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今 夜 九 零 后 关 注 我 们👆
如果给你一扇任意门,让你穿越到过去。
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是提醒18岁的自己少吃点,以后会长胖;
还是在19岁一个孤独又悲伤的时刻,使劲抱抱自己;
或是在20岁满世界游历,看一眼那些将要消失的风景?
如果是我,我只想回到两天前。
跑到那个17岁的男孩面前,告诉他:
不要自杀。

这是我近期看过的,最痛心的新闻。
不仅是孩子的一条命。
更是因为,这注定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悲剧。
4月17日晚10点,上海卢浦大桥。
17岁在校高二男生,因为琐事与母亲发生口角。
争吵起因是:儿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
母亲高架途中停车,男生抹泪推开车门,跳下大桥。
120确认当场死亡。
整个过程,不过11秒。
从这几个画面,我们试着推测一下事情发生时的具体情景。
妈妈觉得儿子不听话,在学校给她惹了麻烦。
从接到他开始,就一路责骂。
儿子说,妈妈,可不可以不要骂我了。
但无论怎么痛哭,哀求,都无法让妈妈停下来。
他说了最后一句,你还骂我,我就跳下去。
妈妈冷笑着停下车说,什么意思?想跳桥,你去跳试试看?
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推测呢?
只是因为,曾经有无数小孩,都亲历过一模一样的情景。
狂躁的爸妈拒绝被威胁,一遍遍用言语刺激小孩不敢。
孩子们在心里跳了无数遍,想象自己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的样子。
爸妈会哭吗,会因此后悔吗。
如果再来一次,他们会不会更爱我一点?
唯一的区别是,他们那一刻没有跳下来,麻木地活到了今天。

和以前纷杂错乱的观点不同。
男孩出事以后,这次舆论可以划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
我罗列出来,给大家看看。
一派是同情妈妈,责骂孩子。
这孩子真是吃饱了撑的,爸妈把你养这么大,
你就这样跳桥,留下爸妈怎么办?
这小孩太冲动,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就算这次没出事,以后肯定也会有问题。
另一派是同情孩子,谴责那位母亲。
为什么要在车流中间停车?
有这么偏激的母亲,男孩平时一定没少受折磨。
这次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值得把玩的是,
第一种观点,大多出自我们父辈之口。
发现了吗?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管发生任何事情,父母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
妈妈骂你几句怎么了,我可是白养了你17年啊!
你不过是跳桥没了一条命,我可是会自责啊!
而悲剧发生后,又有教育专家站出来指导:
今后一定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对不起,当务之急请先培养好父母的性格!

为什么他会走上极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很简单,想要赢父母一次。
可是年少的他身无一物,只能用自己唯一的生命做筹码。
有的家长可能永远不会理解,觉得怎么现在的小孩,就这么脆弱呢?
真是被惯得不成样子,说他几句就要死要活。
听到这种想法,我真的很难过。
这世上没有人,会真的脆弱到因为几句话自杀。
压垮他们的,是你们常年的不理解,和他们不断积攒的失望。
就像气球一样。
撑不住的那一刻,就爆了。
孩子自杀后父亲以为没死
一巴掌把他扇到地上

就拿这次跳桥的男孩来说。
客观来讲,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一定是他的错吗?
未必。
可是妈妈却一味指责他,甚至可能还用上了那句:
“他为什么只打你不打别人?一个巴掌拍不响!”
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世界只有学校和家庭。
学校不理解他,父母也不理解他。
这就相当于,他被全世界背叛了。
有句话说得好,自杀者都是被杀的。
2017年2月13日,除夕夜。
云南的17岁留守少年小宝,选择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死之前,他留下一封遗书。
为什么别人都有好的家庭,只有我没有?
别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我却只在阴暗里度过?
我不希望有什么好的生活,我只希望不用受气。
爸爸,我死了,你就高兴了。
我的死是你造成的,与其他人无关。
你句句逼人,我没有办法,独有一死方休止。
我死后你不要无理取闹,希望下辈子你我互不相识。
小宝生前只拍过一张照片
小宝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一年只能见一次面。
上学来回要走60里山路。
他每周只花30块,不够花也不再管家里要。
他很懂事,从不抱怨生活。
那么,爸爸是怎么疼爱他的呢?
每年唯一的那次见面,给小宝的见面礼就是一顿毒打。
打完之后不解气,还要逼问他:
给你的钱都是怎么花的?
其实儿子自杀后,这位父亲也进行了反思。
那就是:
自己为啥生了一个这么没出息的儿子?
2016年6月,在QQ空间写完最后一条说说。
熬过高考炼狱的小斯,没能熬过对家庭的失望。
最终,选择了跳江自杀。
死之前,他在QQ空间写下2800字的长文控诉爸爸:
他的教育方式太过可笑。
吃饭的时候,我说菜是苦的。
他说不苦,然后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
我全校第五(初一下学期),数学满分,政治满分,地理满分,英语99,其他也都是90几。
我爸:英语学懂了吗?
我说学懂了——
娃儿不要骄傲自满,半灌水响叮当。
我说没有学懂——
那你这一学期学了些啥子麻批?!
小斯说,他从来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
只要和他说话,我心里就高兴不起来。
感觉不到父母对我的爱。
我还在10岁的时候作死预言过,我活不过18岁。
终于,成真了!
我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小斯爸爸说,对儿子管教确实比较严。
我是为了他好。
小斯妈妈说,没想到他这么记仇!
他怎么就不想想我们的好?
孩子尸骨未寒,家长还是停不下来的指责。
你看,连付出生命的代价,都换不来一秒钟的反思。
那些无助的孩子,还能怎么办呢?

当家不再是温暖的港湾,死亡便可能成为最后的归宿。
青少年自杀已经不是寥寥几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伤疤。
这组数据不能被我们忽视:
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位居全球第一。
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成功自杀者达15万人以上。
年纪最大的24岁,最小的只有5岁。
除了自杀成功者,每年还有约250万的自杀未遂者。
而自杀学生父母职业,排名前三分别是:
老师、医生、公务员。
其实每个自杀的小孩,自杀前都呼救过,只是没人能听懂。
也没人愿意听懂。
无奈之下,很多孩子组成了这样一个群体:
自杀群。
输入关键词“相约生死”,你就能轻易搜到近百个QQ群。
每个群都相当活跃。

早在2016年,就有记者卧底多个自杀群。
群公告:本群为真约自杀群,大家还可以帮忙拉人进。
群信息:群友昵称改为直接的“地名+约死”。
群网友:一个人自杀没有勇气,组团上路不孤单。
记者刚加入群聊,就有人私聊他:
约死?
什么时候走?
要走吗?一起做个伴!
言语中透露的轻松,仿佛是要去参加一场欢乐的聚会。
在自杀群中,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都各有不幸。
一个名叫“莫相依”的群友坦诚,自己出身单亲家庭。
妈妈累了就打她,一生气就骂她。
“我是妈妈的负担,我死了妈妈也就解脱了。
如果你在群里说要轻生,不出意外会有人帮忙出谋划策。
在记者卧底的一个群里,刚有人问该怎么死时。
就有另一个网友建议说,烧炭比较理想。
他还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冬天。
在卧底的过程,记者多次规劝那些轻生者。
在谈到非死不可的原因时,群友“无法回头”说:
爸爸总在伤害我,我想用死,来换他一个道歉。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从来学不会向孩子道歉。
一部分人固执地认为:
孩子就是父母的私有产物。
像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孩子:
我不和你说了,你从我房间里出去。
家长冷笑:
你有什么房间,这是我买的房子!
我供你吃供你穿,什么不是我给你的?
连你的命,都是我们给的。
这是中国式家庭一大特点:掌控欲极强。
听话,是他们对孩子的最大要求。
还有一个特点是,喜欢将孩子标签化。
孩子学习不好,就骂他笨。
孩子爱睡觉,就说他毅力薄弱。
还原家庭暴力:
孩子面对失控父母有多恐惧

家长说这些话时,都觉得没什么。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话都像一根根针,千疮百孔地扎在身上。
等将这些标签吸收、内化后,孩子变得自卑。
蜷缩在自己的世界,把自己伪装成刺猬。
家长被扎到后,又反过来骂孩子:
这么大了,还这么不听话!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

这次出事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问:
怎么才能避免上海17岁少年,跳桥自杀的悲剧?
抱歉,这次我无法像以往一样给出答案。
因为在我看来,这场悲剧很难避免。
很多网友说了同一句话:
男孩没被救回来,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我挺羡慕他,他比我勇敢。
想想看,如果这次自杀没有成功,
他跑到桥边,又因为害怕折返回来。
那么迎接他的,必定是父母更密集的谩骂和指责。
有网友就分享过类似的经历:
初二时难过极了差点跳楼,都要掉下去了,我妈才过来拉住我的胳膊。
也是我怂,就扶着窗户边哭。
然后,不到两秒钟,她就甩开我的胳膊,接着骂我。
最后还说,有本事你就跳下去啊!
即使过去这么多年,他对那天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很庆幸有个幸福的家庭,从小没受过什么伤害。
但上次看电影《狗十三》,我还是过电般,想起小时候妈妈骂我的场景:
怎么这么贱骨头!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坦诚地和她讲了这件事。
她一笑置之:
怎么可能,小时候我对你那么好,我怎么可能对你说这种话。
是啊,怎么可能。
我们在等父母的道歉,父母却在等我们说谢谢。
他们总以为孩子都是没心没肺,说什么也不会记在心上。
但是却忘了,孩子也是有心的。
他们也有自尊,会敏感会脆弱。
孩子会选择自杀,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积怨已久。
不是内心不强大,只是真的活不到长大。
父母们都以为,自己有孩子后,就会自动变得伟光正起来。
永远不会犯错,永远不需要反思。
但实际上呢?
如果当父母也需要考试,很多人一定拿零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父母每一句刻薄的话,冰冻的都是孩子的一生。
希望每个看到这条新闻的父母,都能试着第一次,反思一下自己。
更希望每个看到这条新闻的孩子,都要爱惜生命。
你们不是为父母而活,不必为他们的错误付出代价。
早点成长,逃离原生家庭。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和那个爱你的人,一起走在街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