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崔彧  摄
May.
2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让我们正视差距,找到各自合适的位置和擅长之所在,从现在开始,为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远的目标而努力。
作者 | 全能二师姐
前几天校庆时,回园子转了一圈,恍然发现今年正好是离开学校的第十年。
和新老朋友交流,大家都有很深刻的感触:毕业十年左右,昔日同窗的道路各不相同——有人风生水起:刚刚在纳斯达克敲钟的,刚成了最年轻厅级干部的,在所谓互联网寒冬之时被各大厂热烈邀请加盟的,写小说拿大奖的,不一而足。
当然三十岁出头的杰出校友毕竟是少数,更多人像我一样仍然为生计奔波,在实现人生目标(不管是什么)的道路上苦苦求索。
有时候和朋友开玩笑,我会打趣地说:“都是自己考上清华的,咋差距就那么大呢?”可能在外人看来,考上清华北大已经很厉害,大概率保障了光明的前途,在整个社会中至少处于前20%的水平。
但我原来就写过篇文章——进入名校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标签,在走出校园后反而有更大的可能要去适应落差。就好比别人觉得80分就不错了,自己考了81分,身边人都是95,而自认为有考到90的水平,难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失落和自我怀疑。
可仔细想想,在校园里,大家评价的维度太单一,无非就是学分和成绩。而走上社会后,在维度更加复杂的环境中,家世积累、运气、选择和努力,任意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日后的巨大差距。
我仔细地想了想身边目前看起来成功的同龄人的经历,基本上分三类:第一类是家庭背景好,本人又非常出色的;第二类是面临选择时运气好且能够抓住机会的;第三类是很早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且坚持不懈的。
第一类人从小的见闻就让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更有可能在更小的年龄就找到自己的方向,也更有资本去追求真正的兴趣。
在这类人里,最典型的例子是高晓松(虽然不是同龄校友),连一个本身家境十分优越的师兄都不禁感叹,人家那家学渊源真非常人能比。
这倒也不是完全拼爹,你得承认同学里真的有家境好同时本人既聪明又努力的。也许在学校时他们不显山不露水,你多考了几分,看似被学霸光环笼罩,但出了校门人家在认知高度、人脉广度、办事能力上立马全方位碾压。
此时除了望尘莫及,只能感叹幸亏有高考,给我们这样平民百姓的孩子一个通过上好学校,找好工作实现阶级上升的机会,进而鞭策自己努力成为自家娃的坚实基石和后盾。
第二类人是时代和运气的宠儿,你得承认选择真的比努力重要。我有朋友说,当年某大厂运营、HW技术都是保底offer。因为当年这些公司没有现在这么炙手可热,名校学生过去大概率被重用,如果坚持到现在,肯定比自己为升职加薪在同行业甚至跨界跳来跳去要好太多。
可惜历史从来不能假设,马爸爸说过,从来都是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尤其是这十年,抓住互联网和房产两波红利中的任意一波就能少奋斗二十年——如果本科毕业就工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有落户/成家需求而早早买了房的都是人生赢家。
那些选择出国的小伙伴中的大多数,除非本来家底殷实或者自身技术水平极高到哪儿都被明星企业趋之若鹜,否则在互联网红利已经差不多见底之时,冲破云霄的国内房价就现实地阻断了他们回国发展的脚步,后半辈子也许大概率就是平静的移民一代生活。
第三类是我最羡慕的人——他们早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一直不懈努力,并不太在意他人的眼光。与第一类和第二类相比,第三类的经历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更值得借鉴和更有可能模仿的。
他们在校期间往往没那么显眼,甚至不那么容易认识——因为与学校所谓的主流标准相比,他们显得“不务正业”和“异类”:比如倒腾创业,或者默默搞发明,或者钻研赚钱的各种方法,并不会在名目繁多的校级活动中抛头露面,也未必是奖学金的常客。他们往往目标明确,不容易受到干扰,集中精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最终有所成。
比如有师姐十年前从咨询公司离职,专心钻研西式糕点烘焙,起步时人手不够,大过节的和家人一起派送外卖的产品,而这么多年下来,成为了帝都魔都红丝绒蛋糕的No.1,是我身边少有的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的小伙伴。
还有个同学,在校期间就专注于细分领域耕耘创新,至今已经有十几年,马上要成立第二个创业项目,眼看着他一直专长的方向上终于要迎来风口,多年的努力有望凝结成胜利的果实,真的特别为他高兴。
你可能觉得这是幸存者偏差,因为毕竟还有那么多没成的人。但问题在于,我们中的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多多少少都属于心气高但没什么长性,且对生活没什么太多想法的。这种行为模式,就大大降低了有所成就的概率。就算再有新的机会,也大概率会重复看不起、追不上、悔莫及的套路。
花了太多时间去关注别人的家长里短,担心自己会不会面临中年危机,焦虑房贷和小孩教育,自然没有更多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会每天在鸡毛蒜皮中变得庸碌琐碎。
也许这些人智商不低,但往往面临重大抉择时,看得不长远,做出错误判断。而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做错两三次选择题,也许在个人成长、成就以及财富方面,就会差出N个数量级。
可能你会问,都十几年过去了,还来得及么?必须要强调的是,虽然张爱玲“成名要趁早”的名言以及媒体上鼓吹的各种"x under x"让人难免着急和焦虑,但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仍然处于起量阶段,可能会在下一个十年甚至更长久之后才能迎来崛起。
只要找准一个不太差的方向,聚焦积累,风水轮流转,量变引发质变,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怎么选择一个不太差的方向,涉及到决策判断以及背后的洞察力和行为模式,任何一个方面,都已经有不少牛人的经典论述,篇幅所限,不展开聊。
种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次好的时机是现在。与其慨叹别人的成就,担忧中年危机的来临,不如问问自己,如果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那件事会是什么。得到答案之后,全力聚焦不懈努力。
不用总是盯着别人有多厉害,得看到背后他们成为牛人的逻辑。虽然“财富自由”是近年来的流行语,但你得相信,做真正喜欢的事情,把着眼点立足于创造价值,钱只是自然而然随之而来的结果之一。
我越来越觉得,没有必要挤在一条既定的大家都能认为成功的道路上。可以试着把个体的发展看成是在热带雨林中不同物种的生存策略。也许大树固然显眼,但其他物种也一样能够找到自己的生态位,适者生存。
让我们正视差距,找到各自合适的位置和擅长之所在,从现在开始,为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远的目标而努力。
— THE END —
作者:二师姐,喜欢琢磨、爱好码字的风险投资从业者,前律师,清华本硕,微信公众号全能二师姐(ID:quannengershijie)。见经授权发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