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也就是上周周五,有人发现新浪微博上的#les#超话被封,豆瓣最大的女同性恋小组 LesSky被隐藏。
相比于去年微博官方表态要“清理同性恋”,今年les超话、豆瓣小组被封得简直是悄无声息。
作恶者是隐身状态,这对传播来说是一个考验。所以一开始,只有极少数掌握核心信息的人发起了行动。她们上传了很多网页截图和文字,试图引起关注。
随后的几天里,事件持续发酵,发声的人越来越多,但也开始出现谴责拉拉不愿发声的声音:
“拉拉就是没有权利意识,不愿发声。”
“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以为这些事跟自己无关。”
“女性失权而不自知。”……
这场针对lesbian的网络围剿以及lesbian社群的反击,出现了种种令人费解的情况。为了了解拉拉发声的困难和顾虑,我在4月15日发出了一个采访邀请,想要收集这次网络行动中,行动者和旁观者的观点与故事。
拉拉真的不愿发声吗?
事实上,在今天,也就是les超话被封的10天过后,微博#我是les#话题达到了77.3万讨论量和4.5亿阅读量。

单从数据上看,拉拉社群(此处的“社群”指由女同性恋和支持她们的人组成的群体)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失语”。
只是相比去年微博发布“清理同性恋”事件(消息出来的第3天,#我是同性恋#话题就有了5.4亿阅读量、53.3万讨论量),这次的关注度相对没有那么高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距,我做了一些简单的分析:
1. 此次围剿的形式与去年有所不同——微博、豆瓣暗下“杀手”,没有公开声明,人们需要花更多时间核实信息,难以及时作出反应,而谴责不发声的声音也集中在头两天;
2. 攻击的范围缩小了,从全体同性恋聚焦到les;
3. 在去年类似的封禁同性恋话题后,微博再次做出这种打压行为,让很多人感到无力。
“不像去年那么难过了,更多的是愤怒。”
“有时候甚至会抱着,我倒要看看会还能烂到什么地步这种心态。
“今年又遇到这个事,我感觉周围人都很麻木、很消沉。”
综合以上因素,#我是les#话题能达到4亿阅读量,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就。
不愿发声的现象存在于所有弱势群体中,希望这组数据能让一些人重新审视拉拉社群,去了解和帮助,而不是加深对彼此的刻板印象。
图片来自微博,侵删
我的采访邀请发出后,仅仅一个下午就有60多人表示愿意接受采访,ta们中有拉拉,有gay,有双性恋、有跨性别,也有直人。这个话题能吸引到这么多人,激发出这么多情绪,本身就说明拉拉社群有大量倾诉和表达的需求,这与ta们受到更少关注有直接原因。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参与了行动,包括换彩虹头像、转发、申请超话、拍照、甚至录视频等,但ta们大多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即“拉拉是个不愿发声的群体”。
“群里没人理我,私信了200个拉拉,只有25人回复。”
“感觉在我朋友圈发声的拉拉不是很多,20个人里面有3个左右这样子。”
而对于沉默者,多数人都表示能够理解ta们的难处。那么,是什么在阻碍拉拉社群的发声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拉拉发声的五大障碍
一、对出柜的恐惧
“发微博要加上#我是les#的,这就等于要大家出柜了嘛。
“我没有发在朋友圈,怕身边的人知道,发这个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不发声可以理解,考虑到家人、工作、朋友,有些人出柜风险比较高。
“没有选择发声的朋友可能是碍于身边朋友会有异样的眼光吧,毕竟互联网时代你手滑点个赞然后立马取消都会被有心之人看到,但我相信她们都是有在关注这件事情的。
接受采访的行动者大多没有完全出柜,也更愿意选择在没有家人、亲友和同事的平台发声,所以ta们很能理解那些沉默的人。
但是出柜对于拉拉又是十分重要的。
“男生不出柜不太受影响,形婚的gay很多啊,他们除了出钱,并不需要付出生育的代价。但女生不出柜影响会很大,所以出柜对女同来说很重要。”
相比于gay,可以在公共场合牵手、拥抱的拉拉看似更自由,但是公众对她们不置可否的态度更像是一种忽视
“人们无法忍受gay是因为对男性有更多的期待,或者说,对男性做出的选择更认真对待。而面对拉拉,就觉得反正女生总是要结婚生孩子的嘛,她们自己怎么想的并不重要。”
于是,不论是表明性向的出柜,还是表明不婚的出柜,都成了拉拉追求自由的前提之一。

二、身份认同障碍
“我身边的bisexual(双性恋)比较多,她们都不会用拉拉标签自己,甚至不愿提及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和女生在一起。”
“我是一个跨性别,女跨男,这个对性别的认知,我直到今年才真正正视,以前很讨厌、很反感听到别人讨论关于‘同性恋’的话题,直到认识到我是一个跨性别的时候,我才真正愿意去面对这些。”
“在童童(窦靖童)的粉丝群里,我看到了跟原来不同的拉拉群体。她们对拉拉的身份没什么概念,在群里讨论最多的就是找对象,抱团取暖。她们对自己的身份有很深的恐惧,但也找不到好的方法去改善。”
女双性恋,跨性别男性,这两个更边缘的群体在拉拉中其实并不少见,ta们中的很多人都处在跟女生的亲密关系中,但又无法用拉拉来标签自己。
拉拉的圈子内甚至流传着这样的鄙视链:PP恋>TP恋>TT恋>与双/泛性恋交往(P指性别气质偏“女性”的拉拉,T指性别气质偏中性的拉拉),这其实与女性所承受的婚育压力有很大关系,出于对形婚、与男人恋爱(更被认可的恋爱)这些“背叛行为”的恐惧,拉圈内部的互相倾轧一直存在。
而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不是建立一个更“纯粹”的拉拉群体,而是拓展性少数的生存空间,争取女性的婚育自主权。
只有让拉拉社群变得更开放和包容,才会有更多边缘人群愿意发声。
图片来自微博,侵删
三、性别规训&性别不平等
“拉拉在交友和性生活方面都比较内敛,这跟女生从小受的教育也有关吧。”
“平时男生可能会更深柜一点,可一旦发生点什么事,他们往往更有冲劲一点。”
多数受访者都提到了这些观点,其实平时我们就不难发现,男性在公开场合发言的次数、时间大多超过女性。而所谓男性的张扬和女性的内敛,都是教育和规训的结果。
这些行为也反应在社交媒体上。如今我们能看到,公开讨论社会议题的微博、知乎几乎被直男话语占据,而此次发声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微博。
一位受访女生表示:“很久不玩微博了,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这个,我还特意去查了一下什么是超话。”
为了体现不同群体话语权的不平等,有人比喻,顺性别直男就像是生活在有自来水的地方,只要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水,而女性、性少数、残障群体等则像是生活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取水的困难让ta们压抑了很多喝水的欲望
尽管拉拉社群中不乏顺性别直男、gay和顺性别直女,大家团结在一起才有了声势浩大的行动,但是团结不意味着可以不认清自己的处境,也不意味着停止批判性思考。
图片来自微博,侵删
四、缺乏支持性环境
“感觉很多les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很介意外界的看法。这不单是因为社会没有对同性恋友好的氛围,更重要的是没有对女性足够友好的氛围。”
“有les朋友,但没接触过做同性恋公益的人。”
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志小组、机构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拉拉专属的空间,包括拉吧、沙龙就更少了。没有这些基础设施,散落在各处的拉拉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连结,也就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更无从谈起集体行动。
五、缺乏社群意识
“她们可能倾向于享受眼前可见的岁月静好,选择性地屏蔽同性恋群体正面临的压迫和窘境。”
“我在有一个以北京拉拉为主体的读书群,大家还是在讨论一些书和生活的鸡毛蒜皮,没有一个人讨论les超话被封的事。那句岁月静好女同性恋,感觉有点道理。”
与没有资源、无法接触社群的拉拉不同,一些活跃在社群里的拉拉选择了沉默甚至反对,多是因为缺乏社群意识。
一些人声称:“发声也没什么用,自己强大了就行”,“等他们都挂了,就会好起来”。
这次受访的行动者之中,没有人谴责那些因为无助而沉默的旁观者,ta们谴责的,往往是以上这种不参与行动,还热衷于散播犬儒和精致利己主义的人。
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不算少见。可是,改变不是等来的,而是在你看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有无数的人去发声、行动和反抗而产生的。
对于那些拥有较为优渥资源但还是反对发声的人,不妨看一下这段上野千鹤子今年在东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致词:

拉拉发声的障碍大多与资源匮乏有关,女性和性少数的双重弱势身份导致拉拉的经济状况、可支配时间、信息渠道、心理资本和支持性环境都处在较低的水平,直接阻碍了她们参与公开行动。
但我们也要看到,拉拉社群在不断发展,女性和性少数的身份使得她们天然站在了批判父权制的立场上。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她们会比任何社群都更有行动力,并且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更多人意识到拉拉发声的障碍,提供资源和帮助。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她们意识到自己内在的行动力(具体方法请期待我的下一篇文章)
打压仍在持续。从被封的#les#、#LGBTQ#和#女性健康科普#超话(至今全部没有解禁,淘宝下架的数款LGBT彩虹商品,到最近几天的部分高校开始排查LGBT人群消息……
凛冬已至,我们的行动也才刚刚开始。
感谢接受采访的所有人。
回声计划
属于女人的时代之声
ID:huishengproject
留言功能暂未开通。如果有特别想和我说的话或者联络需求,请在公号主页下方的留言框直接发送消息。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