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紫釉碗  图源故宫博物院
“碗内饰暗花双行龙及云纹两朵,外部通体胭脂紫釉,足内施白釉,青花双方框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故宫博物院内,一只雍正年间的胭脂紫釉碗静静的躺在展示柜中,充满亲和力的胭脂色让人一见倾心,难怪雍正帝会如此爱不释手。边听导游的讲解,心里边这样想,对于胭脂釉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3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瓷器,宋代时名瓷名窑已经遍及大半个中国,而到了清朝,政治和经济的空前繁荣,皇帝的重视和喜爱促进了更多瓷器品类的诞生,其中就包括这惹人喜爱的胭脂釉。
调和釉料
胭脂釉的制作方法是以金(Au)融化入釉,根据金含量的不同,以及烧制中的不同因素,胭脂釉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 “粉红”、“胭脂红”、“胭脂水”、“胭脂紫”等等。这种方法最早是荷兰人发明的,后来开始应用于瓷器和绘画领域,康熙二十一年,“胭脂釉”的制作工艺开始传入景德镇,最初被称为“西洋红”,后由于这种红釉颇似妇女化妆时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釉”。
雍正帝继位之后,对单色釉更加情有独钟,而在众多御用颜色中,雍正最喜欢这种“胭脂釉”,因此对很多造型和工艺都亲力亲为,颇费心思。如今我们能见到的清代胭脂釉作品中,以雍正年间制作的质量为最佳。胭脂釉施釉方法是在洁白的薄胎壁上,采用吹釉的方法施一层匀净的胭脂红釉,由于工艺难度极高,因此十分名贵。
如今,即使在现代窑烧技术的背景下,胭脂釉的烧制仍然充满困难,因为含金入釉,需要烧成温度的容差极低,烧造难度大,每一件胭脂釉作品都极为珍贵。
在景德镇的赵磊看来,“瓷器的釉色千变万化,即使倾尽所有烧窑技能,也要‘听天由命’,胭脂水作为单色釉中最“矫情”的釉色,完美的烧制更是不可多得。”来自内蒙古的赵磊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就留在了景德镇,一留就快近十年,早年因为时尚大牌设计做瓷在圈内小有名气。近两年在与文博单位的文创设计合作中,开始寻求新设计与传统审美的融合,器型、功能更追求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沟通,于是有了这套专为三联生活的读者们打造的“胭脂醉”红釉盖碗茶组。
整组茶器中,盖碗和品茗杯采用全手工拉坯制成,每一只都独立完成,饱含了手作者的诸多心血。当晶莹的胭脂水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娇嫩的红色中透着羞涩,像极了朱颜微醉的少女,明媚动人,虽是初次遇到,却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釉色之外,仔细观察,整套茶具中的小细节更加动人。盖碗口沿经过防烫处理,即使是非专业茶人 也可轻松驾驭;品茗杯设计略微修长,容易保温和留香;1330度高温还原烧成,易清洗,经久耐用,不仅“高颜值”,且方便实用。
清末寂园叟撰的《陶雅》中说,“胭脂水为康熙以前所未有,釉薄于蛋膜者十分之一,匀净明艳,殆无论比。”如今当胭脂红釉六件套摆在面前时,仿佛漫长历史中所积累的岁月沧桑都沉淀在这一抹红色之中,火与土的艺术中,凝聚着手作人的才智和干练,也释放着瓷器本身的沉稳静雅。
一键下单「胭脂红釉茶器六件套」
生活市集热卖好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