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后悔,心累,脑壳痛。
国庆快到了,你从去年十一就告诉自己今年一定要提前计划好去哪玩,半年后你觉得为时尚早还有得挑,上个月你想再不决定就晚了,看了一波机票,琢磨着过两天能不能便宜点,时至今日,“一定要找一个又省钱又小众的地方”的愿望眼看又要落空,今年大概又是宅在家里外卖七天乐的一年了。

这样的事件在你的人生当中不断重复:
餐馆点菜翻完整本菜单最后招手叫服务员过来问:你们招牌菜是什么?推荐一下。
淘宝上挑个小破杯盖也要翻个七八页搜索记录,最后回到第一页买第一眼看中的。
定外卖时找了一个小时,结果还是回到一开始看的那家店。
吃饭的时候想着挑一部电视剧看看,饭都吃完了还没挑出来。
租房子总纠结还有更好的,结果挑了一圈后挑烦了,随便租一个,结果发现租了其中最差的一个。
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好不容易有个合适的还嫌人没食堂。
跳槽时面试的第一家公司各方面都合适,想着“也许有更好的选择”拒绝了 offer,结果一家不如一家。
在 deadline 之前总觉得自己会有更好的状态。
怕遇到更喜欢的人,所以一直单身。
……
如果以上大部分情形看上去都是你本人,那么祝贺你喜提现代病 “FOBO” ,即,“害怕有更好选择综合征”(Fear of Better Options),患者会因为害怕错过最佳的选择,凡事都想穷尽所有可能的方案再做决定。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 Iyengar 和 Lepper 把这种现象叫做“最大化”(Maximization),他们发现,当选择更少的时候,人们做出决定后更容易对结果感到满足,而没完没了想要找到最优解则会导致优柔寡断、沮丧、压力、后悔以及不开心。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 Barry Schwartz 一直在研究选择给人类行为带来的影响,在他名为《选择的悖论》(The Paradox of Choice)的书中,他举例说当消费者必须在二十个罐子或者六条牛仔裤里选一个时,他们显得更纠结并且对最终选择的满足感更低。
另一项研究显示,最优解型大学毕业生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比易满足型大学生起薪高 20%,但他们的满意度却更低,容易感到后悔,或者重复质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别的什么更好的机会。
FOBO 的确更有可能找到一个更好的选择,尽管如此,和那些能依据少量信息快速做出决定的易满足者(Satisficers)相比,他们更容易对自己最终做出的选择有所疑虑,总在怀疑是不是还有比这更好的。
而且他们永远无法真正实现自己最终目标——枚举出全部备选并且从中找到最好的,在做决定时获得绝对完备的信息(complete information)是不现实的。
Schwartz 在 TED 演讲时说,学会选择是难的,学会做好的选择更难,学会在无尽可能性里接受一个相对好的选择还要难得多。他建议我们在挑东西时给自己定几个想要实现的指标,区分他们的优先级,如果一个选择同时达到了优先级靠前的几个,就别犹豫赶紧抉择。比如“午饭吃啥”这种日常难题,就看你把送得快、便宜和吃顿好哪个看最重,然后挑最符合的就完事。
如果还是犹豫不决,那靠直觉也是可以的,只有一条,事后别多想。
 (END)
- 插图来自:Giphy @SpongeBob -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