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私房艺术
ID:wh2dian
上个月,著名摄影大师

迈克尔•沃尔夫

于香港长洲的家中去世了。享年65岁。

迈克尔生前于长洲家中的自拍

迈克尔•沃尔夫的名字

或许你还不太熟悉,

但他曾拍摄过的《中国肖像》,
《建筑密度》等系列作品,
却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
作为一名对地域文化与
时代问题有着深刻研究的摄影师,
自1994年移居香港后,
迈克尔就一直坚持着
对中国城市文化的记录与探索。
当我们看到这些摄影作品时,
似乎很难想到是来自于一位
国外摄影师之手。
因为它们太过于“真实”,
以至于生活在其中的我们甚至会忽视
这些日常的风景与细节。
而迈克尔•沃尔夫却能够将这样
的“真实”捕捉,并一直坚持下去。
在过去的20年里,

我们能够从迈克尔的作品中
看到香港城市与社会的变迁,
看到这座城市如何飞快地
向一个秩序化,社会化的
特大型城市发展。
而这位充当着旁观者,观察者
的摄影师也逐渐爱上了
这座快节奏,高效率同时
又饱含复杂文化底蕴的城市。
1954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的

迈克尔•沃尔夫

早年于美国和加拿大生活。

曾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
德国埃森富克旺设计学院,
并拜师于著名摄影教授奥图‧史坦纳特。
奥图‧史坦纳特摄影作品
或许是从小就辗转于不同的
城市生活学习的缘故,

迈克尔•沃尔夫对于

地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加上天赋和优秀的摄影基础,
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1994年,当时还是摄影记者身份的

迈克尔被安排到香港工作。
当然,他或许也没有想到,
未来的他将因为香港
而举世闻名。
  1      《中国肖像》下被忽视的时髦
《中国肖像》系列是
迈克尔在1997年至1998年
间所完成的,
记录了在当时,
中国普通人最真实的样子。
这组照片看起来就像是90年代的街拍,
照片中人们的形象,
妆容,神态都非常自然,
所以也被称为上世纪末
“被忽视的时髦”

想必所有曾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
看到这些照片一定会勾起些许的回忆
与熟悉感吧。
现在看来过时的衣服
在当时却是时髦的。
人们穿着当季的服饰,
画着流行的妆容,
定格于迈克尔的镜头下。
 他们的背后是乡村或城市,
那些或许是他们的家乡,
或许是他们打拼的落脚点。
而如今的我们再一次回顾这些作品,
才会不禁感慨起
时代与社会飞速发展下人们
的改观是多么的巨大却又难以察觉。
这或许就是摄影师存在的意义,
用相机定格每一个
我们即将忘却的曾经。
  2      《建筑密度》香港城市变迁图鉴

2003年,非典来袭。
 迈克尔的儿子从学校回来,
告诉迈克尔和妻子,
同学的父亲因为感染死掉了。
这让妻子非常恐慌,
她带着儿子迅速坐飞机离开香港,
可是迈克尔却并没有离开的念头。
而我是不怕的。但那之后突然意识到,这座生活了七八年的城市如此有趣,可我居然从来都没有拍过它。因为常常从香港出发去亚洲各地,尤其半数时间都在中国大陆,回到香港只想着放松休息,但从没有带着相机四处逛逛。当时就觉得,这天理难容啊。”
在一次访谈中,迈克尔回忆起那段往事。也正是那段岁月,成为他生命的转折点,拍遍了亚洲和中国大陆后他,他想要认认真真地拍一拍身边的城市,香港。
《建筑密度》系列作品
是迈克尔创作时间最久的一组。
自2003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间,
他都没有停下拍摄的步伐。
香港建筑师郑振扬曾说:
“他把一栋非常立体的建筑
压缩成了一个表面,
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
迷失在了这样的密度里。”
没错,迈克尔•沃尔夫将
天空,道路等边角裁切,
并尽量保持水平距离的拍摄,
让这些高楼在视觉上产生
无限重复且不真实的错觉。
但当我们仔细地近距离地观看时,
又会发现窗外的晾衣架,
阳台的花盆绿植, 密密麻麻的空调机...
居住的痕迹又是那么的真实。
照片里的世界就像魔幻现实主义
般的画作引人深思。
拍摄这些照片并不容易,
因为要保证尽量达到水平视角,
就必须站在对面的居民楼里拍摄。
但由于保安常常不会同意让
一个外国人随意进出,
所以迈克尔总是需要请求
中国朋友出面帮忙。
另外,构图,光线,天气
也都需要提前安排好,
每一张照片的拍摄都需要
好几天的准备时间。
除了《建筑密度》系列,
迈克尔还曾拍过一个名为“100x100
的摄影作品,记录香港特有的
方形小型公寓
这组作品则更为真实地
展示了香港居民生活的日常。
这组作品因为过于真实,
被一些学者认为揭露得太“多”了,
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
但毋庸置疑的是,
这些作品有着强大的冲击力和可读性,
背后的深度绝不仅仅只是
一组照片那么简单。
  3      《东京挤车》地铁通勤的震撼
迈克尔•沃尔夫的视角偶尔也会
转向别的城市。
东京便是一个。
2010年,名为《东京挤车》
中的一张照片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
斩获头奖。
并在日本网络上迅速蹿红。
照片里人们看起来夸张而诡异,
但其实是来自于日本地铁高峰期时,
摄影师近距离的捕捉。
东京早晚高峰的地铁拥挤程度
与北上广相当。
在那样一个拥挤,繁杂的情况下,
摄影师却能够想到用一种极具艺术气息
的方式记录下来,
是极为难得可贵的。
透过照片,
我们可以感受到深深的压迫感,
这也是对于飞速发展的大城市下,
前往中心地带工作或生活的居民们
日常生活的一种表现。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在同样拥挤的地铁上,
大家都有着同样的无奈与麻木。
这些作品的拍摄同样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抓拍的一瞬间需要极高的敏锐度
和对镜头的把控,
其次,在那样一种环境下,
被拍摄者在发现镜头后,
往往是不悦甚至愤怒的。
更何况,迈克尔•沃尔夫甚至需要
贴着玻璃窗拍摄。
所以,被竖中指也是常有的事。
其实,迈克尔•沃尔夫的作品
非常广泛,远不止文中提到的这些。
他的作品曾经多次
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展出,
其中包括光圈基金会威尼斯双年展
芝加哥当代摄影博物馆等等。
同时也被世界各国的美术馆所永久收藏。
在迈克尔的作品里,
我们可以看到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甚至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他的存在显然已经超过摄影的范畴,
到达城市人类学的境界。
无论是画面中的普通人还是建筑
甚至是路边不起眼的一把椅子,
一盏路灯...
都有着值得记录和探究的含义。
迈克尔•沃尔夫曾说:
“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我脑中闪现,
我在许多地方停留过,
但没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产生共鸣。
最后,我在香港停了下来,
我的整个身心都对我说:就是这儿了。”
在迈克尔去世后的第二天,
他的长期代理人莎拉·格林并没有告诉
外界具体的原因,
只是说迈克尔是在睡梦中去世的。
或许上天只是
带走了这位伟大的摄影师,
希望可以帮他拍一拍天堂的世界。
迈克尔•沃尔夫留在世间的作品,
将永远被世人流传。
(旧金山玩乐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微信公众号“旧金山玩乐”)
微信号YBDhuaren
新浪微博:旧金山玩乐
阅读更多,大家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