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朋友们以前是否想过,你的择偶观很大程度上被自己的父亲所影响。
最近,美国权威心理杂志《发展心理学》发表了一篇文章: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行为,会影响女儿未来的择偶和婚恋。
此外,这篇研究中还提到,从小缺少“父爱”的女孩,青春期更容易早恋,成人后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恋爱关系,反而热衷于单纯性行为……
这对于在中国不少“丧偶式育儿”的家庭来说,可谓是当头一棒呀!爸爸们,女儿的未来人生幸福,是掌握在你们手上了……
01
爸爸的言行决定女儿未来的婚恋
毋庸置疑,爸爸们在家庭教育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究竟会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
过去人们总是会说,爸爸是女儿心目中无所不能的英雄,亦或是伤心时寻求庇护的“安全港”……
但是在《发展心理学》杂志这篇名为《父亲对女儿择偶影响》的文章中,父亲却被认为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决定女儿未来择偶的标准,女孩很容易参考爸爸的样子,去寻找自己的终生伴侣。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Danielle DelPriore教授为了完成研究,专门招募了233对年龄在18—36岁间的亲姐妹。
这些被研究的女孩都有一个共性:她们的父母都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离婚或是分居,相应的,父亲出现的频率为此减少。
这些姐妹中,姐姐至少比妹妹大4岁,这样选的原因是父母离婚后,姐姐比妹妹平均多了5到6年时间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这样就可以很好对比出“有问题父亲”和“缺席的父亲”,哪一种对于女儿的影响更大。
这233对姐妹都参与了“童年与父亲关系”的评估,包括觉得父亲是否温暖,是否太过严厉,是否经常陪伴自己等。此外,还包含涉及父亲个人行为的评估,包括父亲是否吸毒、酗酒,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是否会使用暴力等。
最终结果出来后,多少有些让人吃惊:父亲有恶劣行为的,女儿长大后对男性伴侣的期望值更低,也更容易陷入短暂的恋爱、性关系中。
尤其是和父亲生活了更多年的姐姐们,对今后的婚恋关系表现得更为消极。
这也就是说,“父亲在家中的表现”比“父亲是否在家”更能影响女儿未来的择偶标准、婚恋态度和性行为。
相比之下,研究人员在收集了女儿们对于母亲的行为评分后,却发现母亲的行为并不会影响女儿们对于未来伴侣的态度。
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母亲作为孕育生命,并且把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人,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哪怕“丧偶式育儿”已成为当下一个普遍的存在,人们对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也大多选择忽视。
Danielle教授的研究结果是否会让爸爸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重要性呢?
事实上,对于孩子们来说,父亲和母亲一样,都是在生命之初很重要的人。就在Danielle教授的研究结果发布后,许多读者也在网络上分享了她们和父亲的故事:
@匿名:网友我父亲很凶,也经常缺席。他确实曾经陪伴过我一段时间,但我觉得他当时心并不和我在一起……我经常害怕他会打我(虽然他从来没有打过,但他总是大声喊叫,并在我们脸面前用力地拍手)。我爱我的父亲,大多数时候我也能确定他是爱我的,但我很害怕他,总是在疑惑为什么我就不能足够优秀到不惹他生气……
@匿名网友:当我六岁的时候,我父亲告诉我:‘莫扎特五岁就写了小星星,你的生活有什么成就呢?’他在我整个童年时代一直重复这样的话,这让我非常难受。他还从我14岁开始时不时地说他想自杀……更难受的是,他曾经和一个会打我,精神虐待我的女人在一起十多年……为此我永远不会原谅他。
如果不在乎一个人,就不会在成年后回想起他,依然觉得身上已带着他烙下的印记。所以,爸爸们,谁又说你们是不重要的呢?
你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女儿们铭记于心。
02
“我替树立了坏榜样的爸爸道歉”
“父亲的言谈举止是不是直接决定了女儿未来的择偶标准?”
其实,这在知乎上已被网友们讨论过。
呼声最高的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我爸爸说,他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不是他有多成功的事业,而是女儿想嫁给像爸爸一样的人。
是呀,作为女儿人生中第一个出现的男性,爸爸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女孩们对于男性的“印象”。
女儿会根据父亲对自己的态度,来猜测自己在异性面前是否有吸引力,而父亲对女儿某方面特质的赞赏或贬低,也会塑造女儿的性格与表现。
这一点,可以用心理学的“角色互动”理论来作解释。
一个著名的视频《父亲去已婚女儿的家中,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可以说是很好的佐证:妈妈虽然能给予女儿温柔的关怀和呵护,但却不能替代爸爸对女儿亲密关系的塑造。
故事开头,一位严肃寡言的老父亲坐在女儿家中,这时候女儿两手提满东西回家了。
一进门,女儿就操心起了孩子的作业。
虽然已经回家,工作依然缠身。女儿不得不一边接电话讨论公事,一边给丈夫煮茶,并端到丈夫手里。女人能同时兼顾工作和生活吗?
影片中的女儿可谓完美示范:
动作娴熟地打开炉子
掀开摆在餐桌旁的笔记本电脑
转身将摊了一地的玩具收进收纳箱里
脱掉孩子身上的脏衣服,扔进洗衣机

处理电脑上的文件
给助理安排工作
又从厨房取出盘子
摆到桌子上……
整个过程中,丈夫安坐在沙发上,喝着热茶,悠闲地看着新闻,享受着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还适时地提醒一句:“洗一下我的绿衬衫。”
非常眼熟的场景?父亲看到这只是一言不发,表情凝重。
最终,他在离开前给女儿留下一封信:
宝贝,你现在长大了,以前你玩过家家,现在你有了自己的家和工作,我为你感到骄傲。
可是,宝贝,对不起!
我很愧疚你要一个人来承担这一切。我从来没告诉过你家务其实不应该是你一个人的活,你的丈夫也有责任。
但我没资格说他,因为我从来都没帮过你妈妈。我替他向你道歉,我替每一位树立了坏榜样的爸爸道歉……

自己曾把养育子女、操持家务的重任完全压在了妻子身上,现在后果已经在女儿身上显现。
老父亲看到这是心痛还是内疚?
然而,女儿的童年不能再来一次,自己在家里扮演的角色,也早已根深蒂固地根植于女儿内心。
03
女儿的底气,来自父亲满满的爱
著名心理学家林文采说过:在孩子4—6岁时,其实爸爸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妈妈,父亲会影响女儿的性别认同。
那些与爸爸关系好的女孩,对自己“女性特质”往往更加自信;而与父亲疏远的女孩,与异性的相处也更加小心翼翼。
美国家喻户晓的歌星蕾哈娜,在舞台上活得像一个巨星,可私底下的情感生活,却糟糕得一塌糊涂,被男友殴打,却一次次选择原谅和妥协……
最终,蕾哈娜吐露真相:从小父亲喝醉后都会殴打母亲,所以当自己也被男友殴打时,她觉得是理所当然。
另外一位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的女歌手张靓颖,情感上一波三折同样是让人唏嘘。因为父亲是长途司机,常年不回家,后来父母离婚,张靓颖和父亲的交集几乎为零。
从小就生活在缺少父爱的家庭,让张靓颖遇到冯珂后,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甚至不惜顶着母亲要和自己断绝关系的威胁,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这个男人。
童年缺少父爱,让张靓颖把这段关系看得非常重要,但随着离婚的宣布,张靓颖找到她所期待的爱情和婚姻。
究竟还有多少没有在爸爸的爱中长大的女孩,一生都在寻找那份缺失的“父爱“?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父亲和女儿的关系,决定着女儿一生的幸福。
如果一个女孩,从小看到的父亲是慈爱、温和的,那她未来的幸福轨迹中,就会循着这个脉络,去寻找温暖的幸福。
在央视的《朗读者》节目中,明星马伊琍也提到过自己的父亲。
高一的时候,爸爸带马伊琍到老师的办公室领取学生手册,看到上面思想品德写的是‘差’,于是问老师怎么回事。
老师说:“你女儿跟多个男生早恋。”爸爸淡定地跟老师说:“那你把男生的名字写下来吧。”
老师写了一个,爸爸问:“还有呢?不是说多个吗?”
老师很生气,爸爸反而说:“我的女儿我最了解,我不跟你说了,还是去找校长吧。”
彼时,站在爸爸身边的马伊琍早已是泪如雨下。
正是有了爸爸无条件的信任和爱,马伊琍才活成了那个独立的、有气场的女人,并且可以在自己的婚姻中运筹帷幄。
对女孩子来说,如果有一个非常非常爱她的父亲,这个女孩会很有底气。
最近范志毅在真人秀节目上一句话:“想娶我女儿,得在上海先买房,这是一个基本的保障”,引发了网友大讨论。
暂且不论他是否是干预女儿的恋爱,但在节目中他表达对女儿的爱是真诚而又恳切的,这也让网友们看到了,一贯以飞扬跋扈形象示人的范志毅,展现出温柔父亲的一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似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据去年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父亲缺失孩子成长的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爸爸陪伴孩子的家庭,在中国仅占12.6%。
父亲的“父”字,最早的原型是一个人一个人手持一柄石斧,寓意辛勤劳作的人,最伟大、最值得敬重的人。
而如今的父亲,却慢慢变成为了家里那个“只会挣钱养家”的人。
///
都说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如果说父亲对于女儿未来的幸福如此重要
所有的爸爸们都值得在女儿的身上
做好这份“爱”的投资
“拼爹”不再是简单的拼资源、拼金钱
更是拼一拼爸爸们对家庭的付出,对孩子的爱
- End -
推荐文章(点击可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