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增辉
来源辉印(ID:huiyin0518)
在金融领域有两个小趋势:
第一个趋势,理工科专业跨行进入金融领域深造或者找工作的人数明显增加。即使“金融寒冬”,“金融人才过剩”已经喊了一两年了,但是大家似乎依然想挤进金融行业,挡都挡不住。
我曾经问过我身边的好友,你们为什么都要来学金融呀。他的回答让我无话可说:
“金融是最近几年不景气,而我学的化学,过去十年,以及未来三十年,都不可能会景气。”
第二个趋势,清北复交的金融类学生,都铆足了劲想挤进投资/投行圈。这里既包括二级券商的投行、行研、基金,也包括一级市场的PE/VC/FA,但是今年的行情却让大家大跌眼镜。
别说进投资圈了,进个银行都费劲。我身边就有真实案例:
小李本科的同窗好友毕业后就直奔职场,在16年校招中进了一家银行总行。小李一看直摇头,本科毕业只能进银行,自己无法接受。于是保研进了一家国内顶级名校。
在读完两年金融硕士之后,小李发现银行总行的面试大厅里早已经挤满了面面相觑、满脸无奈的清北复交硕士们,而自己只能够去分行做个定向柜员。
知识改变命运,却没想到改错了方向。
传统的工科学生拼了命想去名校读个金融硕士,清北复交的金融硕士挤破头想去干投资/投行。
那如果有金融硕士毕业之后,的确挤进了投行或者投资领域,是不是就很牛逼?对,很牛逼,但是你也要看到无奈的一面,而且我可以保证这种无奈绝非孤立,是共性存在的。
以投行为例。
我一位学姐进了一家国内排名第一的顶级投行,我在她面前啧啧称赞,大为羡慕。她笑笑说,别着急,你也可以进啊。我说不行不行,你们的工作太高大,我干不了。结果她回了我一句:
“我们做的工作没啥太大的技术含量,PPT谁不会画?找谁不都一样嘛?”
当时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我相当震惊。我是在读研很久之后才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多金融领域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的投行岗位,技术含量其实真的不高。
牌照思维下的“光环陷阱”。
在解释这一点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在金融行业内部广为流传的梗,有一家金融机构领导在年终总结大会上问大家:
“你们觉得我们公司的核心资产是什么呀?”
底下很多人回答:人才。
这个回答很政治正确,可以说是非常无懈可击了。
但是没想到机构领导却脸一黑:
“放屁,是牌照!”
我在这里解读一下,领导的意思是这样的: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牌照,哪怕你把高考40年历史上所有的状元都招过来,也没什么用,没牌照就没业务,怎么挣钱?
如果金融机构有了牌照,哪怕公司今天就地解散,我依然可以分分钟把人给招齐。名校金融专业学生一大堆,放在那里你随便挑。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金融机构吃的是“牌照”的饭,本质上做的是一种牌照业务。
“牌照”是什么?“牌照”指的是国家通过行政的手段,赋予某一机构从事排他性商业活动的权力。有牌照才能干,即使我这一领域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就是招一堆人进来画画PPT。
牌照类行业,基本上都是高利润行业,而且大多是光环类行业,重点在于你能够挤进去,然后利用这种光环来为你背书,即使你做的工作就是画画PPT,也可以让别人羡慕不已。
除了“牌照型”金融机构外,社会上还有没有其他组织满足下列条件:
光环亮眼,只要你能挤进去,即使不那么努力,不那么优秀,依然令人高看一眼?
有,那就是名校。
我之前在文章《名校学生的悲哀:在不断地优秀中走向平庸》中提到过,当一名学生踏入名校大门的那一天起,就会有一张大网把他罩住,防止他飞翔。
同辈压力以及外界期望,可以产生一种强大到令人窒息的环境惯性,会不断地逼迫他们追逐一个又个优秀。无论是考证、实习、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他们都必须在同龄人中走在最前端--他们几乎不存在逃离这种惯性的可能。
名校学生无论在天赋上,还是在资源上都具有巨大的优势。他们本可以在大学期间找到自己专属的人生方向。然而,少数几个特定职业所散发的光芒,成为他们难以抵挡之诱惑。
他们不得不在追逐这些光芒的过程中,投入极大的精力与时间,而忽略了其他多种人生可能的存在。
名校金融生似乎天生都带有一点“牌照思维”,毕业之后挤破头想去“牌照类”金融企业工作,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是“残害”之一。
之前有个金融机构老总来复旦开宣讲会,感慨说现在似乎是“全民PE”,只要是个人都说自己在做投资。清北复交的学生也是争着抢着想去PE/VC机构工作。
事实情况是,投资是一个看似门槛很低,但其实要求极其高的行业。
很多人觉得这一点难以理解,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都明白了。大家仔细观察一个现象,你们朋友圈里有多少人开了自己的公众号?
这是一个“全民新媒体”的时代,只要你有身份证你就可以开,但是你们看一下,把用户量、浏览量做上去的有几个?别说把量做上去,保持更新的恐怕都没几个。
和投资一样,新媒体也是一个看似没有任何门槛,但是要求极高的行业。举几个例子:
美妆大V丽贝卡,之前本来就在《南方都市报》工作,有过多年的媒体经历。
罗振宇在创办得到APP之前,曾担任CCTV《经济与法》、 《对话》栏目制片人 ;担任《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担任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
一个既没媒体经验,又没自己独特故事,文笔也一般般的小白也想跑来做新媒体,想要快速涨粉,我只想问一句:
凭啥?
在PE/VC领域,以上思路也完全适用。
很多PE/VC的大佬,本身就拥有丰富的产业经历,要么有过成功的创业经历,要么在某行业大公司内担任多年高管,要么媒体出身非常有资源。然后再跳到PE/VC领域工作,成为投资领域的大佬。
清北复交学生,一毕业就进PE/VC,想快速的深刻理解行业,想快速成为创投圈大佬。我也想问一句:
凭啥?
看起来非常的光鲜,但其实是揠苗助长。表面上每天接触大量商业案例,研究报告,但是对行业的理解其实是非常浅的。
一个类比:
没有个人特色的小白,进新媒体行业,可能就是排排版、做一些简单的文字编辑工作,你还想做什么?
没有个人特色的小白,进入PE/VC行业,有可能就是“打打杂”,画画PPT、写写报告,对接一下路演,但是无法真正理解核心的商业逻辑。
这是“残害”之二。
该怎么办?
首先要肯定的是,职业发展路径不是唯一的。就新媒体行业而言,如果你在纸媒时代就有过从业经历,那么在新媒体时代你更有可能成为大V。
但是如果你直接就进新媒体行业,也有可能做得很好。比如深夜发媸的徐老师,一开始就进了21系新媒体部实习,然后自己跳出来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如今坐拥千万级粉丝,并入选2018年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创投圈也是这样的,我认识挺多学长学姐,毕业直接进VC/PE ,现在也做的非常好,有些甚至出来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
只是这条路想要走好,难度系数其实是很高的,因为你可能会在无数的投资案例中找不到方向,觉得浮于表面,非常迷茫。
毕竟你只是企业的观察者,你没有行业操刀的经验,很多东西都是二手的、间接的,难以形成自己的判断体系,投资当然不可能做得好了。
对于小白而言,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1)极度专注(totally focused)
就我的观察而言,那些很厉害的金融圈同龄人,大部分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大部分人在研一、研二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行研还是投行。
但是他们可能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做行研,而且专心研究TMT行业,毕业后想进顶级基金公司。
于是大二的时候就内推进了汇添富实习,大学三年都在研究TMT上市公司,参加各种投资社团举办的活动。
虽然我们和他同龄,但是在硕士毕业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四五年的钻研经历,已经研究的非常深厚。这个时候,一个本科毫无实习经历,研一下学期才支支吾吾说自己想要进行研的同学,想要跟他同台竞争。
搞个毛啊...我都看不下去.......
(2)“枪杆子”和“笔杆子”两手抓
枪杆子:自身的专业技能。
笔杆子:自己能够成为所在领域的“发声者”,成为舆论的输出者和影响者。
枪杆子是你自己的看家本领,笔杆子能够为你的看家本领添上翅膀,起到一种“杠杆”的撬动作用,创造巨大的价值。
只抓“笔杆子”,不抓“枪杆子”,那就是花拳绣腿,纸上功夫,吃枣药丸。只抓“枪杆子”,不抓“笔杆子”,那你成长的天花板会大大受限。
我曾经问过我身边一位大佬:你觉得金融领域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销售,是上下游资源的整合能力。我很赞同他的话,但是为了不让大家误解,我再进一步解释一下:
金融行业本质上是一种信用行业,如果你没有“枪杆子”,即使短暂获取了别人信用,很快就倒掉了。
如果你没有“笔杆子”,不好意思,别人根本就看不到你。
我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大家应该都懂了吧。
也许你还想看:
【公众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相关内容
考试表 | PPT | Excel | CFA必过 | 月薪 | 自律
离职 | 北上广 | 麦肯锡 | 三十 | 金融人
金融街 投行 | 银行人 | 投行女

老编辑个人交流微信laobianji06,欢迎添加撩我。
来源:辉印(ID:huiyin0518),作者赵增辉,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复旦金融协会会长,知乎万赞答主。公众号“辉印”创始人,在公众号辉印后台回复“微信”两个字,可获取他个人微信。
欢迎更多个人、媒体与企业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注明“老编辑部”
@金融老编辑 保留所有权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