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标题     bcdef
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你今年的阅读计划进行得如何了?着眼职场,商论君为你精选出这几本兼具历史眼光与发展思维的书籍,让你跳脱“996”与格子间的束缚,理解工作的来龙去脉,更拥有职场发展的战略眼光。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1.《实验室老鼠:为什么现代工作让人痛苦?》
(Lab Rats: Why Modern Work Makes People Miserable)
“科技行业是近年来工作满意度下滑的主要原因。该行业降低了实际工资,让员工感觉被剥夺了人性、安全感下降,并让他们面对持续的变化而倍感压力。”
《经济学人·商论》二月刊
《损失一台笔记本而已》
有统计数据表明,从1987年到2016年,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的美国人的比例从61%下滑到51%。曾在科技行业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记者丹·莱昂斯(Dan Lyons)在新书《实验室老鼠:为什么现代工作让人痛苦?》(Lab Rats: Why Modern Work Makes People Miserable.)中指出,科技行业应该为此负责。他认为,科技行业降低了实际工资,让员工感觉被剥夺了人性、安全感下降,并让他们面对永无止境的变化而倍感压力。
作者重点将矛头指向了一众科技创业公司。但根据作者的经验,这些公司的员工流动率很高,尤其是销售和市场营销部门。更糟糕的是,由于其运作方式,这些公司几乎提供不了工作保障。科技公司还用各种不太靠谱的管理技巧来掩盖自己的硬心肠。另一个批评指向了流行的开放式办公室,它让员工毫无隐私可言。但经营者得利,因为把更多人塞进更小的空间无疑更省钱。

如何化解科技行业对个人职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订阅《经济学人·商论》获取二月刊文章《损失一台笔记本而已》(Nothing to lose but their laptops)

2.《扯淡的工作》
Bullshit Jobs: A Theory
“一位人类学家的新书把目光投向那些‘完全没有意义、没有必要,或有害的工作,连员工自己也不能证明它有理由存在’。
《经济学人·商论》2018年六月刊《徒劳的工作》
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被诸神惩罚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再眼看巨石滚落,周而复始,永无止息。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认为,许多现代劳动者面临同样的命运。他的新书标题就直抒胸臆——《扯淡的工作》(Bullshit Jobs: A Theory)。格雷伯把扯淡的工作定义为“完全没有意义、没有必要,或有害的工作,连员工自己也不能证明它有理由存在”,虽然他们可能还是不得不装出一副对工作使命深信不疑的样子。

一些劳动者会觉得此类讨论的出现很适时。现代职场中的虚衔和机械盲目的任务似乎都已激增。两位管理学理论学家加里· 哈默尔和米歇尔· 扎尼尼的一项研究估计,美国有近2400万名企业“官僚”,即每4.7名劳动者供养一名企业“官僚”。他们认为,如果重新安排这些“官僚”从事更有生产力的工作,能给美国经济带来三万亿美元的增长。格雷伯构建了详尽的理论来说明“无聊工作”盛行的原因,但他是否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对症下药?
订阅《经济学人·商论》获取2018年六月刊文章《徒劳的工作》(Not working properly)

3.《工作何须卖命》
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
工作时长及强度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去年的一本管理学著作破解了当代职场的迷思:疲惫的员工难有成效,及时回家、充分休息才是最好的福利。开放式办公室、大型会议都可能成为效率杀手。”
《经济学人·商论》2018年十一月刊
《淡定些,回家吧》
《工作何须卖命》(It Doesn’t Have to be Crazy at Work)的两位作者在芝加哥经营着一家叫Basecamp的软件公司。他们的这本书文笔上乘、妙趣横生、打破传统,绝对是近期出版的管理学著作中的最佳。者指出,经营一家企业,完全可以在不要求员工疯狂加班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持续增长——Basecamp就做到了。疲惫的员工难有成效,睡眠不足的管理者很可能效率低下。Basecamp的员工每周工作40小时,夏季一周工作四天,每年有三周假期,每三年可休一次一个月长假。两位作者认为,这些才是正确的福利,而很多公司提供的免费晚餐、游戏室和小吃吧等都是为让员工在办公室待得更久耍的花招。
这本书对公司文化提出的另一个批评是:办公室已成为制造干扰的工厂。人们之所以加班到很晚,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法在办公室里把活儿干完。在一个600人出席的大会上,作者问有谁最近有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没被打断的经历,只有30个人举手。
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即可阅读2018年十一月刊文章《淡定些,回家吧》(Keep calm and go home)

4.《不富足也幸福:行将消失的布须曼人的世界》
Affluence Without Abundance: 
The Disappearing World of the Bushmen
“当今人们习以为常的不平等、永不满足的积攒欲和起早贪黑的工作习惯其实都并非生存的必须。远古人类狩猎采集的生产生活方式其实能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不少启发。”
《经济学人·商论》2017年
八月刊《以土地为生》

1488年1月,葡萄牙探险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olomeu Dias)在非洲南部海角偶遇了在此生存繁衍至少已15万年的桑人(San)。这次碰面代表了人类两种经济组织形式的碰撞:一种最古老、持久;另一种则最繁荣、强大。欧洲人的后裔此后雄霸世界五百年,但人类古老祖先的生产生活方式其实能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不少启发。
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在《不富足也幸福》(Affluence Without Abundance)中将他的经历、观察与人类进化中的教训、人类迁移史以及欧洲人到来后非洲群体的命运等结合在一起。作者花了多年时间研究卡拉哈里沙漠的布须曼人——也就是与迪亚士不期而遇的桑人种族,他们当中一些人延续着15万年来一直赖以为生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狩猎采集的生活并非总是劳碌而匮乏。依靠广泛的食物来源,这些部落通常能获得可靠而均衡的饮食。一般成年人甚至每周只需工作不到20个小时。

相比之下,农耕社会成为人类主流,始自一万年前人类驯化动植物之后。耕地更高产,但农耕社会严重依赖少数几种主要作物,造成人们营养不良、且易受作物歉收的影响。此外,高产量也要求无休无止、枯燥乏味的劳作。苏兹曼认为,农业的普及带来了急剧的文化转型,导致人类更多欲念的产生。耕作教会了人们接受不平等,并提升了工作的价值。现代富裕国家的人将永不满足的积攒欲视为人类本性。但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候,积攒并没有什么意义,工作也没有任何崇高的意义——花时间获取吃不完的食物根本是愚蠢的浪费。

狩猎采集生活方式能否能唤起我们对人类本性的某些反思?订阅《经济学人·商论》获取2017年八月刊文章《以土地为生》(Living off the land)

职场之外,还有更广袤的世界。点击标题回顾其他商论精彩书评:
【订阅解锁更多精彩】《经济学人·商论》书评版块每周与你分享新知。成为《经济学人·商论》订阅用户更可同步解锁商论发刊至今的1800余篇往期文章,包括300多篇文章的英文原声音频。
现在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
即享新年限量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经济学人·商论》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