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的保护,其实是一种剥夺,它剥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受:满足感和边界感。
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不忍心看到孩子遭遇困难。不过,澳媒《每日邮报》最近出了一个“直升机式父母”的小册子,让我们看到亚裔文化里,父母总是过度付出,而这些付出常常反而成为孩子成长和亲子关系的障碍……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小册子都说的是什么…
“孩子分数低了?那一定是老师的问题,打电话找老师理论,多考一分孩子就能拿A了!”
“孩子作业忘记带了?飞也要飞到学校给他送过去!怎么能让孩子受批评呢?”
“孩子课外作业太难,没事我帮他,拿A最重要!”
只是想着帮孩子,可你知道吗?你什么都包揽了,孩子的独立性、求知欲和创造力,都会消失殆尽。甚至,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没有自信,越来越焦虑。
在这份手册中,澳媒引用了一份汇丰银行发布的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显示,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上,中国香港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的13.2万美元高居榜首,台湾和大陆分别以5.6万、4.3万美金位列第五和第六。
报告还显示,82%的中国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澳媒表示,这样过高的教育牺牲,也在澳洲华人家庭里颇为流行。在教育问题上,华人父母又一次碾轧了澳洲甚至是世界。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七成华人父母担心自己还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倾家荡产几乎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可这些华人父母的付出和牺牲却没有换来热气腾腾的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很多亲子关系的困局。
澳媒表示,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无论中澳都是一样的,可牺牲不是爱,是糊涂。
以爱之名的保护,其实是一种剥夺,它剥夺了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受:满足感和边界感。
澳媒表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孩子从1岁起,就会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3岁就会进入自尊期,开始寻找自我价值。
而在这个时期里,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帮助,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挫败感。
孩子需要的是被需要和被肯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来自于独立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或者伸出援手为他人提供帮助。而在很多中国式家庭里,孩子却只是问题的制造者。
以孩子为中心的中国式家庭里还有另一种危险:孩子没有界限感。
孩子摔倒的时候,中国父母立刻飞奔而去,扶起孩子,排掉他身上的尘土,用各种方法哄他开心。
孩子背不动书包的时候,中国父母想也不想,就伸手接过那个并不沉重的书包。
全能父母的跨界帮助,很容易让孩子把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当做是父母的义务。
所谓界限感,就是自我和他人的差别。
缺少界限感的中国孩子,因为分不清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感觉,所以常常以己度人,分不清人际交往的边界。
小时候没有被尊重界限感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不会懂得尊重别人的界限感。
所以往往能看到,华裔孩子在澳洲经常抱团或是形单影只,因为家庭教育的因素,他们即使出生在澳洲,也依然无法100%融入澳洲社会。
对此,澳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 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感受挫折
害怕孩子受伤害,是中国父母最大的焦虑。但父母的敏感却会让孩子变得无比脆弱。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温迪·莫格尔就曾说过,当父母倾尽全力不让孩子体验到不适时,他们长大后,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对正常的挫折。
生活里,你一定经常看到,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中国父母第一时间冲上去,安抚他们,用各种各样新鲜的玩意儿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致于孩子从来没有完整地体验过一次疼痛、难过、恐惧的感觉。
可是,没有体验,就不会成长。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坚强,他们有自己的方法处理伤痛、维持秩序。
而父母的工作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和帮助,而不是直接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2. 让孩子为你付出
父母的思维方式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糊涂的父母会一味地为孩子父母,聪明的父母却懂得,孩子越付出,亲子关系越好。
无论外力多强,也比不上孩子内心的自发力量。一个人愿意成长、独立,不是因为有人告诉他成长多重要,而是成长过程里他找到了内心的满足感。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也是。但他们自我实现的方式比成人简单很多,很多你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洗一只碗,倒一次垃圾,甚至只是伸手去按电梯键,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而父母需要做的只是让出一个身位。
最后,澳媒总结:在中国式家庭里,父母不是付出得不够,而恰恰是付出得太多了。
来源: 新西兰这点事 
更多文章推荐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长按上面二维码可加入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