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哥推荐:
QQ20岁了。这是腾讯到额第一个梦想。
QQ的成长史,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互联网商业产品如何成熟于商业生态的范例,来进行追溯。
本文来源自:WiFi新连接(ID:WiFixinlianjie)
腾讯的第一个梦想,已经20岁了。
身着宇航服、后背PUPU鹅的8米巨型QQ公仔;在“QQ时光隧道”扫描登陆QQ号,就能回顾自己的独家珍藏回忆;在互动装置小屋拍张照,即时合成你的13个复古QQ头像……
这几天,在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一场“QQ更好玩”的20周年主题展正在举行。20岁的QQ尝试从线上虚拟空间延伸至线下物理空间。
作为腾讯的第一个梦想,从1999年诞生至今,QQ不断更新迭代。
从最基本的文字聊天,到现在的斗图,甚至连语音信息也加入了进度条;从简单的头像,到极具个性化的厘米秀形象;从“GGMM”到“cqy”、“nss”,发源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黑话……
QQ会员代言人王源

无QQ,不青春。
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化社交产品,QQ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起起落落、中国互联网商业的风风雨雨,同样见证了80、90与00后青年的喜怒哀愁。
这些头像里,有没有你的那个他?
1999年2月10日,中国互联网第一代即时通信产品OICQ发布。
那一年,四年前创作出一鸣惊人的windows95,比尔盖茨正独领风骚。而乔布斯已经义无反顾地回归,并准备带着苹果东山再起。
这一切令人津津乐道。但还与刚处于改革开放第二十二个年头的中国广阔市场无甚关联。无疑也与那个不善言谈、甚至略显青涩的小马哥毫无瓜葛。
1
奇点出现,QQ登上舞台中央
不过,一个改变中国互联网未来几十年格局的奇点出现了。它来自于遥远的以色列。
1996年,三个刚服完兵役的以色列青年捣鼓出了一款适用于互联网环境的交流软件,名字叫做ICQ。那些平时在网上依赖于BBS或邮件进行交流的年轻人们显然难以满足私域交流的复杂和迟滞。由此,软件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
奇点出现,意味着旧传统的平衡被打破了。互联网新时代的浪潮,开始向那些第一批拥有资金、技术,以及冒险精神和创新活力的年轻人抛出橄榄枝,吸引着他们进入这场可能改变自身命运于偶然,也可能失去一切于瞬间的奇幻漂流。
因此,即便在国内,QQ创始团队也不是先行者。但最终,只有QQ在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建立自己的常青社交帝国。
当时打造QQ的年轻团队,包括还没被称为小马哥的马化腾,都是典型的技术型青年。他们似乎很难预料到或者注意到,自己正在踏上怎样的时代轨道。
根据历年中国网民数量统计(1997年-2010年),1999年6月当时国内网民数量为400万左右。但QQ第一个版本一经上线,短短四个月内其注册人数就达到了一百万。可能你无法立刻体会这其中的可怕效应。小wifi拿一组数据做对比。
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如果按照QQ版本上线的注册数据比例估算,也就意味着,今天有一款即时通信产品上线四个月,注册用户数就达到了2.07亿的惊人水平。
作为中国互联网时代最早一代的即时通讯产品,QQ从一开始就创造了后来者难以企及的辉煌印记。
这不仅得益于QQ借鉴了国际已有的社交创意,核心团队对于产品本身的技术精简产生的奇效。
更重要的是,QQ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互联网私域信息双向流通的开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蓬勃的改革潮流、市民阶层拥抱世界的无限渴望,以及即时社交赋予人们更为充分的自我表达可能。这些元素,糅合错落得就像一场各自为调而又交合为曲的大型交响乐。
而QQ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澎湃的脉搏跃动中,登上舞台中央。
2
快速成长,生猛的流量孵化池
当然,QQ并未停止自身的快速生长。从2002年开始,它的注册用户以每年一亿的数量激增。
可以说,QQ的成长速度基本上保持了与中国PC市场增长一致的步调。与强制性地将浏览器捆绑在每个操作系统一样的商业手法不同,QQ霸占中国人的电脑空间,完全是出乎用户的自发意愿。
这让QQ,无形中拥有了超出腾讯当时市场地位的能量。
用过以上界面的,可能要暴露年龄了 
第一个十年,QQ同时在线人数已经突破九千万,QQ空间月登陆人数突破两亿。这样的数据,让人觉得当时的3.84亿网民似乎无所事事,终日沉迷在QQ精心为人们打造的社交客厅和虚拟王国中。
QQ空间和传奇,大概对应的是当时网上最为活跃的两大网络群体。后来,传奇被QQ游戏取代掉。CF、地下城、QQ飞车、QQ炫舞,则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QQ飞车 
正是借助于这样的骄人成绩,在2004年伴随着腾讯上市后,QQ就一直是作为撑起腾讯整个商业运作脉络的流量孵化场的角色出现的。
2011年腾讯推出微信。正是有了QQ流量孵化的强大支持,微信能够同时领跑于小米米聊、网易和电信的易信,以及阿里来往等众多对手,帮助腾讯从微博突飞猛进的阴影下解脱出来。
3
商业模式,创造惊喜的产品教科书
强大通常来自于成长,成长则必然脱胎于突破。
QQ的成长史,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互联网商业产品如何成熟于商业生态的范例,来进行追溯。
就像前面提到的,互联网产品事实上并不注重原创性的先发优势。因此在硅谷,追风者往往比那些曾经创造风口的公司,更具有丰厚的盈利可能。
QQ追随ICQ,看起来只是单纯的模仿。但真正让它攀上巅峰的,则是内在的微型创新和外在的市场磨合。这是当时跟风国际互联网产业发展,蹒跚学步的第一批中国互联网人并不全部具有的优良特质。适者生存,生存者强大,这一黄金法则同样适用于互联网。
比如QQ的第一桶金,并不是来自于当时传统的互联网广告业务。
这得益于QQ创始团队的特殊商业基因——他们似乎并不十分钟情于纯粹的免费模式,而一直在留意产品增值的可能性。马化腾的设想,是通过鼓励用户通过短信进行账号注册,并实时产生移动内容,这种模式后来被称为“移动梦网”服务,并于2000年正式推出。
就这样,一款为B端提供商业服务的C端通讯社交工具——移动QQ就诞生了。可以说,在中国早期的互联网突破中,这种行业性的自我变革,使得中国互联网企业具有了更为灵活和坚韧的特性。
事实上,QQ创始团队的收费原则,一直在不断创造惊喜。
2002年3月Q币的推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金融体系不发达的国内市场,虚拟代币无疑是十分具有灵活性和交易便利的支付创举。但这一创举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它必须借助于一款极具市场生命力的交易商品才能起效。
这就是后来风靡国内无数年轻人的虚拟形象系统——QQ秀。按照吴晓波在《腾讯传》里的表述,QQ秀受欢迎的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2003年1月QQ秀上线,前半年就有五百万人购买了这项服务,平均花费为5元左右。更重要的是,这完全是用户的主动消费。
如今,第一批付费玩QQ秀的80、90后,大概已经成为知识付费时代的标准用户群。
4
年轻QQ,充满可能的未来先锋
不过对于QQ来说,它似乎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完全取代PC端之后,各类用户时间、流量的争夺,集中在一块4-6英寸的手机屏幕上。任何产品都很难保证用户绝对的忠诚性。
各类年轻化社交社区、内容产品异军突起,看起来似乎并不是即时通讯的工具,却实实在在地切割着QQ本已缩减的用户时长。
这也是QQ之所以在2013年就定下年轻化战略的先见。通过QQ个性化、兴趣部落、厘米秀以及养火标识等一系列组合拳的产品设计,QQ再度站在了引领年轻化社交潮流的先锋地位。这既是市场的倒逼,又是QQ内部自有的丰富的产品创造基因的驱动。
由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拥有专用手机比例达75.9%,其中85.5%有QQ号。
无论是聚集一大批以漫画、二次元为热搜门类的QQ看点,新鲜热闹搞怪的QQ语音红包,还是国内最大的兴趣社交平台QQ兴趣部落,都是QQ紧抓年轻人脉搏与动态的板块布局。难怪QQ一直是中国最年轻、最潮流人群的“主据点”。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QQ的被关注度有所降低,这其实是中国互联网世界越来越庞大的必然现象。
事实是这个见证了二十年中国互联网变化的社交软件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像个一往无前的少年,QQ作为社交软件先锋者的地位依然不可小觑。
QQ的发展历程与商业战略史表明,企业也好,产品也好,只有不断厘清自身产品定位,保持对于市场前景的前瞻性判断,它才能成为互联网商业战场上的常青树。
二十岁,风华正茂。
QQ的故事还在继续。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企业创投联盟”,ID:cvcbang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MORE | 更多原创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