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标题     bcdef
地球上的海水取之不竭,海平面甚至还在上升。乍看之下,海水淡化似乎为满足未来世界的用水需求提供了答案。但在现实中,将海水转变为淡水的做法远非灵丹妙药。除了价格高昂、能耗巨大,还有其他问题。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经济学人·商论》四月刊
《除盐有所值?》

乍看上去,海水淡化似乎为世界用水需求提供了答案。这种做法确实很流行。联合国大学水资源、环境与健康研究所(UNU-INWEH)的学者综合了现有数据,显示全世界目前有15,906家海水过滤工厂投产,每天产出9500万立方米的淡化水。以色列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年产量从目前的每年6亿立方米提高到11亿立方米——要知道它还只占全球产量的2%;沙特阿拉伯占15.5%,阿联酋10.1%,科威特3.7%。而全球近半(48%)产量出自中东和北非。中国和美国的产能也很大(见图表)。有八个国家生产的淡化水量超过了取自天然水源的水量。
不过,只要把使用海水淡化技术的地区细分一下,就能知道为何它并非灵丹妙药。一是地理条件。如果海水是原料,那么把淡化水远距离输送到偏远内陆地区——比如中国西部——成本就太高了。其次,即使在沿海地区,海水淡化仍然非常昂贵,这就是为什么三分之二的现有设施都位于高收入国家。

烧钱的第二大原因是能耗大——通常占淡化水成本的一半到三分之二。以色列已经想办法实现了较高的能效,部分要归功于创新的反渗透膜。索莱克生产的水售价为每立方米0.50到0.55美元,低于以色列第一家淡化水厂的0.78美元。那家水厂以公私合营模式创立,于2005年开工。
联合国大学的论文聚焦于海水淡化的第三个缺点。
付费文章】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即可阅读四月刊《除盐有所值?》(Worth its salt?),并获取专题报告《水》系列的全部文章:
  • 《干渴的星球》(Thirsty planet)
  • 《地表水之争》(Surface tension)
  • 《打水仗》(Water conflicts)
  • 《地下蓝调》(Subterranean blues)
  • 《除盐有所值?(Worth its salt?)
  • 《不浪费,不短缺》(Waste not, want not)
  • 《软硬兼施》(Hard and soft solutions)
现在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
即享新年限量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经济学人·商论》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