专坑中国人被曝光!


第一次入境美国,如何和海关打交道?


美国最好的东西是这个,但是你永远带不回来

越穷越胖,越胖越穷!在美国是这样,在中国也是这样


美国老人的时间都花在哪?


中国车祸为什么那么多? 一个海归的话让国人沉默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