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常士杉凭借世通一号96.16%的年度收益夺得了当年的私募冠军,这一扫了他过去两年的阴霾。
常士杉95年入市,草根出身,却凭借过人的胆识从1.7万元做到1个亿,并在2008年发行了自己的私募产品——世通一号。然而出师不利,遭遇08年股灾,世通一号的净值一度跌到了4毛钱,在09年净值也仅反弹了37%,这让常士杉备受煎熬。
终于,常士杉在2010年翻了身,凭借包钢稀土等有色周期股,成为了当年私募界的NO.1,这让其兴奋不已,毕竟终于熬出了头,常士杉的“狂人语录”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在散户圈内传播。
“世通最大的强项,抓黑马。千万别跟我说抓白马,我建议你把钱存银行算了。”
好景不长,在夺得私募冠军后,净值一路下滑,直到2015年牛市才再次回升,但依然没有保住来之不易的收益。十年后,依旧亏损,而白马,一骑绝尘。
十年过去了,常士杉收敛不少,如今已经不太能从互联网上听说他的新闻。2013年,他把公司名字改为康庄资产,希望能走上投资的康庄大道,但投资的路上永远都是荆棘密布。
十年的无奈不仅属于常士杉,也属于09年的罗伟广。
2009年,罗伟广的新价值2期以192.57%的收益率成为了当年的私募冠军,我仍然记得2010年的那期新财富杂志照片中英姿飒爽的罗伟广。而到2012年,新价值2期所获得的收益全都吐了回去。
虽然基金叫新价值,但做一级出身的罗伟广感觉是做不了价值投资了,回归了老本行,打算做一二级联动。
罗伟广在2016年初有一次演讲,题目叫《一级请客,二级买单》,讲述了自己向一二级联动的转型,认为这是比较成功的模式。
“我以前是做价值投资的,做了这么多年,我们的客户都跑光了,最后盯着并购价值,就是一二级联动,因为包赚不赔,这个基本上是合法的。第二它很稳定,第三是暴利。但是这个也有缺点,它是阶段性的,什么时候不能做呢?不是注册制不能做了,是IPO上市放开就不能做。
2016年,罗伟广的新价值11号取得了42%的回报,排入了当年私募排排网股票策略组的前30名,然而到了2018年,新价值几乎所有产品在当年全部腰斩。
就在这一年,罗伟广持有的金刚玻璃被强制平仓,股份被冻结,个人陷入债务纠纷。
在那次演讲中,罗伟广说:重组概念,市值越低就越有机会,40亿市值可以干,30亿市值很好。
我看了一下金刚玻璃,现在市值15亿。
私募冠军的“魔咒”似乎一直奏效。
2008的冠军曾军因2012年“恒顺电气内幕交易”事件被罚,最后力保金中和投资,黯然出局;
黄平的创世翔最终因操纵市场被罚,又因st欣泰遭遇巨亏,最终转让所有股权;
2017年一季度惊艳市场的“蓝海一号”如今已“海枯石烂”。
那位如今身陷牢笼的私募一哥,却从未在任何一年登上过私募冠军的宝座。
2009年,一哥执意前往上海成立私募,虽然那时的他比财富自由还自由,仅管朋友们都劝他不要走。
那些没有经历过2010-2013年的年轻人无法体会熊市带来的极度绝望,也无法想象一哥恐怖的实力。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私募,其历史累积总回报率能够超过一哥从2009年到2015年6年的累积总回报率。
即使摆脱不了“敢死队”的标签,一哥可以说是最懂A股市场“核心玩法”的投资者。牛市前,一哥奔赴北京,而这也决定了他最终的结局。热爱资本游戏的一哥对游戏规则烂熟于心,却最后败于规则,落地窗换成了铁窗。
曾经盛极一时的私募,最终都败下阵来,能活到最后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在众多私募冠军中,2007年的赵凯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没有深陷“魔咒”的基金经理,也可以说是对外界而言最没有“存在感”的私募冠军。
2007年,A股大牛市。当时的赵凯还没有成立私募,而是在云南国际信托任职,管理着“中国龙资本市场信托计划”产品。
这只2003年成立的“信托模式”私募基金,成为了国内证券私募行业的先行者。
他管理的“中国龙资本市场信托计划”在2007年获得了216.43%的收益率,成为当年的私募冠军。然而他并没有急于离开老东家,一直到2012年才带领自己的“中国龙”团队,正式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涌峰投资。
到2018年底,市场上仅有27家百亿规模级别的证券私募基金,而涌峰投资赫然在列。成立至今,“中国龙”累计回报1154.86%,复合年化回报率达到17.45%。
2004年2月20日,赵丹阳发行了“深国投·赤子之心”。这是国内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开启了国内证券私募行业的大门。
伴随着2007年牛市,行业内兴起了第一波“公奔私”的浪潮,朱雀、星石、淡水泉、尚雅等如今在业界颇具影响力的私募在当年成立。那一年,证券私募的总规模也就10个亿。之后,证券私募行业不断壮大,随着银行资金的进入,证券私募的管理规模不断扩大。
到2019年,证券私募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2.3万亿元,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达到了8830家。然而,仅有300家管理规模超过10亿元,27家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其中13家专注于股票市场的私募,外界可能都不知道他们在资本市场上打过哪场著名的战役。
A股虽然是长期熊市,但并不缺乏盈利策略,而在短期内做得最好的私募选手,往往是优秀的制度套利者。无论是做事件驱动、重组并购甚至是打涨停板,依托的都是A股的制度政策。如今来看,没有制度套利者在最终得以幸存。
仔细观察会发现,能够长期存活在市场并成为头部的私募更擅长的是在对投研或定价能力的重视,这可能也是大平台的历练带给核心人物对于投资管理事业的启迪。
在这13家百亿级别证券私募中,每一位核心人物的背景几乎都是清一色“学院派”。
赵军,南开毕业,在中信、嘉实待过;
江晖,毕业于复旦,参与过华夏、工银瑞信的组建;
曾晓洁,毕业于北大,十年保险资管投研的历练;
王亚伟,安徽理科状元,清华毕业,华夏基金公募“一哥”;
胡建平也是华夏的元老;
蒋锦志,92年毕业于人民银行研究生院部,在深交所、国信都待过;
王强,89年上大毕业,上海证券业的老江湖。
裘国根,人大毕业,93年在君安开始职业生涯。
郑宇,厦大毕业,曾是国盛自营部负责人。
邱国鹭曾在南方、邓晓峰曾在博时、卓利伟曾在景林和建信。
创始人的背景对于私募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能坚持到最后的私募需要严谨的投资体系和管理制度。当然,还得靠一些运气。
若要询问管理人们为什么要做证券私募金,往往会得到的两个答案是:1. 为了合规;2. 为了挣钱。

2015年之后,许多游资在监管的压力之下纷纷阳光化,然而在阳光之下,他们却无法发挥他们曾经的优势。
8830家备案的证券私募公司,只有300家能够真正像一个公司一样运作,能够将私募基金好好运作的比例非常小。
很少有人真正把证券私募公司作为事业来运作。当然,挣钱是做事业的基础,但更多的管理人把私募当做了鼓自己腰包的平台,而非真正要做一个好基金,或是一个好的私募公司。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那些真正重视投研体系并把投资作为事业而不是捞一把的证券私募公司,能够在未来脱颖而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