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焦虑”在我国不分地域,遍布东西南北。《2018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中国家长整体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68%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感到比较焦虑或非常焦虑”。父母越焦虑,孩子越疲惫。
“两岁半孩子为进知名幼儿园,同时上五个培优班压力过大出现斑秃”的新闻听起来难以置信,但绝非个例。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举办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6岁儿童近视率达14.5%,低龄化趋势显著。如此心酸的事实可能预示着,“无忧无虑”这一原本专属童年的词语,从孩子来到世上那刻起,就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孩子要不要上早教班”成为摆在父母面前的巨大问题
而早教班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童年流逝的速度。对于“孩子要不要上早教班”的问题,以下视频中家长的回答十分典型。
人民网就“育儿焦虑”的现象,对90后妈妈和相关的养育专家进行了采访,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持反对意见的家长多是基于“保护童年”的考虑,他们认为早教班会过多过早地限制住孩子;赞成派则认为,早教班有专业老师指引、能和很多小朋友相处,跟在家散漫无纪律的状态相比更有价值。早教班受到推崇还有一层原因:多数家长没时间,也没能力亲自教育孩子。还有部分家长坚持送早教班,多半是中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魔咒。
这句早就不知出处的商家广告语,几乎成为中国家长默认遵循的育儿金科玉律。随着时代发展,这句话还有了升级版:要让孩子赢在母胎里——看看身边便知,中国父母的焦虑感已大大提前。我家小外甥就是典型代表。他接受教育的时间可追溯到娘胎时代,先是隔着肚皮听音乐、听故事;话还没说利索就开始学儿歌、背古诗;幼儿园期间尝试了跆拳道、滑轮社、乐高课、口语班、主持班……再回想我小时候,除了玩就是使劲玩。跟小外甥相比,我大概连起跑线的边都没够着。
那“育儿焦虑”还有救吗?
近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婴幼儿自然养育专家论坛上,自然养育专家组针对“育儿焦虑”问题,从临床实践、科学发育、环境影响、自身经验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专家组认为,解决育儿焦虑,需要父母从喂养护理、家庭生活、玩耍体验这三个方面着手。知易行难,为了提出有实际参考意义的办法,最后专家的建议都落在了
“自然养育”
上。

所谓自然养育,就是“遵循孩子自然发展的规律,尊重先天赐予孩子们的禀赋,用科学的方法为他创造适合生长的环境,不要揠苗助长,把积极的思维模式贯彻在养育的过程中”。

为什么在力争上游的时代,反而要提出“追求自然”的育儿理念?
专家这样解释道,“以前的孩子有点放养,现在则是商业气息太浓了,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发生了变化,慢慢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自然养育所倡导的是,顺应孩子发展的规律性和潜力,回归他的本质。”
儿童保健专家朱宗涵教授
以孩子偏食厌食为例,有时可能不是肠胃或食物本身的问题,而是实物教育的缺失。专家进一步分析道,“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鼓励对挑食偏食的孩子,从小开始就带他去自然环境中认识食物原本的样子,促进他形成对食物正确的认识。家长应该在孩子进食时,给他营造一个积极的养育态度。美食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孩子挑食、厌食,肯定没有体会到这种愉悦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育儿过程中,家长应该放开手脚、放宽心,学着和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一起长大,在不同成长阶段做好恰当的事,而非依照成人主观意愿,发展得过于快速、超前。
 “自然成长”的好处已被证实。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发布的《先进国家儿童福祉报告》,荷兰小孩拥有最高的主观幸福程度(Subjective well-being),是“全球最快乐孩子”。能有如此快乐,一方面得益于物质富有等客观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始终倡导“自然成长”模式的亲子教育。
被鼓励的户外探索
所谓“自然成长”,就是鼓励孩子们走出去,勇于探索和体验生活所赐予的各种奇妙旅程,比如到牧场中给奶牛喂食、在广袤的田野中追逐,在静谧的夜空中数星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从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明白一纸成绩并不代表着全部。懂得爱和分享,能与人自然相处,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自然成长给予每个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这也符合专家们倡导的“自然养育”——遵循孩子个体发展的科学育儿理念,使每个孩子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在保护孩子发展天性的同时,也培养他们成长所需的良好品质。
允许犯错,懂得尊重和鼓励
我身边不只一人聊过,从小到大几乎很少听到父母明确说出肯定和鼓励自己的话语,所以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缺乏自信。可自信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通过一次次经历逐步积累起来。但遗憾的是由于爱子心切、怕走弯路,少有父母愿意给孩子试错的机会,所以顺势包办一切的情况很常见——从吃喝拉撒到上学择业再到结婚生子。因此,年龄二三四十好几却无法真正独立的巨婴并不少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也不是一夜长大的,他们应该拥有在自然环境中慢慢摸索的权利,自然地成为一个有自理能力、精神独立、神经放松的人。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尊重的成长环境,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自己处理事情,与父母平等交流等等,应当成为当代父母的必修课。
共同成长
一起面对挫折、分享快乐
我们上过那么多节课,却还是缺了一堂“爱的教育”。当父母习惯用物质讨好、用言语搪塞、用下命令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孩子便很难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陪伴和爱。这直接导致我们很多人长大以后不会正确处理亲密关系,也无法将爱再反哺给父母。其实亲子关系的最佳状态就是平等。在前两年大热的亲子综艺中,有明星嘉宾也曾表示,本以为是大人教导孩子,实际上却是孩子让大人明白很多道理,大人跟着孩子又成长了一遍。
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青少年专家迪温顿(Micha de Winter)认为,尊重孩子,会鼓励孩子表达感受,会通过持续沟通了解孩子。在这个彼此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能滋养孩子的身心,也会让整个家庭的环境氛围愈发和谐。

育儿焦虑不仅反应在教育层面上,同时也在市场中得到印证。纵观国内母婴行业,多数品牌的目光都重点突出在“跑赢人生”层面,比如“让孩子更聪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只有少数品牌更倾向于关注“成长质量”,引导父母如何更好地胜任角色。总的来说,母婴品牌整体还处于迎合父母需求、顺应社会主流育儿价值观阶段。
来自荷兰的美素佳儿引进先进育儿理念,率先在母婴行业明确倡导“自然养育”理念。多年来,不仅致力于把荷兰的自然营养带到中国,还一直向中国母亲传递自然育儿理念。美素佳儿倡导的“一起,自然成长”理念,跳出了固有思维,并把育儿视野拓展到更前沿、更纯粹、更广阔的层面,为中国孩子成长模式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
还记得最初的最初,你对孩子的最大期盼是什么?多数父母的回答大概是健康快乐、平平安安,很少有人在得知孩子到来时的第一反应,是希望他/她成为人中龙凤,考名校赚大钱,最后站在山峰之巅、金字塔尖。回想出生前的每一次孕检,父母最期待听到的结果都是孩子很健康吧?
但后来,迫于现实的压力和对优秀的渴望,父母开始牺牲孩子的快乐、让自己陷入焦虑之中,一步步背离成长的本质。正如自然养育法所倡导的,“学会放下你的焦虑,允许孩子们自己去犯错误。如果无法获得真实的体验,孩子将永远无法独自应对骑行途中所遇到的困难”——这个道理适用于骑行,更适用于漫长的人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也不该被套在一个“非这样不可”的固定成长模式。呱呱坠地的婴儿就像一颗刚冒头的小嫩芽,只有拥有一定空间,他们才照得到阳光、淋得到雨露、感受得到风霜,从而理解万物的规律、懂得世间的道理。惟有如此,他们才有机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行走世界的真正灵魂,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勇气迎接未知的未来。
美素佳儿:一起,自然成长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路瑞海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高效
作者:雪山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