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当地时间5月7日上午,中塞双方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仪式,悼念在炸馆事件中遇难的3位中国记者。(垦迪摄)
May
8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
作者 | 王荆棘
01
5月8号一早,打开手机,我看到朋友圈里有朋友在转发一些文章,打开文章的链接,我看到几张醒目的插图。
有大批的中国人与塞尔维亚人来到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的旧址,他们排起长队,望着一处纪念碑。而在纪念碑前,摆满了人们送上的鲜花。
20年就这样过去了,老实讲,我并不愿意回想那段惨痛的过去,那段中国国际外交新闻史上黑暗的一天。
但知耻而后勇,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品质,那段屈辱国人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更不应该被掩埋。
1999年5月8日,那一天的北京天气晴好,无风无沙,漫天飞絮;而远在欧洲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却将要悄无声息的经历一场浩劫。
凌晨5点45分,当地时间晚上11点45分,两架北约B-2重型隐形轰炸机向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发射了5枚精确制导导弹,使中国大使馆被严重摧毁,数十人被炸伤,3名中国记者壮烈牺牲。
▲ 炸毁前的大使馆
▲ 炸毁后的大使馆
中国驻世界各国的大使馆,不仅是对一个国家表示友好的象征,更是一个大国不可被侵犯的领土,对大使馆的公然轰炸,就是对国家主权的公然侵犯!
这也是绝不会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罪恶。世界震惊!中国震怒!
02
1996年起,南联盟自治省之一的科索沃境内,阿尔巴尼亚人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和南联盟安全部队发生武装冲突,以寻求科索沃独立。1999年3月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以“解决科索沃人权危机”为由,未经安理会授权,开始针对南联盟的空袭。
这大概是美国以“误炸”为理由,对中国大使馆进行军事打击的历史背景。
塞尔维亚(曾经的南斯拉夫联盟)政治经济研究所中心主任伊沃娜·拉得瓦茨博士曾回忆起20年前的亲身经历,那时她还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她亲身经历了这段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
她说:“我很怀疑世界到底是怎么了?北约对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驻外使馆进行军事打击,真的是不可思议!”
“中国是南联盟的好朋友,看到好朋友被袭击,我们的心情是非常悲痛的。后来美国方面说是‘误炸’,我们塞尔维亚人谁都不相信这种说法,直到现在也不信!”
即便美国政府事后如何辩解,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999年5月9日,《环球时报》用一整个头版头条,刊登了在那次爆炸案中幸免于难的记者,吕岩松撰写的特别报道。
5月7号的晚上,战事仍在继续,美国摧毁了南联盟供电系统,首都贝尔格莱德陷入一片漆黑。
当时中国驻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关注战况势态发展,大家坐在使馆的院子里,一边看着北约飞机轰炸和南联盟防空炮火的还击。
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的大使潘占林觉得时间已经晚了,天气又凉,就劝大家早点休息,第二天好早点起来工作。坐在院子里的几位工作人员便返回了使馆楼上的宿舍。
殊不知,潘占林大使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竟然救了大伙的命!没过多久,美国发射的几枚导弹就轰炸了他们刚刚待过的院子,如果他们晚了一步上楼,必定会被当场炸死!
记者吕岩松回忆道:
使馆工作人员们的警惕性很高。因为使馆没有防空洞,大家都住在地下室。但在空袭持续了40多天后,大家又开始回去自己房间里休息。
如果大家昨晚还是住在地下室的话,也肯定全军覆没了,一枚导弹的落地点正好是地下室。轰炸过后,地下室已经完全被摧毁。
由此可见,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轰炸行动,美方其实已经对中国大使馆的布局情况进行了摸底,包括使馆工作人员日常休息的地方,也全然不放过。
彼时刚刚上楼的吕岩松,与夫人一起走过还没有一分钟,就听到一声巨响。就在那时,吕岩松前面的屋顶轰然塌落,钢筋水泥的碎块从他面前十几厘米的地方落下。
紧接着又响起第二声爆炸,使馆大楼内一片白光,是爆炸近在眼前时发出的那种刺眼得像白炽灯一样的白光。
夫妻俩迅速拿起相机和卫星电话朝门口冲,同一楼道的三个人中有两位同事也出来了,大家手拉手,相互搀扶迈过废墟。
▲ 一名在轰炸中受伤的中国使馆工作人员正在接受南联盟医务人员的治疗。
▲一名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工作人员从被炸毁的楼房里撤离。
院子里燃着大火,地下室车库里存着战备储备汽油,厨房里还有煤气罐都在陆续爆炸,但走出来的所有人谁也不愿意离开,都想留下来把同志们一起救出来。
03
等到救援人员赶来的时候,只有不到10个人跑了出来,还有人被困在5楼完全没法下来,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忙着抢救国家财产,根本顾不上自救......
待到大伙恢复镇静后,开始清点人数,发现缺少了3个人,他们分别是新华社驻南联盟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驻南联盟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
使馆的其他工作人员多有轻伤或重伤不等,只有这三位战地记者,再也没有回来!
吕岩松记得当时潘占林大使坚定地说了一句:“我们还有3个同志不知下落,我们死也不能走,死也要死在一起。”
但现实却是如此残酷,谁会想到,大家默默的等待,只能成为空等,刚才还在院中闲谈的一幕竟然成了永别!
▲牺牲的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
在次日凌晨三点多,救援人员找到了许杏虎的遗体,他死的时候很痛苦,双手还是在全力挣扎的样子,衣服也残破不堪。又过了一会儿,他的妻子朱颖的遗体也被找到。
而与新华社记者邵云环的遗体在她的宿舍二楼也被找到,绑在担架上从二楼慢慢运下......
04
《光明日报》的记者许杏虎来自农村,学生时代,他学习刻苦,却立志高远,想要考上一流大学,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光明日报》工作。1998年,许杏虎被《光明日报》派驻贝尔格莱德,成为报社驻南联盟的首席记者。出于安全考虑,他和夫人朱颖一起搬进了中国大使馆的客房里。
▲1998年10月26日,许杏虎、朱颖夫妇在一起
生前,许杏虎曾写下一本《战地日记》,里面记录了这样一句话“一个战地记者必须上前线,在战地报道是我的荣誉,更是我的责任与义务。”
而他的妻子朱颖,善良正直,活泼爱笑,身边的同事们都称赞他们是至诚至善的伴侣,她协助许杏虎的新闻报道工作,拍摄了大量的战地照片,记录了北约轰炸下的南联盟生活。
这对年轻的夫妻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朱颖曾和女友们说,等到战争结束,她和虎子回国休假,好好地排排毒,战地上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
只是在使馆遭到轰炸那一天,他们的梦彻底碎了,一对璧人双双离世......

山东高速集团正在使馆旧址建设巴尔干地区的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垦迪摄)
同样遇难的,还有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她40多岁的年纪,戴着丝边眼镜,神情笃定沉稳。是一个资深的战地记者,邵云环在南斯拉夫多年的生活中,对当地人民有着很深的同理心。
邵云环的每一篇战地报道,文字观察入微,充满着对南斯拉夫人民的同情,“有悲壮,也流露出某种忧虑和感伤”。
潘占林大使对她印象最深,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当时脑子里有一个念头,希望她是短暂的休克,到医院后会抢救过来。
我希望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看到她那充满深情的报道......但是这个念头,在潘大使去到医院太平间查验遗体时醒了过来。我知道她走了,永远地走了。
05
20年来,每到5月8号这一天,新闻界的许多同仁都会撰写文章怀念这三位烈士。
而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也永远不会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发展,大使馆被轰炸事件让国人警醒——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即便美国政府冠冕堂皇的解释,这是一次失误的军事行动;即便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向炸馆事件中的遇难者家属表达道歉;即便美方向中方赔偿3250万美元......
但那又能怎样,3条活生生的人命会因此而活过来吗?遇难者的家人失去挚爱的伤痛又要如何弥补?
当时曾有报道,国内航空工业的一名老总曾感到耻辱地说,“炸我们使馆的飞机是美国生产的,而我们的烈士遗体竟然还是用美国制造的大飞机运回来的”。
缺少科技与国防军事的建设,国家就要挨打,被打了之后还不能说话,只能接受一些不痛不痒的道歉与赔偿。
炸馆事件让我们有了压迫感,直到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军备实力在逐步增强,甚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运20大型运输机——6年前首飞成功,使得中国战略空军初步成型,仅次于美俄两国。
▲055万吨大驱——火力超052D舰近一倍,“亚洲最强战舰“ 名副其实。
我们还有了期盼已久的航母战斗群。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中国,不惧一切外来之敌,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铭记过去的牺牲,才有如今的新生!屈辱不应忘记,祖国才会富强。
谨以此文:
向20年前,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事件中,
遇难的3位烈士同胞致敬!
向所有远在海外的战地记者,
大使馆工作人员致敬!
推荐阅读:

战火中的叙利亚,

让我们想起了99年前无助的祖国

—THE END—
作者:王荆棘,生活里总是充满荆棘。
MORE
灼见热文 
◐◑这才是真正的大家!不拿中国任何薪水,却立志帮中国成为数学强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